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4日,俄羅斯。
四年一屆的世界杯足球賽,如同千嬌百媚的美麗新娘,在全球億萬球迷的翹首期待下,終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一場盛大的足球饕餮盛宴就此開啟。
揭幕戰由東道主俄羅斯隊對陣來自西亞土豪國家的沙特隊,結果“戰斗民族”一展雄風大開殺戒,以5:0的比分橫掃沙特隊,創造了世界杯揭幕戰的最大分差紀錄。坐在主席臺上觀戰的普京大帝十分得意,俄羅斯隊進了5個球,他向身邊的貴賓——沙特王儲攤了五次手,好像在說:沒辦法,俄羅斯太強大了!
面對此情此景,電視屏幕前的無數中國球迷五味雜陳,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了。但也有中國足球專家說,"我們祖上也闊過,只不過不做大哥好多年。"
據中外專家考證,足球運動起源于古代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蹴鞠”,這一點已經被國際足聯所確認。據此,部分國人自信地認為,無論從哪方面看,古代中國都是一個標準的足球強國,足球實力強大人才濟濟,特別是到了宋代,出現了一個世界級的超級巨星兼職大宋"國防部長"——高俅。
高太尉球技高超神鬼莫測,驚天動地無人能出其左右。什么“踩單車”,“牛尾巴”,“汴梁回旋”,"人球分過","鐘擺式過人","蝎子擺尾","回頭望月","挑球過人"等等,無所不通無所不精,今天番邦的所謂球星“煤西”、“C騾”統統秒殺,高太尉對于世界足壇來說,那是領先國際一千年的存在,可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最令人佩服的是高俅同志開創了“踢而優則仕”的先河。以其精湛的球技為自己贏得一個錦繡前程,踢出了人生的新高度,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牛逼的不得了,朝中的文臣武將見到這位昔日的一代“球王”,無不俯首折腰口稱“高大人”。
我們一直強調,要繼承和弘揚民族傳承文化,“蹴鞠”這么有格調、有情調、有腔調的“傳統文化”怎能落下?足球也要從娃娃抓起!
于是乎,可憐的娃娃們又多了一門考試科目。為了應對考試,增加考高分的機率,一大幫子連足球規則都沒有弄明白的體育老師,領著更大一幫子為了考高分而練球的學生們到水泥地上耍去了。中考體育加試中的足球考試,就像一個恨嫁大齡剩女,只要男方“有車有房,沒爹沒娘”,管他有沒有愛情,先嫁了再說;管你學生愛不愛足球,老師懂不懂足球規則先考了再說!
被人們寄以厚望的中超聯賽,在中國足協這個外行當道的官僚機構的管理下,各種奇葩的政策層出不窮,弱智的規定大行其道。什么“U23”上場政策;什么聯賽為預選賽讓道等等;沒有長遠規劃,忽視青訓管理,大搞政績足球,足球發展唯上唯尊。
球員踢著世界上最低水平的足球,掙著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平均年薪。聯賽儼然成為資本大鱷們的競技場,成為“燒錢聯賽”,中超成“中鈔”……
有人說,足球是圓的,什么結果都可能發生,足球比賽的最大魅力就是它的不確定性,有以弱勝強,有意外爆冷,結果令人難以預測。
但這個說法不適合中國,足球是不是圓的由領導說了算,從未從事過任何足球專業領域的人,往往決定了中國足球的發展方向。所以,才有了當高俅退役了,中國足球一千年沒緩過勁來的經典傳說。
作為一個球迷,希望能夠在世界杯的舞臺上看到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希望看到來自中國的球星能夠與世界各地的球星同臺競技。但在如今,幾乎成了一個不可實現的愿望。
在家鄉,人們常常把那些自以為是的二貨叫做“信球”。
中國足球的疲軟,不是技術問題,不是心理問題,更不是種族問題,而是在掌握中國足球發展方向的人中,懂球的人少,信球的人多,裝傻充愣混水摸魚,足球成了撈金的工具。
當信球成了一種普遍現象,信球也是一種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