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詞雞湯是扇貝首席段子手兼蜥蜴歐的小專欄,每篇一個單詞或者短語,還有一點點人生經(jīng)驗。
前段時間我們公司在為一個挺重要的崗位招人,有位候選人不論教育背景還是工作經(jīng)驗都很契合,于是我們很快給了她offer。
結(jié)果呢,對方考慮了一陣決定放棄offer,打算去考公務(wù)員。她電話里和我說:“畢竟我是女孩子嘛,還是適合去事業(yè)單位。”
她的個人選擇當然無可厚非,但是這句話值得討論一下,因為幾乎一模一樣的說法,我不是第一回聽到了,大家是不是也會覺得很耳熟。
“女孩子嘛,還是穩(wěn)定點好。”
“女孩子嘛,工作沒那么重要,趕緊結(jié)婚生孩子。”
這類因為你是屬于某個性別,來自某個地域,或者是哪個民族,于是就怎樣怎樣的說法,就叫做成見,stereotype。
stereotype未必就是錯的,因為它們來自于來自于大眾的生活經(jīng)驗,當你對一個群體一無所知的時候,可能不得不借助成見來得到些基本判斷,譬如,四川人愛吃辣。
但是我們需要謹慎的認識到我們自身是有成見的,他人也是有成見的,因此一方面應(yīng)該避免將成見加諸到任何一個個體,另一方面不要讓他人的成見影響到自身的決策和判斷。
譬如說,很多人認為女生學不好數(shù)學,也不適合從事理工科。這種成見就會導致以下結(jié)果:
一些相關(guān)職業(yè)不愿意招女生。
某些數(shù)學不好的女生,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
更奇怪的是,一些明明數(shù)學很好的女生,也會接受這樣的觀點,認為自己數(shù)學好的事實反倒是暫時的假象,從而放棄很多專業(yè)或職業(yè)選擇。
看到了沒,這些成見導致的結(jié)果,會反過來加強成見本身。
在歐美生活過的中國人,對很多成見也一定是受夠了。
“我沒吃過狗肉啊,不知道吉娃娃是什么味道。”
“我不會武術(shù)啊,電視上那群中國學生集體在做的叫廣播體操。”
“我不聽Peking Opera,我喜歡Tori Amos, Radiohead, Annie Lennox….. 咦你都不知道嗎?”
“我在這里拍個照而已,不是給國家當間諜,有人給我發(fā)工資的話麻煩告訴我去哪里領(lǐng)。”
我自己不喜歡成見,就是因為當成見加諸于自身時,抹殺了我作為個體的差異,也貶低了我自身的價值。
特別的,有一類成見乍聽上去還是表揚。
在國外工作時,有一回中午我在辦公樓的餐廳里吃飯,對面坐了位法國女士,和我一起啃三明治,不知怎么就聊到了她如何看待中國人,她斬釘截鐵的跟我說,你們中國人天生數(shù)學就好,所以就適合當科學家、工程師。
我承認我大學以后數(shù)學成績的確還可以,可那是因為我大一大二每天在自習室里坐到晚上11點,把撩妹的時間都花在了推導出所有的高等數(shù)學定理,刷掉所有的習題上了。就算我不幸生在歐洲,讀大學時很可能一樣沒有女朋友好不好。
所以我是這么回答她的:
“你知道嗎,我讀高中的時候,要學柯西不等式;我念大學時,要學拉格朗日方程;因為我專業(yè)是信息工程,我還要學傅立葉變換和拉普拉斯變換。”
法國女士很得意——你瞧,這些東西聽起來就很難,我就說了你們中國人數(shù)學好嘛!
“可是,Mademoiselle,我剛說的那些人名,全都是法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