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約翰·D·洛克菲勒 John D. Rockefeller(1839—1937年) 美國實業(yè)家、超級資本家,美孚石油公司(標準石油)創(chuàng)辦人。出生于紐約州里奇福德鎮(zhèn),父親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是一個無牌游醫(yī),母親伊萊扎·戴維森是一個虔誠的浸理會教徒。由于其父缺乏責任心,長年在外以藥販身份流浪,導致家庭生活艱難。母親伊萊扎肩負起養(yǎng)家糊口的繁重任務,獨自撫養(yǎng)五個子女。幼年時,曾將自己捉到的小火雞精心喂養(yǎng),挑好的在集市上出售。12歲時積蓄了50美元,他把錢借給鄰居,收取本息。
洛克菲勒
1855年,由于其父的原因不能繼續(xù)上學,離7月16日高中畢業(yè)典禮只差兩個月。約翰聽從父親建議,花了40塊錢在福爾索姆商業(yè)學院克里夫蘭分校讀了一個為期三個月的課程。16歲的洛克菲勒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家干貨店當職員,每星期賺5美元。19歲,他下海經商,倒賣谷物和肉類。從這時起,洛克菲勒將每一筆收支記錄在冊,甚至不漏掉一個便士的慈善捐款。經過三年積累,22歲的洛克菲勒進入石油業(yè),并于1870年創(chuàng)建標準石油公司。洛克菲勒成了蜚聲海內外的“石油大王”。
1897年,從標準石油公司退休后,洛克菲勒專注于慈善事業(yè)。中國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其海外投資中獨占鰲頭。眾所周知的是,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及醫(yī)學院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在中國最大、最著名的一項事業(yè);鮮為人知的是,周口店“北京人”的挖掘和考古工作,洛克菲勒基金會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中。
對于中國人來說,“富不過3代”似乎是鐵一樣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從發(fā)跡至今已經綿延6代,仍未現(xiàn)頹廢和沒落的跡象。這與他們的財富觀念和從小對子女的教育息息相關。他們的家族崇尚節(jié)儉并熱衷創(chuàng)造財富。這兩點從洛克菲勒家族的中興之主勞倫斯·洛克菲勒的一生中體現(xiàn)得尤其充分。
2004年7月11日,坐擁億萬家財、在美國叱咤風云的勞倫斯·洛克菲勒在睡夢中與世長辭,享年94歲。這位洛克菲勒家族的第3代傳人,盡管含著金鑰匙出生,卻絕不是一位紈绔子弟,他在有生之年不僅開了風險投資的先河,還為美國的環(huán)保及慈善事業(yè)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老約翰·D·洛克菲勒惟一的兒子和繼承人是小約翰·D·洛克菲勒。小約翰·D·洛克菲勒共有6個子女,姐姐芭布斯最大,其他都是男孩,從大到小分別是約翰、納爾遜、勞倫斯、溫斯羅普和大衛(wèi)。勞倫斯·洛克菲勒1910年5月26日生于紐約。童年時期,勞倫斯與年長他兩歲的納爾遜關系最親密,他們曾一同飼養(yǎng)兔子然后賣給科學實驗室換取零用錢。這樣的事情聽起來似乎很難和富可敵國的洛克菲勒家族聯(lián)系起來,但事實的確如此。
洛克菲勒家族的子孫之所以能獲得日后非凡的成就,和他們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關系。為了避免孩子被家族的光環(huán)寵壞,不管是老約翰洛克菲勒還是小約翰洛克菲勒,在教子方面相當花心思,并有一套祖?zhèn)鹘逃媱潯8赣H鼓勵勞倫斯等孩子做家務掙錢:逮到走廊上的蒼蠅,每100只獎一角錢;捉住閣***樓上的耗子每只5分,背柴禾、劈柴禾也有價錢。勞倫斯和哥哥納爾遜,分別在7歲和9歲時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許權,每雙皮鞋2分,長筒靴每雙1角。
從約翰·D·洛克菲勒成為美國歷史上的第一個10億富翁到現(xiàn)在已經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續(xù)寫著輝煌的歷史,他們沒有整天躲在房間里計劃如何守住自己的財富,不讓金錢落入別人口袋,而是積極的參與文化、衛(wèi)生與慈善事業(yè),懷著富有的負罪感將大量的資金用來建立各種基金,投資大學,醫(yī)院,讓整個社會分享他們的財富。在今天的美國,要完全躲避這個家族的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毫不夸張地說,洛克菲勒家族在過去150年的發(fā)展史就是整個美國歷史的一個精確的縮影,并且已經成為美國國家精神的杰出代表。
外界在洛克菲勒的三大評價:
“洛克菲勒有條不紊到極點,留心細節(jié),不差分毫。如果有一分錢該給我們,他必取來。如果少給客戶一分錢,他也要客戶拿走。"
“洛克菲勒比卡內基對競爭者更為仁慈,他會合理的補償與他正當競爭失敗的對手。”
“洛克菲勒的財富跟和他同時代的巨富們相比,是最不骯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