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出嫁這個詞語,不陌生,但我無法看著一個至親的人出嫁,這種感覺,好陌生。
是的,那個從小陪著我長大的姑娘,馬上就要出嫁了。而我,礙于某些風俗習慣,不能回去見證她人生最重要的時刻。我想,這應該是人生的遺憾事情之一吧。我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出嫁,可能是因為,自己對婚姻沒有過多的幻想,所以,才會一直都覺得想象,也是沒有用的。當我渴望它出現的時候,事實上,我卻一直沒遇到那個人。
在農村,姐姐還沒嫁,妹妹就嫁了,說起來,會讓人覺得好笑。每次見面,都省不了被關心。每次,我都只能以開玩笑的方式回應回去。
這些年,我越來越長大了,回頭看,發現自己并沒有盡到一個做姐姐的職責,甚至不能看著妹妹出嫁。有時候,我在想,兩個人前輩子要修多少的緣分,才能在這輩子成為親人。
我記得,小時候,妹妹,在我看來,就是一個麻煩的存在。我討厭她。常常和她吵架,打架,那時并不覺得,作為姐姐,其實應該照顧好妹妹的。而且,妹妹也會覺得,父母偏心,他們更疼愛我多一點。我甚至會覺得,妹妹可能是因為覺得家里人都不疼愛她,才急的把自己嫁出去。曾經,聽媽媽說,妹妹本來是要給人家養了,因為小時候家里窮,已經生了我這個女兒,就不想再要兩個女兒了。
那時年少,不懂身上的責任,甚至于長大之后,常常會埋怨父母,為什么要把我生在第一位。其實,當老大的感覺一點都不好,小時候,同齡的孩子,幾乎都有哥哥,被人家欺負了,有哥哥擋著。所以,我也常常問父母,為什么不生個哥哥給我。如果我有這樣的想法,我想,我妹妹應該也有的。但她的姐姐,也并不如人家的哥哥那樣會照顧她?,F在回想起來,會后悔和妹妹打鬧的那些時光,如果可以,更希望自己能夠把她照顧好點,對她好點。我也很慶幸,父母當時沒有把妹妹送給人家。現在的我,很感謝有個妹妹,能夠一起說說關于女孩子家的事情。
雖然,現在和妹妹的感情談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可還是覺得自己對她不夠好,想更好點。突然想起《1988》里面德善和姐姐的感情。最初,姐姐欺負德善的樣子,連我都覺得好難過,而在后面,看到德善去到姐姐的房間,不爭氣地抱著姐姐哭的那瞬間,那一刻好感動。
能在一起做姐妹,骨子里留著同樣的血,其實,是不愿意她受任何委屈,那種感覺,就像你受了委屈一樣難過。
希望出嫁以后的你,會過得越來越好。
寫在后面的話:妹妹已經出嫁了,我的外甥女也出來了,希望她能快快樂樂地繼續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