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2015)把我帶到了童年的世界,各式各樣的糖果盒點心。我對巧克力的認識限于“德芙眾享絲滑”,巧克力王國“瑞士”“比利時”,還有讓人產生戀愛感覺的物質——色胺酸。
巧克力由來
可可,咖啡和茶是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可可豆。最早飲用的是瑪雅人,最初由墨西哥人制作。早先的“巧克力”就是可可豆加水和香料制成的飲料。1847年,巧克力飲料中被加入可可脂,制成了如今人們熟知的可咀嚼巧克力塊。
加工工藝
巧克力的基本組成包括可可制品(可可脂或可可粉)或類可可脂/代可可脂,乳化劑,糖類,乳固物和香料等。現代巧克力制作致可劃分兩部分,可可豆的加工和巧克力的制作。
1、可可豆的加工。可可豆曬干儲存后,經烘焙、壓碎、調配與研磨、精煉、去酸、回火鑄型等步驟。
2、巧克力的制作。可可豆經研磨后,得到可可漿和可可渣,可可漿再做分離得到可可脂(COCOA BUTTER)及可可粉(COCOA POWDER)。可可脂和可可粉,再加入其他如奶粉或香精,經調配、研磨與做型等,巧克力才開始有了苦甜、牛奶等口味。
巧克力分類
按照原料組成和加工工藝,可分為純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純巧克力又可分為黑巧克力、白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巧克力制品可以分為混合型巧克力(如榛仁巧克力、杏仁巧克力)、涂層巧克力(如威化巧克力)和糖衣型巧克力(如巧克力豆)等。
我國食品標準規定,巧克力中非可可脂的脂肪含量不得超過5%,超過了須標注“巧克力(代可可脂)”或“代可可脂巧克力”;同時規定了巧克力中可可脂的下限,白巧克力≥20%,黑巧克力≥18%,牛奶巧克力不作要求。“林親錄,《食品工藝學》,2014”
品鑒
世界十大巧克力、什么什么榜,到處都有品牌的信息。感興趣可以查查。作為食品品鑒,我想每一品類都有獨特又相通的評價體系。僅以中國現行評價標準為例。
謝元,國內外糖果、巧克力感官評分標準之吾見,食品工業,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