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背影早已遠走,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僅憑容顏,無人能辨識出你是書圣,可只要你輕輕抖落一下你的墨跡,喜愛漢字的人眼睛就會亮了起來,瞬間即能照亮一方天地。近兩千年來,你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這該是怎樣的一個奇跡?
一提起你,我首先想到的不是你的《蘭亭序》,而是懷念那遙遠而迷人的魏晉時代。文化多元、精神超脫,崇尚自然,以“竹林七賢”和“蘭亭名士”為代表的人物,他們以自己的風貌卷起了一股時代的風流,這“魏晉風流”以狂放不羈、率真灑脫而著稱,盡管那是一個政治黑暗的年代,但在文學(xué)史上卻光彩奪目,耀眼生輝,這是一個讓文人雅士追捧的時代,因為它的文化不輸給任何一朝。
翻開你的《蘭亭序》,我也常常會產(chǎn)生疑問:你是從東晉走來的嗎?你的書法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含蓄委婉、遒美健秀,“坦腹東床”的你骨子里定有那種不羈世俗、傲然孑立的風范,都說字如其人,所以我看著看著就把你和米芾搞混了:米芾提前來到了你生活的東晉,而你卻誕生在宋朝。以“斜中取正,側(cè)鋒為主”的“米”體,那種凌厲灑脫之勢才是魏晉的寫照,你含蓄委婉的書風或許是受了老師衛(wèi)夫人的影響?或許是你崇尚道教而追求平和自然?米芾稱你的“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天下多少書家千百年來在你的影子里行走,走著走著最終又走回了自己,自成一家,不要說歐、顏、柳,單看趙孟頫的《閑居賦》就是如此的親切,那里面能看到太多的你,就連豪放不羈的毛體,不知有多少字也是在追隨著你的風范?
生前的你可不是這樣大名鼎鼎、無人能及,你的兒子當時遠比你著名的多,你一定不知道你的知音和伯樂是200多年后的唐太宗,他愛你的字到了瘋狂的地步,以致死后也要把你的真跡《蘭亭序》作為陪葬,隨著真蘭亭走進圣君的墳?zāi)?,自此你的字就一字千金,你的地位更無人可代。人們大多知道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果斷地通過“玄武門之變”登上了王位,繼而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殊不知他也是一位著名的大詩人和大書法家,沒有至高無上的唐太宗的推波助瀾,唐詩不可能開創(chuàng)一個盛世,沒有唐太宗或許歷史上就少了歐、顏、柳體幾大家,唐太宗的文化素養(yǎng)怎會看走了眼?
今天馮承素的雙鉤《蘭亭序》摹本,相信能夠再現(xiàn)你在蘭亭之畔的風采,高清版本的《蘭亭序》教案更是讓人愛不釋手,或放大或縮小隨心所欲,無須看整篇的氣韻,單看每個字和一個比劃,已足以讓人迷醉,那該是怎樣一雙靈動的手?如果說“揮毫落紙如云煙”已是出神入化,那你已超出他千里之外。
人已遠去,你留下的《蘭亭序》儼然就是你不朽的名片,你的墨跡已成為漢字的最美代言,沒有幾人在生命的長河里與你有緣相見,那能坐下來對著你的字靜靜地欣賞孜孜地臨摹算不算是一種溫暖的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