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中總不乏一些追逐潮流的年輕人,某明星曝光了自己的現任,于是一片鬼哭狼嚎,社交軟件中到處可見相關的吐槽點評或調侃。因為本人并不對明星感冒,只對其作品存在高低不一的評價。雖然事件圍觀者眾多,對于我不喜歡的來說,就是無意義的事件,而信息也是如此。
都說如今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你一天瀏覽信息的時間可能超過半天。同時大家最愛說的就是,現代化的信息過剩。仔細一想,現代人一天花在微博的時間比勤政的雍正的工作量多的多。這還沒算上花在百度、扣扣、朋友圈等平臺耗費的時間。
很多好友在網上話癆的程度快與我相當了,僅是扣扣空間一小時的說說產量我都不能與之比擬。問題是,看了這么多信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接著呢?這些知識幫你學到了新技能?幫你升職加薪了?幫你找到男朋友女朋友了?每晚熬著夜耷拉著眼皮也要努力刷上半個小時才睡,給你帶來了多少收獲?
你學到了“哈哈哈哈哈隔”“666”“祝999”“然并卵”等等,看到所有帖子都忍不住想這樣回復一句。
你還學會了這句“道理我都知道可就是做不到”。
父母給你打電話,你愛理不理,帶著不知道哪里來的一絲怒氣,說兩句就掛了。路上看到一個美女帥哥,就怦然心動,覺得是一見鐘情。跟戀人相處時,坐在公交車上沒說兩句就掏出手機瀏覽起來,能證明你們親密關系的,就是他看到一個很好玩的笑話然后轉發給你,你看到一個有趣的視頻也會轉發給她。隨時隨地,都在瀏覽,都在分享內容。
即使是一個愛好讀書的人,看到稍微長點的文章,就心生倦怠。畢竟這么長的文,誰有空去看啊,都在追求速度。大略一算,這幾年的閱讀量都算的上是一日上萬了,但是書的質感是什么樣子,還真不太清楚。
在這種漫無目的的生活下,眼睛一睜一閉,一生就這樣過去了。最讓人遺憾的是,微博還沒刷完。
然而,我們的信息真的過剩了嗎?當然不是!如果是這樣,你還會因缺乏知識而被公司裁員?還畢業找不到工作?我就呵呵了,我們只不過是處在一個垃圾信息泛濫的世界里。
首先得確定什么是垃圾,什么是有用的信息。
一切可以帶來實際好處的都算信息,那些沒有帶來好處的就是垃圾!這樣的區分你或許會說太功利主義了,然而在信息區分這個方面事實就是如此。
很多好的信息都是稀缺的,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它的價值無限大!
在互聯網行業崛起的那幾年,有眼光搶占市場份額的企業抓住了機遇,一舉拿下互聯網各個領域的半壁江山。這些常人看不到的趨勢,就是你獲取不到的信息。
這樣的信息不可能出現在你的朋友圈你的微博里,行業秘密沒誰會透露給你,眾所周知的信息等你聽到時,它的價值早已被有先見之明的組織個人榨干。
另一方面,你的信息對他人來說或許是垃圾,但你的垃圾對有些人來說卻是不可多得的信息。
街邊巷尾隨處可見清理不完的小廣告,每天上萬人路過,大部分人都不會去看這些又要被刮掉的垃圾。舉個例子,對于一個北漂青年來說,來到陌生城市的第一件事肯定是找個住處定居下來。這時,一個租房小廣告恰是他需要的。這張小廣告就是他獲取的最直接有用的信息。
或許你會說,你想豐富自己,想問問前輩自己該讀什么書。
我只想說,你還要讀很多很多的書才行。因為誰也不知道你缺少哪一方面的相關知識,你最需要做的,就是趕緊把所有漏洞補好,亡羊補牢為時已晚啊。
你的需求是根據自己的情況擬定的,聽從別人的推薦,就是想偷懶找捷徑,就是想被洗腦,被別人牽著走覺得很上癮,讓自己被無用信息所掩蓋來麻木自己。
看書確實是有好處的。看到知乎大神們的專業問答,我簡直羨慕不已。我從小到大也沒讀過多少課外書,但是在我長久的知識輸出后,越覺乏力,只有知識輸出的同時配合知識的輸入才能保持動態的平衡,這也是學習效率最高的狀態。
書沒有好壞,信息也從來不稀缺。大多數人喊著信息過剩的時候,只是腦子里垃圾有些多,我們應該產生必要的免疫力。
你下次百度搜索時,不要因為其他信息而背離自己的目的搜索其他垃圾信息了。一切從自己出發,從你的需求出發吧。
轉載請注明出處,合作請后臺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