又到了一年結束,新年伊始的時間點,還有一周的時間,2018年便會成為自己過往的“人生階段”。
這一年最明顯的感受就是:時間就這么流逝,精力投入在了哪里?成果又是什么?
看著很多人在努力上進的狀態:
從來沒有加過班呀,因為就從沒覺得自己下過班
規定晚上九點下班,但到了十點,還在忙著今天的任務
晚上11點才到家,洗澡時剛抹上洗發水,微信卻響起提示音,心里也跟著“噔”的一下,趕緊把澡洗完,急沖沖地出來拿起手機,擔心是不是錯過了什么緊急的事情
周末睡覺的時候,根本不敢關微信,擔心有什么突發事件,需要自己去及時處理……
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早已模糊,與其說工作是為了生活,倒不如說,生活里好像也只有了工作。
即便這樣,往往還是分身乏術,越感疲憊,嚴重的“失衡狀態”困擾著很多人。
如何才能破局這樣的“失衡狀態”呢?
今天很榮幸參與了新精英生涯的頂級導師——郭農老師的線下沙龍【平衡人生工作坊】。
一天的學習下來,收獲了從“能量狀態“到“生涯工具”等很多實用并且好用的工具。
更是懂得了,想要破除“失衡”,不僅是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而且是人生各方面的全面平衡,就像上學時“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那樣。
沙龍活動中,郭農老師設計了“人生拍賣會”的環節,規則不復雜,但玩完一輪下來,頓悟的道理卻很深刻——慎重取舍。
透過游戲,看到了人生價值觀排序的重要性,明白自己要什么,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很重要:
1、平衡不僅限于工作與家人,而是全方位的。
每個人的人生里,除了工作和家人,可能還會涉及學習成長、體驗突破、休閑放松、身體健康、財務管理、人際社群等等對自己重要且必要的方面。
2、平衡不是絕對的均衡,而是動態的調整,以達到一個長的平衡。
絕對均衡是指任何階段都把時間均分到各個方面,動態平衡是指某一階段可能是失衡的,但長期來看還是平衡的。
3、平衡不是指每個方面做到完美,而是智慧的取舍。
平衡不意味著什么都做到滿分,為了各方面都能兼顧,一定程度的妥協和放棄反而是必須的。
如果一件事情做到滿分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另一件事情是零分,愿不愿意降低對第一件事情的欲望,然后另一件事情也做到分數提升?
記得李開復在得癌癥之后,反思了自己重新看待人生的七個教訓,其中就有“適當放棄追求名聲和影響力,把更多時間用在管理健康和陪伴家人。”
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好,是我們的本能,但也是一種奢侈且不現實的欲望。
對于以上的感悟,我會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是適配自己的生活,對標進行調整,感謝郭農老師這場沙龍活動,就像一場及時雨,在2018年的年底給自己一份禮物,輔佐2019年平衡自己的規劃。
郭農不僅課程講得好,聲音同樣很是親和,這不,郭農老師參加的讀書活動在喜馬拉雅平臺上線了
預祝大家未來的日子里,打破“失衡”,走上自己平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