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兄弟
楊煥新
南方的早晨總來得比較早,尚未辰時天已破曉。再過不久,勤勞的人們就要開始新一天的勞作了!
這天,已近辰時,東方的天邊剛現魚腹白,仙都村民楊鐵心就聽到屋外結義兄弟郭嘯天的叫喚聲:“兄弟,起床啦,有好酒啊,四十年的狀元紅……”
楊鐵心驚覺,精神煥發,一個“鯉魚打挺”,躍身而起,邊穿褲子邊跑出來,還一路嚷:“瞎說,哪有四十年的‘狀元紅’?”
只見郭嘯天洋洋得意,十分驕傲。他挽了挽右臂彎的酒壇,故作傲慢狀,“此酒不比尋常,只給有緣人。你今天表現不佳,竟然持有懷疑的態度,不是有緣人,回去睡覺,我獨自享用。”
楊鐵心不慌不忙,說:“需知’寶劍宜贈英雄佩,美酒須與知己醉’,酒再好,沒摯友知己爭杯喝起來定然索然無味。”
郭嘯天頭一歪,“哪來的歪道理,再說你算我哪門子的摯友知己?”
楊鐵心似乎很正經,“我當然是你的知己,你的德行我了如指掌,你五歲時候,有一天中午偷了狗仔伯兩個梨,一個大一個小;六歲時的一個傍晚,被牛叔的鋤頭絆倒,惱羞成怒之下在鋤頭上撒了泡尿……”
“錯,是糞箕——去你的!可是就算你對我十分了解,也不可能知道我這壇酒的來歷。”
“我又何必知道,我就知道我現在特別想喝酒!”伸手要搶,郭嘯天一側身躲過,說:“又錯!如果不先了解此酒的來歷,你絕對無法喝到它最真實的味道,這樣豈不糟蹋了我的美酒佳釀。”
楊鐵心好奇心起,“有這么玄!”
郭嘯天說:“就是這么玄,我此次去江西最大的收獲就是得到這壇酒。”他頓了頓,故作高深,“其實像這樣的酒總共有十五壇,全是江西河口鎮余老的杰作。那老頭對這十五壇酒感情相當復雜,當年是‘喜樂賦佳釀’,今朝則是‘思量增悲情’啊。”
楊鐵心更好奇,說:“此話怎講?”
郭嘯天感慨地說:“那老頭一生與酒打交道,平生最喜歡借酒抒情。”
楊鐵心開始對那叫余老的老頭感興趣了。
郭嘯天繼續說:“四十年前,余老喜得兒子,那是相當的高興。馬上購買上好的酒曲,再買大量優質糯米,親自動手從米里邊選取那些米粒個頭和色澤都一致的出來,然后親自洗米、蒸米、發酵、壓榨、煎酒、過濾,經過近一月的時間終于釀造出十五壇上等的糯米酒,最后密封深埋于后院,打算將來兒子求得功名或成家立業時宴請親朋好友。據說他當時干得特別起勁,好像兒子以后必定能出人頭地似的。”
“哪知世事難料,這個兒子長大后依然像沒長大。讓他讀書識字,你想都別想;求讓他成個親,他想都不想。他的人生理念是‘我主我命運’!”
“余老原指望他光耀門楣,哪知道連延續個香火都成問題。余老在多番威逼利誘無果之后,氣憤難當,絕望之下把四十年前兒子出生時埋下的那十五壇酒都挖出來,聲稱要當街砸了,以解心中的極度悲憤。就在那萬分危急時刻,我剛好路過,撞見如此暴殄天物的沒天理行徑,果斷出手,終于救下那十五壇美酒。”
郭嘯天得意地說:“如果我來遲一步,后果一定不堪設想,不堪設想,哈……”
楊鐵心裝個恍然大悟的樣子,說:“我知道了,那余老為了感謝你救下這十五壇‘狀元紅’,就送給你一壇?”
“想得美!那老頭蠻不講理,以怨報德,不僅沒感激我救酒之恩,還逮住我,說我壞了他的大事,說什么這酒因喜而生,必須因悲而滅。還說現在連酒都砸不成,他心中的悲憤無處發泄,可能會升級為砸人,如若誤砸傷了什么人,這個鍋必須由我背。”
“我當時就不高興了,說:‘你這老頭,蠻不講理。’他眼一瞪,‘喝酒人哪有講理的。’我想想,那倒是,就試著問,‘那咋辦?’,他說:‘你必須陪我喝酒,把我喝高興了就放過你。’我心情頓時格外燦爛,對于這樣的要求我怎么可能拒絕呢,于是我們就直接坐地上喝酒。”
“兄弟啊,我敢保證我這輩子從來沒喝過這么好的酒,一開壇,周圍的空氣好像都凝固了,到處是馥郁芬芳的酒香,我像失落了魂魄。余老見我這個小樣,也不以為意,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我斟酒入口,只覺酒味甘香醇厚,真真是未飲已心醉,總之,那味道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我喝一會兒,突然意識到身邊還少一個人。
“是不是發覺少了兄弟我呀?”
“對呀,就是發覺少了兄弟你呀,想我哪次喝酒不是你陪著我,可偏偏這次喝著最好的酒,而你卻不在身邊,我十分內疚。于是我十萬分誠懇地對余老說:‘我的結義兄弟,酒量大且酒品佳,他和我一直是有福同享有酒共飲的兄弟,今天我獨自享受美酒,心里慚愧得緊。我這有個請求,我特別特別祈盼你能答應我!’余老眼一瞪,‘真啰嗦,什么要求?’我鄭重地說:‘希望你允許我帶一壇給他!’哪知這老頭干凈利落地拒絕我,‘不行,此酒對我來說意義非同尋常,我必須親自掌控它們的命運,你喝可以帶走不行。’我頓時興致闌珊,喝得悶悶不樂。他慢慢地也無趣了,說:‘跟我的拼酒,把我放倒,剩下的你可以帶走!’我一躍而起,心想你個干瘦的老頭子,拎起來沒幾兩重,淹都淹死你。于是我興致高漲起來,跟這老頭你來我往,不一會就喝掉兩壇。這時我才發現原來這老頭一點都不簡單,酒來便干一點也不含糊,且面不改色。我吃驚不已,心想大意了,上了這老頭的當,想他一生與酒打交道,本來酒量就好,現在失意之下估計酒量更是了得。果然拼到第二天他還巍然不倒,而我卻已經吐了好幾回,還在苦苦支撐。眼看酒越來越少,我急得快哭了。就剩下最后一壇了,我幾乎要跪下求他醉倒。兄弟啊,我當時特別狼狽,眼睛紅得快滴血。我甚至盤算,如果最終沒能給兄弟你帶回一些,我就不回家了,直接跳鄱陽湖。”
楊鐵心特別感動,問:“后來呢?”
“后來,就在我抱起最后一壇時,吳老漢突然醉得就直接攤在地上,人事不省……”
“真就這么醉了?”楊鐵心突然咯咯笑起來,感嘆道:“好可愛的老頭啊!醉得十分有愛啊!”
郭嘯天也打了個哈,“對對,這老頭醉得蹊蹺。其實這老頭挺有趣的,不僅教子無方,演技還特別差。”
“大哥,美酒面前,我快把持不住了,我們是不是該開始了?”
? 郭嘯天還是不讓,說:“等等,兄弟,我想啊,這酒得來不易,有特別的意義,是不是得找個特別的地方慢慢品嘗這特別的酒。”? ?
? “哪是特別的地方?”
郭嘯天向村后桑浦山的最高處一指,“那!蘭芝峰如何?”其實那時候天還沒大亮,向山上望去還只是迷蒙蒙的一片!
蘭芝峰是仙都村后的桑浦山的最高山峰,峰頂有一塊巨石,像極攤開的手掌,名為“巴掌石”。大自然的創造力引人驚嘆,此處更是散發著無窮的魅力。只是那里山勢高聳,路途遙遠,山路陡峭,平時人跡罕至。?
郭嘯天說:“兄弟,到那巨石之上品美酒,抒豪情,豈不快哉?”
楊鐵心點點頭,“好,就聽你的,只是一路上怪石嶙峋,林密葉茂,荊棘叢生,而且路途遙遠,得翻過天鵝峰和狗頭嶺,估計不花個兩三時辰拿不下來。我去準備一下。”
“慢,兄弟,其實我都準備好了。你看,吃的,一整袋,花生、香豆、豬肉干,還有兩只鹵鴨。用的,繩索,大砍刀”。
? ——什么都準備好了,果然是有備而來……
兄弟倆迫不及待地就往山上奔去……
房屋內,楊鐵心之妻包惜弱輕輕地嘆息……
通向山上的道路初時十分平坦,但是越往上越崎嶇,翻過天鵝峰后就沒有明顯的路痕了。兩人披荊斬棘,穿過一片片木林,翻越一塊塊大石頭,終于在日中時分順利地爬上“巴掌石”。好一塊巨石,好一個巨大的巴掌,人間哪能有這樣的“巴掌”?難道是仙人留下來的!
? ? ? 兩人都累得不成樣子,衣褲皆破,手腳都有血痕,卻興奮無比。
? 身臨其境,果然非同小可。舉目遠眺,頓覺天地無比開闊,胸懷瞬間豁達!俯視四周,果然是“一覽眾山小”,令人精神振奮,豪氣倍增!山腳下的仙都村已成一小塊,依偎桑浦山南山腳,就像襁褓中正做著美夢的嬰兒正咧著嘴笑……
兩個大男人竟然呆住了,簡直難以置信,家鄉的山如此秀美,家園如此溫馨美好……
兩人如癡如醉,竟然忘了他們歷經艱辛來此處的真正目的。
——請不要去驚擾他們,讓他們盡情的享受吧,因為此時此刻正是他們這一輩子最開心的時刻,也是他們最后的歡樂,此后他們將陷入無邊無際的痛苦、孤獨與無奈……
良久良久,郭嘯天終于長嘆一聲:“多么美麗的家鄉啊,叫人如何不為它傾倒!”
楊鐵心也感慨萬千,“從小為生計勞碌,從未認真欣賞身邊之美,我們錯過了不少精彩,留下不少遺憾啊!”
“對啊!”郭嘯天也有同樣的感慨, “中午了,頂埕的平叔一定還在梨園忙,還不想回家吃飯。平叔最好笑,明明數他種梨最用心,梨園整得連一棵草都沒有,梨果收成卻總是比別人差。”? ?
“六嫂最無奈,天生一雙敵視人的眼睛,沒有哪個孩子敢和她親近,其實她很善良。”
“喜嬸的孫女唱歌最好聽,小姑娘歌聲像風鈴一樣,她最喜歡唱:‘花兒白,花兒香,花兒美得阿妹心花放;果兒青,果兒甜,果兒水得阿弟口水漣……’’
“其實,這也是我們小時候最喜歡唱的歌,也是喜嬸教的。她教我們唱這歌時還是個剛過門不久的新媳婦,她對小孩特別好,給糖吃,還教唱歌,孩子們都特別喜歡親近她。
“你還會唱這首兒歌嗎?”
“永遠不會忘記,小時候特別喜歡在梨園大聲嘶叫,盡管聲音特別難聽。長大后還會不知不覺地哼起來……”
“那片梨園承載著我們太多的美好回憶,在那里我們嚷了很多歌,玩了很多游戲,打了無數次架……在那里我們做了很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壞事,也做過可笑的事!”
“你是說我們學劉關張‘梨園結義’的事?”
“對,那時的我們小屁孩兩個,卻聚土為壇,折枝為香,學劉關張的樣子,有模有樣地結拜,還大聲發誓:‘郭嘯天和楊鐵心今天結為兄弟,此后兄弟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我們古怪樣子惹得周圍大人們陣陣嘲笑。其實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認真!”
……
兄弟倆你一言我一語追述著兒時往事,認真地品味著鄉村的流年歲月。他們似乎忘記此來的目的,難道那些陳年往事比美酒佳肴還誘人? ——真為他們著急啊!這可是他們能一起喝酒的最后機會。
良久,楊鐵心突然深呼一口氣,說:“大哥,桑浦山上到處有適合喝酒的地方,為何偏偏帶著我斬盡荊棘來到這人跡罕至的地方?究竟為了何事?”楊鐵心又說,“大哥,你我自小情誼篤實,肝膽相照,有何事但說無妨。”
郭嘯天怔住了,他沒想到楊鐵心早就看透了自己的心思,他竟有點手足無措。
一陣沉默…… 終于郭嘯天打破了平靜:“兄弟啊,的確有事,只是此事離奇得讓人難以置信,但的確是真的。你等等,讓我想想此事該如何說起!”
又是一陣沉默。郭嘯天才出聲:“兄弟,你可知仙都村的來歷?”
“我知咱仙都村自創村到現在已有千年,我還知仙都村開村家族是鄭家,郭家和楊家遷徙到此尚不足百年。”
“其實咱仙都村創村至今遠不止千年。”
“真的!”楊鐵心有點驚奇。
“五年前,正月二十六的晚上,鄭姓家族大佬賢老叔突然找我陪他聊天。我受寵若驚,想那賢老叔德高望重,親自找我這個小輩聊天,叫我如何承受得起。我戰戰兢兢,所幸賢老叔特別和藹可親,又特別健談,我和他相差幾十歲竟然能聊得很投機,接下來好多天我們都隔三差五一起品茶聊天。有一天,賢老叔邀請我跟他一起登山,沒想到,他竟然帶我到達此處。一路上,賢老叔幾十歲的人爬起山卻健步如飛,我都幾乎跟不上。那天,賢老叔就在這巨石上跟我談起仙都村的真實由來。今天,我就把仙都村的真實來歷說與你聽。”
關于村莊的由來,一直都不是什么秘密,周邊村莊的村民一向都很喜歡談談本村的歷史。楊鐵心也認為了解一下仙都村的歷史沒什么大不了,于是他饒有興趣的聽郭嘯天講關于仙都村的歷史……
他不會想到,仙都村竟然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而他的命運也就此改變。
一千多年前,鄭氏祖先舉族老小九十三口人為躲戰亂遷徙到桑浦山南。其時正直初春,山上濃霧繚繞,霧氣隨風而動,有時還會順著山坡如瀑布般傾瀉而下,甚是壯觀。族人嘆為奇觀,就此斷定此處必有宜居之地。于是在族中挑選精壯十多人,在山中尋覓能建村立寨的地方,其中一人竟然機緣得到一股瑞氣的指引,來到一處山谷。那山谷不太寬廣,但谷底平坦,遍地碧草鮮花,彩蝶翻舞,這位老兄嘖嘖稱奇。而最讓這位老兄驚訝的是,谷底竟然還生長著幾十棵梨樹。那時正值梨花怒放之時,只見梨花一簇簇一叢叢,雪般白、水般嫩,是那么姣麗、那么嬌貴、那么純潔,襯以綠葉、輔以碧草鮮花,把山谷妝扮得像傳說中的仙境。看到如此美得讓人窒息的人間仙境,又聞得醉人心扉的花香,這位老兄已覺搖搖欲墜,幾欲倒地。他不敢再前進一步,怕凡夫俗子之身褻瀆了仙境的高貴與純潔。跌跌撞撞地跑出來,一路做標記,回來后把所見報與族老,族老尤自不信,帶領身邊幾人順著標記來到山谷。目睹仙境后立即怒斥那位老兄淺薄,稱如此奇特的景觀豈能用仙境形容!族老隨即給山谷取名為“仙谷”。說實話,訓斥小伙子淺薄的族老其實也不見得有多深奧!
族老等幾人都擔心凡氣褻瀆了神圣的仙谷,不敢停留太久,于是飛快的逃出仙谷。
有此際遇,族老更堅定了在此建村立寨的想法。于是,索性在通往仙谷的山口建村。那天舉行立村儀式,族人齊向天祈福,突然山上霧氣滾滾而下,瞬間把所有人籠罩住。族人聞到了撲鼻芳香,都興奮無比,認為天降瑞氣,此處肯定是風水寶地,在此建村,家族一定會興旺發達。接著為新村取名,因當時濃霧籠罩村莊,族老就給村子取名“霧村”——族老還是不夠深奧。后來有人提議“霧村”沒有內涵,要改一改,最后因認為本村的建立與仙谷極有淵源,所以干脆改名為“仙都”,至此“仙都”之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后來,族老又和家族中名望比較高的幾個老人再次來到仙谷。其時恰逢梨樹果實成熟,果皮是青黛顏色,煞是誘人。族老于是冒昧摘下一個,咬了一口,只覺入口是一種從沒有過的清甜,爽人心脾,整個人瞬間精神抖擻,身體舒暢無比。于是萌生一個想法,如果把梨種引植到谷外,對村民來說絕對是個福祉,況且梨樹還可能是上天賜給的禮物,不能辜負上天的好意。
于是族老向天禱告后,十分虔誠地折下十根樹枝為樹種,心想,如果上天愿意賞賜,必能成活。果然,樹苗成活極易,而且生成繁衍迅速,不到十年,桑浦山南麓已經衍生了一片又一片的梨樹林,有的已經結過果實,果實皮色依然是黛青色,村民給他取了個樸素的名字——青皮梨。再后來在山腳下又種上一些,可能與仙谷相距較遠,所結果實小得多,皮色偏黃,村民給它取個更樸素的名字——鳥梨。
再后來,智慧的村民學會把青皮梨切片,然后三炊三曬,制成梨脯。泡水喝能清熱除煩解渴,潤肺生津化痰,實是養生佳品,而經九蒸九曬制成的梨脯更是佳品中的精品,簡直能延年益壽。村民還發現把鳥梨放糖水中煮熟味道更佳。這樣,不出幾十年,梨花、青皮梨及青皮梨脯已名滿天下。
然而,所謂樹大招風,名滿天下的青皮梨和梨脯招來了許多游者,有的甚至攜家帶口來此定居,對于這類人,族老都是盡量謝絕。但有一類人卻是讓人極為頭疼,就是那些所謂的探險者或旅行家,他們會沒頭沒腦地往山上跑。
當時的族老已另有其人,湊巧就是當年那位發現仙谷的老兄。他深知任由這些人往山上跑的兇險,如果碰巧讓他們探知仙谷的秘密,再把關于仙谷的秘密傳于天下,那么仙都村乃至仙谷以后將有無窮無盡的麻煩。
其實那時知道仙谷的秘密的人已不多,因為當年能親眼目睹仙谷尊容的人年紀大點的都已去世多年,而那些年輕的也都過古稀之年,況且所有人都對仙谷敬畏至極,日常不敢提及,生怕犯了褻瀆神明之罪,更不敢到仙谷去,因而知道仙谷的人越來越少。
年過古稀的族老召集所有的知情者,告知他們現實暗藏的危機。要求大家一定要咬緊牙關,任何時候任何情況都絕不泄露秘密,一方面又一起商量,尋求一個能有效阻止外人進山的萬全之法。
他們原計劃封住入山口,但考慮到這樣做的后果是必然會引起沖突,以后村莊將永無寧日,于是放棄該計劃。后又計劃派精壯青年守住谷口,但考慮到這樣做無異于此地無銀,于是又否定了。
后來,不知是哪位腦袋特別靈光的老前輩說出一個絕佳的辦法,大家紛紛贊同并立刻施行。
第二天,群人在交流種梨經驗時,一老農鄭重其事地說,青皮梨天生貴種(這倒不假),最不喜陌生人靠近(這個有點扯),果農們最好封住自己的果林,別讓陌生人進入,但是鳥梨就不會受此影響。接連幾天,村里很多角落都出現相同的聲音。
于是果農們紛紛把自己的梨園圍起來,不讓陌生人進入,他們不知道自己已經中了“圈套”,他們已在不知不覺中堵住了進山的入口。而山腳下的鳥梨園恰好能掩人耳目,因為它的花,它的香,絲毫不比青皮梨花遜色,游人往往觀賞完鳥梨花、買到梨脯之后就會心滿意足地離開(實際上他們也不知道這只是鳥梨花,以為傳說中的梨花就是這個樣子)。
危機算是化解了,但是另一問題又出現。就是過不了幾年,那幾個知情的老前輩可能會相繼仙逝,那就沒有人知道仙谷的秘密了。而仙谷的秘密必須守住,也必須傳下去,因為那仙谷就是仙都村的根基,沒有仙谷就沒有仙都村。所以族中大佬又在琢磨如何把這個秘密秘密地傳下去。后來,族老在年輕人中物色兩個誠實可靠的人,把秘密告訴他們,并叮囑他們要以同樣的方式把秘密傳下去,而且千萬不能去嘗試探訪仙谷。如此,仙谷的秘密以口口相傳的方式傳了一代又一代人,千百年來,誰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守過這個千年的秘密……
好多年前,賢老叔一直焦急地尋找合適的年輕人,八年前,郭嘯天不知是有幸還是不幸地進入了賢老叔的法眼。其實賢老選定郭嘯天也屬無奈之舉,畢竟郭小子不是鄭氏子孫,只是當時鄭家子孫中確實沒有合適的人選,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輕人大多往外跑,社會是個大染缸,年輕人或多或少都變得浮躁,魚和熊掌的選擇也變得不再為難。當時賢老叔特別焦急,但這種事又急不來,后來他突破門戶之見,考慮起郭嘯天來。小郭在村里挺有名氣,豪爽而仁厚,特別重義。再經過幾年的秘密試探和考察之后,賢老叔終于認定這個小伙子也是上天賜予的禮物,于是在五年前的一天,把郭嘯天帶到這人跡罕至的蘭芝峰的巨石上……
這個千年的秘密好像在郭嘯天心中憋了很久,他一口氣娓娓道來,竟然無暇顧及旁邊的好酒好肉。
——真為他們和他們的酒著急!
“兄弟,大丈夫須為常人所不能為的事,能為家鄉、為家鄉父老守住這個千年的秘密,是我郭嘯天無上的榮耀。只是只有我一個人守這秘密特別兇險,你知我還得為生計奔波,時不時得跑江西,而此去江西路途遙遠,高山險阻,意外隨時可能發生,我最怕意外來臨時來不及把秘密傳下去,那樣我就有負賢老叔的囑托,成了仙都村的罪人。兄弟,你我兄弟結拜三十年,你的人品、為人及性格我了如指掌,你絕對是能與我共擔此重任的不二人選,所以今天我帶兄弟到此,就是要請兄弟你跟我一道守住和傳遞這個秘密!”
楊鐵心也驚呆了,他料定大哥苦心孤詣,必有重要的事讓自己辦,他已做好赴湯蹈火的準備,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大哥是讓自己保護一個秘密。而事實上,守秘密要比赴湯蹈火艱難得多,因為守秘密必須作出一生的犧牲。他思潮洶涌,他激烈地思考能否守住秘密,盤算著該如何守住!
“我能守住嗎?”
楊鐵心仔細地回顧自己過去三十幾年的生活經歷,以確認下自己是一個能盡心盡責、一諾千金的人,確實是;他又仔細地梳理一下自己有沒有什么不利于守密的不良嗜好,結果發現自己除了有時會在較熟悉的朋友面前吹吹牛外好像就沒其他缺點。其他方面呢?譬如夜……
當他想到“夜”字時臉色發白,妻子包惜弱曾笑話他,夢話說得很好笑。那時他不以為意,畢竟沒做什么虧心事。但現在不一樣了,他考慮到萬一在夢里把秘密泄露出去,這世界豈不是又多了一個知道秘密的人。盡管妻子是一個特別賢惠的人,但俗話說,要想管住女人的嘴,就像管住魚兒不喝水,所以萬一真從這個缺口泄露了秘密,自己和妻子都將成為萬罪莫贖的罪人!
楊鐵心大汗淋漓,怎么辦?怎么辦? 又是激烈的思想斗爭……
為今之計,只好冷落妻子,夜里獨居梨園了!
這將是一個讓人撕心裂肺的決定。不僅妻子這邊不好交代,而且自己也難以割舍,畢竟成親十幾年,愛情早已蛻變成親情。真的能恨下心嗎?
一旦冷落家庭,郭大哥也不能再交往。他一定不允許我疏遠家庭,干涉多了一定會壞事。何況我疏遠妻子而親近郭大哥,他人將會以什么樣的眼光看他,至少‘狐朋狗友’的名號一定會落在他的身上。不,這個黑鍋得由我一人來背!
這同樣是無比艱難的決定,三十多年的交情,怎么能說斷就斷!又如何了斷?
楊鐵心又陷入無比揪心的沉思中……
楊鐵心的臉陰晴不定,郭嘯天只道他還在為這個神奇的故事驚訝,當年自己也驚訝,因此并不在意。他把酒啊豆啊肉啊擺開,就等楊鐵心回過神來一起開懷痛飲。哪知這個等待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不知道楊鐵心內心已經經歷了無數個煎熬糾結的歷程!
終于等到楊兄弟回神了,但等來的卻是一個兇神惡煞般的楊兄弟。他面目猙獰,咬牙切齒,“陰謀,全都是陰謀!什么四十年的狀元紅,什么登頂峰飲好酒抒豪情,什么幾十年的交情,原來全是陰謀……”
郭嘯天大驚,“兄弟……怎么了……”
“三十幾年的兄弟,你為什么要害我?”
“兄弟,此話怎講?我沒有這個意思!”
“我從今以后必如身陷囹圄,是你毀了我的生活;我如有疏忽,泄露秘密,我必陷于不義,是你毀了我一生……”
“兄弟,你我肝膽相照,結交至深,咱哥倆的為人彼此都十分清楚。況且能擔此重任,是我輩無上的榮耀……”
楊鐵心打斷他,用冰冷得令人渾身寒意的語氣說:“算了,不說了,我既已得知這個秘密,大丈夫一言九鼎,我萬死也會守住這個秘密。”他閉上眼,繼續說:“如你有不測,我一定替你將這個秘密傳下去,但你我的交情到此為止,從今以后,不再相見。”說完右手扯下左臂衣袖,丟于石上,頭也不回地跑下山去,不一會就消失在群石密林中……
郭嘯天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兄弟情義會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他看著那片衣袖呆呆出神。割袍斷義的故事以前只出現在故事里,想不到現在卻實實在在發生在自己身上。他甚至不相信剛才發生的一切,而只是一場噩夢而已。但是,石上剛擺開的孤零零的酒和肉,叫他如何能說服自己。他心如刀割,美酒須與摯友共飲,今友人已去,酒留著又有何意義?他發瘋似的,抬起腳將拼命得來的酒和精心準備的酒料統統踢下山去,然后大聲喊出聲:“兄弟,兄弟,等等我,大哥不能沒有你……”
然而,山林里只有少許自己的回聲和受驚而飛起的鳥的驚叫聲……
從此以后,楊鐵心果然不再與郭嘯天相見,更過分的是他也很少與妻子見面,特別是每當夜幕降臨他就把自己關在梨園的木棚里。包惜弱很疑惑,一向豪邁幽默體貼的丈夫為何變得如此冷漠寡言,對自己不理不睬,以前的恩愛蕩然無存。包惜弱開始是自省哪做錯了,接著是怨氣漸生,后來賢惠的她忍不住了,大聲質問,可楊鐵心卻總不理會。對女人最傷害的暴力莫過于對她的不理不睬,所以這個本來很賢惠的女人開始鬧了,在得不到楊鐵心的任何回應之后她鬧得更厲害了,哭、罵、甚至以死相逼,但楊鐵心就像鐵了心,一動不動的。漸漸地,包惜弱不鬧了,只是村里多了一個“日晚倦梳頭”和“欲語淚先流”的怨婦,而楊鐵心則成了村里最有名的負心漢。
郭嘯天一直不相信楊鐵心會與他絕交,那天下山后就一直找楊鐵心,可是楊鐵心就像鐵了心,一直閉門不見,就算你磨破嘴皮都不開門。
后來,他得知楊鐵心夜里就住在梨園的窩棚,于是有一天夜里他帶著干糧和水堵在棚門外,心想你也得吃飯,得吃飯就必須出來,一出來就可以見面,一見面就可能把話說清楚。可是,三天三夜過去了,門還是紋絲不動。
郭嘯天擔心了,楊鐵心會不會逃走了或是餓死了,于是上前抬腳要踢門,這時里面傳來冰冷而虛弱的聲音:“你闖,我就死!”
“你連死都敢,為什么不敢見我?你必須說清楚啊!”
“你闖,我就死。”無論郭嘯天如何逼問,楊鐵心總是用微弱的聲音重復著這句話。冰冷的語氣,單調的內容,郭嘯天感受到一陣又一陣的寒意!他不希望楊鐵心真的餓死在棚里,只能無奈地離開,但他沒有放棄。
幾天后的夜里,郭嘯天又來了,又守在門外。只是這次他沒帶任何東西,也沒說任何話,一陣沉默后,竟然唱起歌來,唱了很多兩人兒時的歌謠,什么“花兒白,花兒香,花兒美得阿妹心花放;果兒青,果兒甜,果兒水得阿弟口水漣……”
你無法想象當時的場面有多滑稽,一個三十幾歲的大男人竟然在用超級難聽的聲音唱兒歌,而且是滿臉淚痕,而且是唱了一首又一首、一遍又一遍……
第二天清晨,郭嘯天還在唱,聲音都沙啞了,可他還是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他堅信不疑,他一定能感化兄弟,他一定能把曾經的好兄弟唱回來。
果然,門開了。可門里沖出的不是被感化的兄弟,依然是兇神惡煞。楊鐵心雙手把著鋤頭望郭嘯天直沖過來,郭嘯天本能地抓起不遠的扁擔護住自己。楊鐵心兩眼通紅,竟然是一副拼命的架勢,郭嘯天只好在梨樹間左閃右避,形勢特別兇險。其時恰好有其他果農上山勞作路過,發現他們正在拼命,立即去招呼很多村民過來,大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楊鐵心拉開。楊鐵心尤自喋喋不休,罵個不停。楊鐵心的演技豈是江西余老可比的,他的演出是何等壯烈,他已經成功地擊碎了郭嘯天的心。郭嘯天心死了,從此村里多了一個時常因喝酒而嘔吐的頹漢。而楊鐵心則成了村里最薄情寡義之人。
又負心又薄情寡義,這樣的人通常是不太會受歡迎,于是,漸漸地,村民們疏遠他、孤立他。最后,本來是村里最豪邁、朋友最多的楊鐵心竟成了村里最孤獨的人。
為什么會這樣?沒有人知道真相,包括郭嘯天和包惜弱。真相只有楊鐵心知道,這大概是世界上最殘忍的真相。其實他只要放棄自己的做法,他的妻子還是會原諒他,他的朋友們也一定會重新接納他,他一定能再次成為村里最豪邁最受歡迎的人。可是他堅持下來了,盡管很痛苦。他始終認為,只有與他人保持距離,才能讓秘密萬無一失。
——在以后的幾十年里,關于仙谷的秘密到底會不會是楊鐵心夢里的主題,這個誰也不知道,但夫妻離散、兄弟揚鑣將永遠是楊鐵心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
——為了一個傳說中的秘密,無端多了好些傷心的人,誰也無法斷定這究竟值還是不值……
……? ?
三十二年后……
暮春。一個傍晚。
仙都村西,一老屋,燈火閃耀。病榻上,一病重老者雙眼禁閉,嘴角微微顫動,依稀自語:“我錯哪了……我錯哪了…”
榻邊人低聲議論:“造的是什么孽啊!不吃不喝已逾半月,總念叨這句話,究竟還有什么放不下?”
另一老屋,也有一病重老者躺于病榻之上,雙眼緊閉,嘴角也微微顫抖,十分吃力地擠出細若蚊聲的呻吟:“郭嘯天……郭嘯天……”
榻邊人低聲議論:“好好的兄弟有什么深仇大恨啊!至死都念念不忘……”
第二天清晨,又見桑浦山上的滾滾濃霧傾瀉而下,直涌向仙都村,不一會,整個村莊都沐浴在氤氳香氣中。村民們都聞到,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香氣,香氣里似乎還有一股濃濃的酒香,似乎還越來越濃……
就在這天的上午,兩老屋幾乎同時響起了哀哭聲……
兩老人同一時辰在氤氳香氣中逝去了,他們終于兌現了共同的承諾——“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他們果然是認真的。令人不解的是,兩個本來鐵骨錚錚的漢子卻在咽氣時都淚流滿面,尤自斷斷續續哼起兒歌:“花兒白——花兒香——花兒美得阿妹心花放;果兒青——果兒甜——果兒水得阿弟口水漣……”
——英雄必然負擔重大使命,也必然伴隨著不解、孤寂和遺憾,這究竟是一種榮耀還是一種悲哀?
梨花潔染梨花塢,英雄魂歸英雄墓!
梨園兄弟倆的故事終于結束了……
然而,那個古老而神秘的故事似乎并沒有結束……
出殯之日,頗為熱鬧,村里從來沒有過同時出殯的情況。人群中,有一年輕人神情鎮定,然而鎮定的神情中偶爾閃過一絲憂郁。
少年啊!你叫什么?你因何而憂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