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我是最不耐煩走路的。總覺得走路既無聊又耗費時間,而且還起不到很好的運動效果。寧肯進行60分鐘的跑步或動感單車,都不愿走20分鐘的路。能夠忍受高強度的insanity,卻不想忍受走路這項平緩的活動。
但去年,由于身體狀況不允許劇烈運動,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我開始尋求一種平緩而有效的運動方式。知道這本書后,從網站上買來學習實踐,感覺效果出乎意料的好。這本書讓不愛走路的我,從此喜歡上了走路,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各種機會盡可能的多走路。
書本之內的學習與實踐——充分運用核心的走路方法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本書目前在亞馬遜沒有電子版,不支持kindle包年租書計劃(不然我也不用在網站上買來實體書看)。而且估計即使以后出了電子書,體驗也不會太好。因為此書大部分都是彩頁圖解說明。實話說,書中內容不算太多,完全可以進行壓縮,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有點水。但書中講授的方法確實還是比較有用的。
此書中,將其教授的方法稱之為“軀干走路法”,但事實上,這里所說的軀干,就是我們經常在運動軟件和健身操中稱之為核心(core)的部位。全書的中心思想就是教授我們如何最大化的在走路過程中積極、有意識地運用核心力量,以消耗更多的熱量,鍛煉核心肌群,同時減少對膝蓋、腳踝等部位的壓力。
注意,下面,純干貨來了。
通過學習,我認為書中的方法可以非常簡單的概括為:雙肩打開、充分搖臂、骨盆前傾、氣運丹田這16字方針。
1.雙肩打開:雙肩放松下垂,肩胛骨盡量向外伸展,不要向前聚攏。如果在走路、工作甚至寫作中都有意識的這么去做,你會發現肩膀的僵硬感會減少,胳膊擺動的幅度會不自由加大。親測有效。我因為工作性質的關系,需要整日對著電腦,有時候還要伏案寫作記錄,肩膀后面長期僵硬,肌肉緊張,經常會感到不舒服。自從開始有意識地實踐這個走路方法,非常驚喜地發現,肩膀的僵硬感逐漸消失,肌肉不再容易緊張。
2.充分擺臂:盡量幅度較大的向后擺臂,可以充分運動到后背上部的肌肉。誠如上面所說,如果在走路時候能打開雙肩,擺臂就會更容易一些,但是還不能達到很大幅度。所以在走路的時候要注意盡量增大后擺的幅度。
3.骨盆前傾:使上下身更好聯動,充分調動核心全面運動。我們日常生活中走路時大部分壓力都落在了腿部,不能真正調動核心。只有充分調動核心各個肌肉群的力量,才能在相同時間內消耗更多熱量,同時起到保護膝蓋和腳踝的效果。此外,打開雙肩后,如果不注意骨盆的位置,身體的壓力很容易落在腰部,導致腰部損傷或者僵硬。
4.氣運丹田:保證重心穩定,使上身保持直立,并優化腳部承重。在運動中我們知道,若想對某些肌肉充分鍛煉,就必須要一直保持它們的緊張激活狀態。氣運丹田,就是將重心有意識地集中在丹田部位,這樣既能保持上半身直立緊張,也可以使腿部保持直立順暢,使腳部均勻受力。
在實踐過程中,我發現,如果認真按照書中的要點去做,同樣的速度和距離,會出更多的汗,心率會快,感覺也更累。這也充分說明,這樣走路消耗的熱量的確會更多。
書本之外的思考和行為——充分實現對身心的精細化控制
在過去減肥、學習和工作的經驗中,我發現,任何事情都沒有一蹴而就的捷徑,只有不斷對各種相關因素進行精細控制,才能最終實現目標。諸如減肥時對熱量、運動量、心率、飲食配餐等的綜合計劃和控制,才能最有效實現減重增肌的目標。
僅僅學會了這樣的一種走路健身方法,并不能讓我對走路從厭惡到熱愛。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發掘和總結,充分體會對身心、對情緒、乃至對生活的精細化控制的重要性和樂趣,才是愛上走路的關鍵。以前我厭棄的走路的單調無聊,正可以讓我有充分的時間和專注力去探索、學習和思考。
1.將走路與矯正身姿結合。在學習走路健身法的過程中,我發現坐、立、行的姿態,甚至呼吸都會對一個人的身體產生重大影響。比如我試著將雙肩打開,肩部下垂放松,一段時間后肩部和頸椎的不適感減少了很多。又比如,我努力調整走路時候的發力部位和腳部著地的順序,發現膝蓋的疼痛減少了。這讓我開始熱衷于尋找正確的身體姿態、呼吸方法以及矯治方法,并不斷在走路、工作坐立、休息、睡覺時進行實踐。
2.將走路與正念結合。正念的精髓,就是要時時刻刻感受當下,對自己此刻的行為、情緒等明確了然。在正念訓練中有一種“行禪”恰與走路健身法不謀而合。行禪時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在走路的各種體會上,而在踐行走路健身法時,為了時刻保持訓練要求,也要不斷去體會肩膀、手臂的位置,感知腰部和骨盆的受力。最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時刻的知覺,我們更能感受走路時的每個當下,感受到自己真切的存在,從而內心自發地升騰起一種幸福感。
3.將走路與時間管理結合。走路是一種身體的運動,也可以看成是一種大腦的閑暇,是可以有效利用的碎片時間。在早晨走路的時候,我們可以規劃一天的安排,明確需要完成的任務,也可以通過聽音頻來學習某些一直沒有時間學習的知識,熟悉某些一直向往的技能。在傍晚走路的時候,我們可以總結、反思,復習之前學過的內容。通過走路,使身心都得到良好的成長,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