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我不是藥神 》,我陸續寫了五篇隨筆感想,主題分別是談道德,談冷漠,談活著,談英雄,談窮病。這是第六篇,也算是結束篇吧,主要針對其中兩篇文章后面的測試選擇題做個小結,也算是有始有終,給參與的朋友一個交代。
至于電影感受,自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哪怕一點點感動就好。
回顧寫過的這幾個文章,其實暗含一條主線,即努力用不同尋常的視角展現自己觀點,不去人云亦云,爭取對自己有點啟發。
談道德這個文章,點擊詳見我不是藥神:面對“偷藥”測算題,你會選擇哪一個?
當時看著電影就自然聯想到的心理學“道德測試”,其實是想考察人們道德發展水平如何。人家心理學家的原題設計和測試非??茖W,對比起來,我通過選擇題的方式讓大家選擇,屬于非常不嚴肅或者就不科學的方式,只能作為娛樂而已。
后面我會給出答案以及簡要分析,雖然我的設計嚴重不符合科學測試要求,但是由此看出的心理道德預期選擇還是非常真實的,雖然未必符合我們實際做法。
談冷漠這個文章,點擊詳見《我不是藥神》:我們何以如此冷漠。
是聯想到的美國老太太偷面包喂孫女的審判故事,對比起來真的感受迥異,思考其中缺失的根源在哪里,制度?文化?人性?我們的五千年文明道德到底丟失在哪里?
而我真正想說的是,不要批評電影那些冷漠人物,試問假如我們就是他和她,我們的真是做法能比人家好一點點嘛?這個請捫心自問!
第三篇寫談活著這個文章,點擊詳見《我不是藥神》:我們都是為了活著。
真的是對照冷漠這個問題自我思考的結果,我們都不過是活著而已,本質沒有高低貴賤區別,千萬別拔高自己嘲弄別人。處在人家位置,我們未必比人家做得好,無論主人公,病人,警察法官,甚至印度藥商。
對我來說,也許唯一可以保證的是不會像假藥販子那樣賣假藥(人家其實賣的是安慰劑,無害),不是我道德高尚,是因為我膽小如鼠,不敢做壞事而已。
其后談英雄這個話題文章,點擊詳見《我不是藥神》:沒人想做英雄,可人人又都是英雄。
源自之前很早我的觀點,我認為英雄大都是被迫的,沒有人真想做英雄,原因很簡單,無論中外神話故事還是歷史人物,英雄更多意味著犧牲和奉獻,也可以說是反基本人性的。不勞而獲是基本人性,我們都希望別人做英雄,自己來享受成果。
與此對應的,周圍又不乏讓我們敬佩的英雄人物,這并不矛盾,因為特殊情況下人人都會是英雄,比如徒手救下墜樓幼童的,熱心助人為樂的,在我們遇到特殊情形時候也會挺身而出,雖然我們從來沒有想做英雄的意思。
第五篇談窮病,點擊詳見《我不是藥神》:請正視我們的“窮病”:我窮我有理!這是我很用了點心思的文章,算是自我努力聯系“新關系”的結果。
影片里面黃毛這個人物,無疑是作為正面人物刻畫的,尤其從桀驁不馴到英勇獻身,從哀莫大于心死到心懷希望重新做人,的確很感動人。但是,還要思考,一個人從壞變好是容易被人原諒的,反之一個人從好變壞則十惡不赦,同樣都是好和壞,為何人們如此之大感觀,比如浪子回頭金不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此外還要看到,影片這個黃毛人物雖然感人,卻有著很多陋習,比如影片描寫的憤青、耍賴、清高、缺少親情感恩、沖動,這些都是電影刻畫的,不是我的杜撰,因此我寫了這個文章希望引起大家警惕,不要被外表和結局所迷惑,要認識到黃毛這個人物的現實危害性,對照自我加以警惕,也即是說黃毛身上體現的種種劣質就是我們都有的,即便你確實偉大,沒有這些毛病,也可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才是文章的本意,其實在文章后面說的也很直接。
這樣寫,原因很簡單,我已經接受這個理念,“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我們所評判的別人,討伐的別人,尤其道德制高點上的洋洋得意,都是自我內心的投射!
在我寫這個文章后,好多人回復我胡說八道,比如“@心平氣和?黃毛在電影里的形象還是正面的,作者可以總結出那么幾條負面的東西出來,只能說作者自己的內心更骯臟!窮人富人里都有壞人,壞人并不是窮造成的!”“@心平氣和 ?這篇文章把這個人物理解到茄子加地理去了?!币驗楣娞枦]有影響力,更難聽的話語還沒有,不過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讓我感到高興的,同樣有很多朋友的理解,比如“@心平氣和?有道理,窮,不是亂來的理由,富,也不是亂來的理由?!币灿信笥蚜粞?,“如果人人都在意自我形象,人格塑造工程,知道和自己對話和愛自己,該多好啊~~^^^^”“言之有理”。當然還有朋友慷慨大氣的直接打賞表達贊同,對此我要說“干得好!”
最后說說兩個文章的測試題結果。
?第一個投票名稱:卑微、平和還是痛苦。在談活著這文章里,涉及了三問,要求從影片十多個人物中選出活得卑微、平和還是痛苦的人物,這個問題設計也很不科學,過于復雜,導致參與投票人只有8人,結果如下:
1.誰活的卑微?
無數的病人,代表者是那位哀求警察的老大娘,得票率16%;
告密者、警察局長、病人“眼鏡”這三人,得票率都是12%。
簡要分析:最底層人士首先是物質上的卑微,這是現實;代表較高層次的警察局長首先是精神上的卑微,這也很真實。從這個微不足道的投票結果看,我真的很佩服大家的批判性思維水平!
2.誰活的平和?
病人“牧師”,得票率19%;
印度仿制藥生產商,得票率15%;
法官,得票率12%。
簡要分析:牧師和印度仿制藥生產商活的平和,不難理解,人家都有精神自在的特征,也說明我們的真實追求,我思故我在。法官得票率較高,估計人家出影少,職業超脫,也是希望的樣子吧。
3.誰活的痛苦?
病人“眼鏡”,得票率26%;
病人“黃毛”,得票率17%;
病人“舞女”和年輕警官,得票率13%。
簡要分析:這三個病人代表現實生活的最大喪失者,生命乃至精神都如此。對于年輕警官的入選,則是代表做個好人多么的不容易啊,痛苦也就油然而生!
點評結論:我沒想到這個結果如此符合我的預設,證實大家的感受和思想相差無幾的。另外我是希望主人公程勇應該出現的,起碼是痛苦的代言人,但是能夠看到警官進入,也就足夠了。
再次向參與投票朋友致謝與致敬!?。?/p>
第二個投票名稱:投票名稱 海因茨偷藥問題。這是第一篇文章的測試題,具體原因前面說過了,投票朋友還不少,有49位朋友,看看這個結果吧。
應該偷藥,因為只有救活妻子海因茨以后生活里才能得到妻子幫助。得票率4%;
不應該偷藥,因為偷藥被抓住后會遭到痛打,甚至還會被關進監獄。得票率0%;
應該偷藥,因為做個好丈夫做個好人能夠獲得他人認可和尊重。得票率10%;
不應該偷藥,因為社會制度規定偷竊是違法的,好公民應該遵守法規。得票率4%;
應該偷藥,因為法規源自公眾權利讓渡,目的是維護公眾利益,如果不合時宜就可以修改。得票率29%;
應該偷藥,因為人的尊嚴、生命價值無價,海因茨有責任挽救包括妻子在內的所有人生命。得票率53%;
這個結果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原因之一在于我的問題設計失誤很大,但是不影響我們心中對自己道德水平的預期或者希望,雖然這未必是生活中真實選擇。
簡要說明:這個道德測試題,其實測試道德發展的三個階段,前兩者體現的功利道德階段,指向自我利益為主;中間兩者是規則道德階段,考慮社會規定和利益為主;后兩者是人文道德階段,指向人性契約為主;
簡要分析:得票率最高的是人文道德階段的兩道試題,體現的是我們希望的以人為本,不局限于社會現有規則,因為唯有促進公平正義的契約制度,才能促進人性光輝的閃耀。
結束語:啰嗦了這么多文字,耽擱了大家很多時間,實在抱歉,懶婆娘的裹腳布總是又臭又長。我深知文字要短小,言簡意賅最要,還有學會委婉曲折,曲徑通幽,還有行勝于言。
然而從這兩個選擇測試結果看,我非常振奮,也很欣慰,更是清醒的很,給我們一個支點誰都能翹起來地球,沒有誰比誰水平更高,道德更好,大家都是走在普通但不平凡的人生之路上,我們都在為人性光輝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