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可恥,但有用

馬克吐溫:后天能做的事兒,別趕著明天就做了。

重度拖延癥患者Nice姐的日常:

開始寫稿前

心情不好,待會兒再說;

心情特好,待會兒再說;

好餓,待會兒再說;

好飽,待會兒再說;

有得是時間,等會兒再做,先刷一集動畫片吧;

反正已經晚了,先刷完這集再說。

有人問我,你除了“拖”,還會干什么?

我的天吶,我都笑了!你以為拖延癥患者,是誰都能當得了的嗎?


信不信,我們才是全世界最能把握效率的人。

我們懂得:

如何把30分鐘的工作花8小時做完,把8小時的工作花30分鐘做完。

只不過,不到最后一刻絕對不出手!

信不信,我們是最省錢的人。

拖著拖著,咦,你想買的東西就降價了……

拖著拖著,咦,購物車里的寶貝都失效了……

拖著拖著,咦,我要買什么來著?!

拖著拖著,咦,那就早中晚飯一起吃吧……

拖著拖著,哎,干脆不出去玩了……

信不信,我們才是最愛勞動的人?

那些普通人覺得枯燥無聊的瑣事,只有拖延癥的我們,發現了它們無比可愛的一面。

該寫稿子了……桌子怎么這么亂?看不下了,收拾一下吧!

桌子收拾完了,掃一下地吧!地面太臟了,實在不能忍了!

地也掃完了,擦一下窗戶吧!上次擦窗玻璃還是兩年以前了,這兩年都是怎么過來的?實在不能忍了!

拖延癥患者,兼備一個完美主義者的神經對剩余時間的樂觀態度。

一個完美主義者怎么能在狀態不佳的時候工作?

一個完美主義者怎么能匆匆地為事情開頭?寫稿子時,手邊怎能沒一杯咖啡?

我們真的不是懶,我們只是太追求完美,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所以我們總在為怎樣更完美地完成任務養精蓄銳!苦思冥想!我們完美主義的神經會不斷對我們施壓:“如果做不到最好怎么辦?”不幸我們又有最強大的抗壓能力,結果只能是一拖再拖。

作為不拖延會死星球的前輩,趁著我把自己拖到陣亡,我必須分享一下我是怎樣把拖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拖延興邦的。

首先,爛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比如:

你想寫一個一舉成名,名垂千古,流芳百世,最重要是能讓你一夜暴富的好劇本。刷完了3本小說,2部電影,1部日劇……卻遲遲下不了筆。怎么辦?

與其這樣,不如從寫一個全世界最爛的劇本開始。

能爛到哪里去呢?第一稿寫完之后,好像也沒有那么爛嘛。更重要的是,迅速寫完一個能多爛就多爛的初稿,可以為自己贏得修改的時間。畢竟,好劇本都是改出來的。

其次,羅胖介紹過一個小竅門,我覺得非常受用:把需要動腦子的事情,分解成不動腦子的事情。

費勁但逼格的說法就是:把創造性勞動分解成機械性勞動。

比如:

你想在高考前的最后一個寒假背完6本歷史書,面對這么龐大而艱巨的任務,一個拖延癥患者必須洗洗先睡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換一種方法。把背書,改為抄書。把6本歷史書,機械地抄上5遍,抄著抄著內容就印在腦子里了。

最后,端正的心態是此病的良藥:不治就不治吧,拖延一下也無妨。

要知道,

達芬奇,拖拉3年完成了《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更是花了4年。

王家衛,拍《東邪西毒》時每天喝茶聊天到處溜達,啥都干就是不拍電影。

哥德,寫《浮士德》花了60年(這難道是從小時候寫到了老?)這些故事告訴我們,拖延不等于不成功!

為了進一步論證這條真理,我特地買了拖延界大神,斯坦福大學教授約翰?佩里的重量級著作《拖拉一點也無妨》準備認真拜讀,替拖延癥患者翻案!

聽說這本才200來頁小書,是教授拖了15年才寫成的。這樣說起來,我真不算太拖拉,這本書也就在我床頭躺了一年而已。雖然還沒開始看,但急什么呢……


點擊下方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刷搞笑片小黃片,不如刷爸媽的朋友圈

你不得不服,有些才華,孩子才有

瓊瑤奶奶的小三經:小三多偉大!

如何做一塊合格的綠茶婊

你裝逼的樣子,一看就不像有錢人

什么樣的男人更容易出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本周我們開始學習掌握自己的生活。不過,也會有崩盤的時候。崩盤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我們大多數人感同身受的拖延癥...
    Jean_zz閱讀 5,817評論 2 36
  • №.1 本書導語 也許你認為,拖延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小毛病,人們不過是偶爾想要偷個懶而已。但事實上,拖延大部分時候只...
    夜闌明月閱讀 2,770評論 0 9
  • №.1 本書導語 也許你認為,拖延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小毛病,人們不過是偶爾想要偷個懶而已。但事實上,拖延大部分時候只...
    藍心百合閱讀 6,268評論 0 7
  • 拖延心理學-Jane B.Burka&Lenora M.Yuen 序言 “拖延從根本上來說并不是一個時間管理方面的...
    際弋閱讀 6,038評論 0 27
  • 回想一下,當年把薩特的書籍搶購一空的人們,是否會想到當下資訊爆炸的年代閱讀已經成為了另一番模樣。我們可以說閱讀從原...
    郁之曉閱讀 55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