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禮讓三分。人再犯我,斬草除梗。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成為尼采。只讀萬卷書,不行萬里路,就是個書呆。不讀萬卷書,只行萬里路,就是一郵差。
我的朋友說,
有次一個人去看電影恰逢自己的理發(fā)師坐在后排,結(jié)果回頭全店都知道了,人人都發(fā)來憐憫:你這么可憐啊!下次實在沒人,叫我啊!
朋友說:我TM很可憐嗎?真沒覺得啊!
我是真心喜歡一個人去看電影啊!很不正常嗎?
“為什么大眾都喜歡用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
去判定一個人是否孤單呢?”
因為老人不會知道,科技使得現(xiàn)在的一個人,
已經(jīng)很難真的叫做“一個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那個“非人類”的陪伴,
如我,可以和自己的書還有文字呆一天。
很多人,可以和自己的攝影草稿,繪畫作品,
音樂寵物,呆一天。
他們比一個“人”,可能更懂我們。
我隱隱覺得,未來的快樂人群,
將真的屬于那種既可以觥籌交錯,
也能安撫自己的人。
那一刻,請相信我們真的是有在享受的。
請不要用你的好心,打擾我和我自己天荒地老。
不要臉的人,你永遠不知道Ta的底線在哪里。
Ta有本事一次次刷新你對無恥這件事的理解。
那些不要臉的人,最壞的一點就是,仗著別人要臉,自己就更加肆無忌憚。
癡情人總被無情人負(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