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逐漸占據了我們大都數的時間,我們可以在網上找到很多的想看的東西,可以說我們有更多的資源來滿足我們的心理需求,很多內容也是趨向于滿足我們這方面的需求,這些東西當然可以幫助我們從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絲的放松,但這種長期只從外部獲取內容的習慣,慢慢的我們構建不出屬于自己的內在世界認識,因為我們沒有去構建,而是通過不斷的得到更多的信息來形成一種認識,而很多情況往往會是這樣的一種情況,那就是我們獲取的內容形成了我們生活的一種情景,忽視了完本的真實的現實情況,這種被外界信息奪取了世界情景構造而脫離現實的情況就是情景癡迷癥,這種癥狀的主要表現是,沒有一個完整的世界觀,個人觀,過度依賴外界的信息,沉迷于一些心理場景而忽視現實情況。
????如果要分類,情景癡迷癥算作一種逃避現實的癥狀。當我們在網絡上看到一類信息的時候,就容易生成了一種情景,認為世界應該是這樣,人應該那么生活才對,而在現實中去實踐的時候,卻是發現,這些東西完全不能被滿足,按照常理我們就該認識到那種狀態時錯誤的,那些東西是刻意的在引起每個人心中的一些幻想的映像,從而形成共鳴式的情景認可。而有些過度沉迷于這種情景的人,認為現實中不能滿足,就認為是世界辜負了他,越是這樣的認為,就越是逃到那些情景中去,這種癡迷癥就形成了。而當人越是認為不如意的東西的時候,就越是會集中注意力去追求它,就不再愿意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見解,漸漸的封閉起來形成一種不良的循環。
? ? 大都數人都會有一種情景迷,但是大都數理性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現實,什么是幻想,想象永遠不可能成為現實。更為諷刺的是,即便低概率的有時候幻想照進了現實,有些人卻也是沒有本事享受,享受是需要相應的能力來匹配的,需要的是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狀態等等,如果不能在當前的現實中生活得好,那么就永遠不要想幻想中的世界中你能很好,這主要原因在于,幻想的主角就是幻想者,幻想的情況下一切都是個人的,但現實卻是世界和社會的,不可能會依照個人的意志而轉變,就算權力再大的人都不能隨心所欲,更何況普通人。
? ? 幻想并不是什么壞事,但并不是生活中的常態,生活更應該注重現實的體驗才對,整潔的環境,健康的生活,適當的朋友圈等等,當學會了怎么生活之后,在嘗試的做一些有挑戰的事情,以至于對生活失去了激情,也有助于提高自我。
? ? 怎么脫離這種情景執迷癥,我曾經有兩三年都在幻想中度過,現在也為此付出了代價?,F在還好,開始從新的認識生活的意義。我的經驗就是,隔絕大都數的負面信息的內容吸收,不玩游戲不看劇,建設自我內在,多思考多從現實的角度認識世界,不情緒化,認清現實和幻想的區別。
? ? 忽視自我建設的人,最終只會變成隨波逐流的浮萍,等到脫離了群體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連自己都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