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y 在 Tools of Titans 中提到了1000 true fans的想法,即“1000個真實粉絲”。這個真實要真到什么地步呢?舉個例子,你出的每一本書,每一個唱片等等他都會買來,哪怕是為了收藏,他們會從上千里外來聽你的課程,會付費買你預售的產品……
你的頻道或者是微博可能有上萬的關注者,但是其中有多少是忠實的粉絲呢?比例不會太高。因此,聰明的人的做法是將自己輸出的98%的內容免費,而對于其他2%的內容則收取高昂的參加費用。李笑來做的幾千元的新生大學社群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
當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尤其是創業的時候,我們總是想著一開始就能引起無數人的關注,然后窮盡各種辦法去吸粉,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客戶群體,廣撒網就是了。但是事情其實并沒有那么復雜,一開始你只需要扎扎實實做好產品和服務,讓前1000個你的粉絲極其高興就可以了。
當你有了這1000名忠實粉絲之后,你就可以過活了,但只是過活,還不至于使你富裕。
做到這個有兩個標準,一是你必須持續為他們創造優質的產品和內容,使得你平均能從每個人身上賺到一定數目的錢。二是你要和這1000人直接交流溝通,創造有效的溝通渠道。
有的人可能覺得1000個粉絲都不是很好湊齊,何況自己能夠產出的東西可能很獨特,是一個相當小眾的市場。但是,如今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但凡你能想到的想法或創意,在互聯網上面都會有一個對應的粉絲群體,只是你不知道他們的存在而已,你并不孤獨。
互聯網這么大,我們這么渺小,那怎么讓去找這1000個人呢?轉變思路,讓他們來找你,你負責做好你的產品和內容,在你的能力范圍內去傳播,如果你的內容夠出色,就不會被埋沒。
最近在 YouTube 上看到很多外國人做的 Vlog,他們將自己的生活中具體的場景發到網上,比如美國人在中國的真實生活是什么樣子的。這就是一個當下很熱門的話題,世界如此之大,總會有人找到他們。我由其中一個人的 YouTube 帳號關注了他的 Twitter 和個人網站,然后他就會定期給我發郵件(當然他是群發的)告訴我他最近出了什么新內容,我就感覺很不錯,我也會點進去看,并且不感到被打擾了。
Casey Neistat 就是一個很典型的用視頻記錄自己生活的人,做的很成功。至少對于他的忠實用戶來講,他們通過這么些視頻,真真切切地了解了他們崇拜的人的生活狀態,有啟發有收獲。畢竟,Vlog 作者在錄視頻的時候肯定不是單純的錄視頻,肯定是帶有一定的目的性的,他們想通過視頻傳達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嘮嘮叨叨的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