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與簡友們聊到,很多年前我在新浪博客上傳了一個千字文,后被編輯修改標題推送到了新浪首頁,日點擊量為二十萬有多,留言評論上千條。遂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強烈要求我找出原文搬遷至此。今日覓得空閑,終于找到了九年前的舊文,現在讀來很是幼稚,覺得有些拿不出手,見笑大家。其實,文章的標題本為——《我的理想生活》。
————————————————
我的理想生活
記得曾經有個名作家說過,他的理想生活是吃好飯睡好覺,陪伴自己的還有喜歡的女人和喜歡的書。但是,我的理想生活不是這樣,縱然是把“喜歡的女人”改成“愛慕的男人”,我也還不是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因為我的理想生活是日子決不能重復,每日與每日要不一樣的,哪怕其間要經歷漂泊與貧窮,我都無所謂。
我想要深刻體驗各種不同的生活,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當然,在我目前的能力范圍之內,可能只能在這個叫做中國的國度漂泊而已。還好,我勉強還算是個讀了幾年書的人,會擺弄幾下文字。這樣的話,隨意把我扔到那個城市,生存的基本是沒有問題的,當然不一定會小康。
我的理想生活應該是這樣的,也可以仿照社會主義初期的中國一樣,制定N個五年計劃:
第一個五年計劃:22歲-25歲,旅居深圳。(備注一下,因為22歲才大學畢業。)
這是我自己能選擇的人生第一站(因為故鄉是不能自我選擇的)。為什么要選擇深圳,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城市壓力最大,而且和我一樣的年輕。對踏入社會的我來說,是一種很好的磨礪和洗禮,可以極大地挖掘我的潛能,讓我在今后的人生之路能越走越輕松。同時這個城市的工資水平在全國而言,可以說是最高的,對于剛剛畢業的赤貧的我來說,是迅速制富的最好選擇。
第二個五年計劃:26歲-30歲,轉戰西安。
有話是這么說的:十年歷史看深圳,百年歷史看北京,千年歷史看西安。在深刻地體驗了全國最年輕發展最快的深圳生活之后,轉戰西安,簡直就是一種截然不同的選擇。盡管西安寒冷干燥,盡管還可能黃沙滿天,但是無論如何,西安是要去的。十三朝古都積累的厚重歷史,不是旅行過程中看看兵馬俑,登登驪山就可以了解的。
第三個五年計劃:31歲-35歲,轉戰成都。
這個年齡階段的我,應該說是已經結婚了,如果打算要孩子的話,我想必須在這個年齡階段產下小孩。既然這樣,那么這段時間的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都不能太大,為了有較多的時間和孩子家人一起體驗人生,我想選擇一個悠閑的而又充滿生活味道的城市是最好的選擇。而地球人都知道,成都就是這么一個相對悠閑而且充滿生活味道的城市。
第四個五年計劃:36歲-40歲,轉戰上海。
我對上海最直接的印象是來源于文字,包括余秋雨的和張愛玲的。當然,后者筆下的上海是舊上海,是亂世中的上海。可盡管如此,上海在我印象中,還是精致的,女人們合身的旗袍精致的卷發和尖細的高跟鞋,這是無論如何是一副風景。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無數的旗袍已經化身成了裸露的雙肩。但這還是吸引我的精致生活。毫不避諱的說,我是喜歡細致生活的,在我骨子里面流淌著太多小資情節。所以,不管上海是如何的排外,就算是充當鄉下人,我也還是要去上海的。
第五個五年計劃:41歲-45歲,北上哈爾濱。
對于從小出生在南方的我來說,體驗北國的冬天絕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所以,無論冬天有多么的寒冷,我也一定要在冰天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而且,估計這個時候我的孩子應該差不多是10多歲的模樣,正是人生的最好玩的時期,既懂得了自己照顧自己而且學習壓力還不是足夠的大。哈哈,簡直太好了,這樣子,我們全家人就可以在冬日里,全副武裝,一起去滑雪……寒冷而愜意的生活。
第六個五年計劃:46歲-50歲,遷移北京。
北京嘛,皇城根下,有太多的驕傲的一個城市,無論如何是不能單純旅游一下帶過的。而且,這個城市不但是政治中心,也還是文化中心。對于學文的我來說,去那里工作的選擇性應該是比較大,而且生活有了一定的磨礪和積累,沒準兒我中年出名,突然還寫出幾部暢銷書來。哈哈,開玩笑了,憑我這天賦和惰性,成名的機遇還是非常小。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我的小孩這個時段正是人生選擇的關鍵時刻,因為我的人生不斷的遷移,估計也沒有幾個錢可以供他出國,所以啊,只好來到北京。在這里考大學相對容易點,好歹也要念個大學啊!
第七個五年計劃:51歲-55歲,轉戰昆明。
從小就知道,昆明四季如春,適合居住。這個時候的我,可能正處于更年期,大步向老年人的行列邁進,情緒變化無常。所以,選擇一個漂亮而溫暖的城市,對于一個老年人來說,是莫大的幸福。孩子已經長大,不可能日日陪伴在身邊,所以我就只能在這個溫暖的城市里面,上點閑班,工作之余再打打太極,強身健體。當然,也可以順便再去去麗江和西雙版納,那都是適合小住的景區,發發呆回憶下往事,很不錯的選擇。
第八個五年計劃:56歲-60歲,回到長沙。
長沙,是我的故鄉,我靈魂的巢。雖然,我的一生都在南北搬遷,但我始終以為,我的靈魂沒有離開過她。對于老年人的我來說,故鄉是最美麗的記憶,當我再次漫步湘江大橋,當我再次攀登上岳麓山時,我想我會想起一些美麗的回憶,包括一些屬于兒時的記憶。只有那樣,我的皺紋才會是微笑地舒展著,這便一種踏實,一種溫情,一種徹底的放松。
以后的歲月還有多長,我不知道。所以我不想再去制定太多的計劃,最大的可能就是我會一直把我的一生的最后歲月都留在我的故鄉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