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寫作群里說,說好羨慕那些能打動人心的靈魂寫手。
說自己每周要給公司寫三篇文,準備下一周的選題方案,還要在自己的公號上發2-3篇文,要抽時間聽課、看書,感覺自己在寫作這條路上已經夠努力了。
結果鵬哥說,他有一天連續寫了12個小時的稿子,寫完后發現并不滿意,果斷推倒重來,直到第二天凌晨五點,才寫出了兩篇。而他對這兩篇的評價是“稍微還可以”。
另一個美食主編跟我說,她曾經一天時間就寫了兩篇稿。
一個已經運營公號兩年的前輩說,他曾經一個星期寫了三萬字,最后被他刪減到只有幾千字的小文。
我才意識到,自以為夠努力了,但比自己努力的人大有人在。
我才意識到,優秀的人都在對自己下狠手。
01
這讓我想起另一個故事。
故事是發生在我一個采訪對象身上的真實經歷。
前段時間她和老公在韓國某個海邊酒店度假,她在朋友圈里分享了很多照片。
有她穿著泳衣,在酒店無邊泳池里游泳的樣子,背景是藍得沁人心脾的大海。
有敞開式玻璃墻壁的酒店臥室,躺在床上,就能感覺迎面吹來的海風。還有夕陽的露天餐廳下,他們兩人牽手,甜蜜地笑。
朋友都紛紛留言,說好羨慕她。
這些說羨慕的人里,也有她表妹。
表妹的生活過地很不如意,總是抱怨沒有錢,老公不體貼,帶孩子太累。她給表妹提過很多實用的建議,試圖幫她改變目前的生活,但表妹總以這樣那樣的理由,推脫說做不了。
直到現在她每次回老家,表妹依然喜歡抱著孩子,蓬頭垢面地圍著她,說羨慕她買的新包,羨慕她的韓國老公,羨慕她在國外的生活。這樣的談話,讓她心生一絲鄙夷,也讓人覺得,她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倒像是天上掉下來的。
但其實她所遭遇的生活重創,又豈是表妹能比的。她是如何撐過那段獨自落淚的艱難歲月,不說又有誰真的知道呢?
02
2016年的8月初,我們約好在她深圳的線下店里做采訪,那天我比約定的時間去早了些。
見她無力地把頭靠在磚紅色皮沙發上,眼神空洞地盯著某處,面色蒼白疲憊。就連我走進,她也仿佛看不見。我小心翼翼問她,要不要改天再約,結果她一張嘴就哭了。
她說她不能一個人待著,一個人的時候,滿是媽媽的影子。我才知道她母親不久前才因為癌癥去世了。
然而更讓她痛苦地無法自拔地是,她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與媽媽有關。成功的事業、美滿的家庭無一不是母親贈禮,然而在她成功的時候,那個最該在她身邊的人走了。
四年前,她媽就被查出了癌癥。為了讓媽媽少遭罪,接受最權威的治療,她在韓國找了最好的醫院。可是老人不習慣韓國的生活,每每情況好轉,總想回來看看,所以后來,他們幾乎每個月,都會穿梭于中韓兩國之間。
那段時間,媽媽常說自己是負擔。她說:“媽媽,你別擔心錢,我有辦法掙的。”結果她真的在照顧媽媽之余,開起了淘寶店。
每次她要跟醫生討論新的治療方案,不能陪媽媽回中國時。她媽就說:“我幫你帶點貨回中國吧,還能省些運費。”
結果媽媽回去一住,就住了大半個月。
03
她在韓國選貨,發往國內。
他媽就在國內幫她收貨,發快遞。
為了減輕媽媽的工作量,她總是提前寫好幾百張快遞單,把商品分別裝成一小袋一小袋的,經常一干就干到深夜。
然而每次寫快遞單時,她還免不了心疼媽媽,一個人要封好幾百個箱子,她說:“媽媽,你別太累,我們找人代發吧。”
她媽說:“我已經夠拖累你了,能幫著你賺錢,我真的很開心。”
媽媽回韓國住院的時候,也總是她這個唯一的女兒陪在身邊。
白天,她陪著媽媽聊天,念書給她聽,給她喂飯,擦拭身體。
晚上,她就坐在病床前,裝修店鋪,上新,回復顧客的留言。
那段時間,她幾乎把自己逼成了女超人,連續幾天不眠不休。
但還是有很多不知道情況的人,埋怨她,說她是個高冷的店主,經常不理人。她也不解釋,只是一味地道歉,給顧客送小禮物。除此外每晚照例鋪貨、上新。
所以四年后,她的生意做地一年比一年大。
然而這世上的人,永遠只看得見別人人前風光,看不見背后凄涼。
她成功了,她真的做到讓母親在世時,接受最好的醫療照顧,并且買得起豪宅、開得起豪車,心情不好的時候,也能任性地去紐約廣場上喂鴿子。親戚們都說很羨慕她。老家還有些曾經的朋友中傷她,說她不過是命好,碰上了好時機。
靜下來想一想。
那些說羨慕的人,拿你的人生跟她交換,你真的愿意嗎?
說不過是命好的那些人,當你最親的人,在你眼前忍受了四年的病痛折磨,你真的能隨口說一句“這叫命好”嗎?
一切都是她承載了母親的愛,壓抑了所有的心酸、苦痛,埋頭努力的結果好嗎!
04
以前,我總覺得埋頭努力的人,都無所畏懼。
她說停下來才知道,不是不畏懼,而是努力時,沒時間想太多。
她畏懼母親的病,也對婚姻就充滿莫名了恐懼。
二十多歲時交了個男友,可是臨近結婚時,她逃走了。
后來遇到韓國男友(現在的韓國老公),她媽媽剛來韓國住院時,男友跑前跑后幫了不少忙,每天下了班,還會主動過來照顧媽媽。
然而這個韓國小伙,感動了醫院里一票醫生、護士,也沒讓她對婚姻有過多的憧憬。
有一天,她媽坐在病床上,突然就哭了,說:“好想在有生之年,看到你成家,我好怕,我走了,留你一個人。”
她也哭了。
第二天,男友在病房里當著媽媽的面,跟她求婚了。
之后他們匆忙地舉辦了婚禮,匆忙地步入了婚姻。
結果這個別人口中的墳墓,沒有埋葬她,反而成了她情感的避風港。
05
她說,可能她對于婚姻的恐懼,和很多人對于人生和改變的恐懼是一樣的。
覺得那是崎嶇,是斷崖、是洪水猛獸、是不可控。
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把困難夸大了。
我們需要有人推自己一把,需要自己推自己一把。
如果媽媽不推她一把,她可能永遠不知道,婚姻其實也可以是依靠。
我們不推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往前走一步,其實也并沒有那么難。
所以永遠別只是站在原地仰望、羨慕那些事業比你成功,婚姻比你美滿的人,他們背后的付出一定比你多。
決定寫作了,熬夜看完一本書,以為自己夠努力了,沒曾想別人夜夜睡前讀書。
決定跑步了,一口氣跑完兩公里,以為自己夠努力了,沒曾想別人日日跑兩公里。
我們總以為自己夠努力了,沒曾想別人早已把努力當成了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