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路小白。
待業青年。無業游民。非啃老族。
一個月前,我還是一位互聯網從業人員。這在國內,算是薪資水平比較高的職業了。加上自己花錢還是有所控制,所以,就算是幾乎在沒有預兆之下,從國內某還叫得上號的大公司“被離職”,還不至于到需要父母養著的份上。
只是,“被離職”這一說辭,我不知道這該叫一種解脫還是一種悲哀。
說解脫是因為其實自己對老東家確實是有種很無奈的心境。在職的時候也不是沒有獵頭挖過,可是想著每天拿著老板那么多的薪水,不好好做出點兒什么,是對不起他的。一方面又痛心各個部門像不是花自己的錢一樣(確實,那錢都是老板的),買流量、買用戶。結果呵呵噠。另一方面,錯綜復雜的組織架構,很多事情并不是靠你自己一個人可以推動的。連總監級別的人員,如果是職業經理人的屬性,很多時候,也是只負責落地老板的念頭。這個落地還未必能百分之百地執行到老板的內心所想。
而我自己,是挑剔的處女座。如果經手的產品沒有很好地體現出品質+服務的細節,我的內心其實是崩潰的。
不能容忍沒有解決用戶的痛點。
不能容忍同一個bug反復出現。
不能容忍只抄襲別人的產品沒有絲毫創新。
總之,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自己心里有了創業的念頭。所以,“被離職”也可以說是一種解脫吧。
至于悲哀,這是一個很尷尬的詞語。我不知道該怎么跟別人解釋這個被動意味的詞兒。盡管,在HR要求簽署自愿離職申請書的時候也說過,寫自愿離職對彼此都有好處。盡管,我希望我的老東家在未來能找到正確的發展之路,回到巔峰甚至超越巔峰狀態。可是,畢竟自己的人生中出現了“被離職”這段經歷。這意味著,你所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歸于零。這意味著,你是一個loser。不管你是否承認,在別人眼里都可以這么看。雖然我不是一個太計較別人眼光的人,但是我說過,我是一個挑剔的人。挑剔的人,終究是希望,自己最好還是完美一些吧。我知道這很難做到,但是……沒有但是。
路小非跟我說,要正確認識“被離職”這個詞兒,畢竟上帝給你關了一扇門,一定會給你打開一扇窗。
我問他,窗在哪兒?
他說,你多出去走走,外面的世界一定更精彩。比如說,你可以放心大膽地去面試了,再也不用擔心要像領導請假的時候需要撒謊了。比如說,你可以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你不是自己想做點兒什么創業一類的嗎?你不是天天念叨小程序嗎?你不是經常說找準用戶的痛點就會引發爆點嗎?你不是做O2O的嗎?你不是做用戶的嗎?你想創業你倒是創業啊。
路小非是我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傳統行業從業人員。務實的理工男。
我想在路小非的眼里,互聯網創業一定和在街邊支個攤賣煎餅果子需要的成本一樣不值一提。
問題是,我竟然被他說動了。
我問他,我要是不賺錢誰養我啊?結果他說你不是被離職的時候拿補償金了嗎?
看我臉色不太對,他又加了一句——我的業績提成都給你行了吧?你開心做你想做的事情就好。
我給我媽打電話,我說路小非又給我了一筆錢,讓我吃好喝好養胖點兒。我媽說,你別都花了,攢著點兒好給他娶媳婦用啊。我說好啊,我就去買兩斤牛肉果果腹,剩下的都給他存起來,行不?我媽說,又不是吃不上飯的時候,還果腹,你那叫饞貓病上來了。然后扔給我一個“笑死寶寶”的表情。
得了,大家伙兒瞧瞧,這就是我們的長輩。一面是成熟而穩重的長者,在他們心里,娶妻生子是人生大事。你工作你賺錢,就是為這件人生大事而打拼。我不能說這種觀念是對還是錯,至少在我看來,人生,還有其他可以追求的東西。比如理想。比如成為更努力的自己。——他們的另一面,則是天真可愛的少年。也許,在互聯網的世界里,我們才真的是他們的前輩。
我不知道別人創業的時候都經歷了什么,我只知道,上帝給我關了一扇門,順便把我的窗戶也給我關上了。我想他老人家的意思大概是覺得,上天給我了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所以我得自己在黑夜里尋找光明吧。
這一個月的時間,我前前后后借著面試的名義去了很多業內知名的大公司,也去了不少創業小公司。個中辛酸,不是一兩句話能講明白的。所以,我打算以小說的形式,把這中間的很多事情給說一下。
如果讀文章的您,也恰好是創業者,希望您能避過這其中的某些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做好產品或者說探尋理想上。如果您是相關的從業人員,希望在您換工作或者說跳槽的時候,這其中的某些橋段,能給您一點兒啟發,順利拿到心儀的offer。
如果您是男/女朋友、配偶且不屬于互聯網行業的,請在ta要創業的問題上,盡量心平氣和地溝通并達成共識。我們拒絕家庭冷暴力。謝謝。
后續文章中出現的公司名稱、人物名稱等等等等,將全部以別稱代替。畢竟是小說,畢竟是藝術,該虛構的還是得虛構。(我就不說那句“藝術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了。)如果,您有其他的經歷想給我做參考的話,歡迎私信我。當然,如果您猜出了是哪家公司,如果您正好是某家公司的粉絲/忠誠的員工/老板的迷妹,請盡量溫和地來勸導我謹言慎行。謝謝各位了。
最后,落俗套地加一句——謹以此文,獻給那些不忘初心、為社會創造價值、認真做產品、踏實做服務的城市建設者們。
我是路小白,一個準創業者。
第一次長篇大論,接下來的20天還會繼續。
感謝您的閱讀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