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本質上就是思維上的差別。每個人想的不一樣,表達出來的做事方式也就不一樣,所以差距也就出來了。
窮人與富人的思維方式就是不一樣。
《貧窮的本質》一書中就道出了窮人為什么會陷入貧窮的漩渦中逃不出來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因為窮人陷入了一種窮人的思維。
可能你現在還不是窮人,但不代表你沒有窮人思維。窮人思維將會將會帶你遠離富人的隊列。我們想要成為富人,實現財務自由,就必須先避開窮人思維的陷阱。
那么什么是窮人思維呢?書中提出了以下三點:
一、窮人的避險工具太落后
窮人會依靠多生孩子來解決養老問題,依靠婚姻一方幫帶另一方解決困難,依靠借高利貸來解決眼前的經濟窘況等。這些落后的避險工具均會把窮人拉到更窮的水平線上。
二、窮人不做遠期規劃
窮人不看重教育。教育是一種需要長期投入,收益慢的事情,窮人因為窮而不敢把錢都賭在一個遙遙無期的結果上。也因為窮,窮人更注重及時享樂,得過且過,不會對自己的未來有任何的規劃,因為未來對他們來說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了。
三、窮人對于認知之外的東西過于執拗與偏見
窮人不太注重對健康的投資,平時舍不得花小錢檢查身體預防疾病,治療小病,反要等到無法挽救時才四處借錢去延續所剩無幾的生命期限。且在印度等貧困地區的居民都不相信醫生的建議,不肯接受疫苗,覺得醫生勸他們打疫苗預防疾病就是在騙他們的錢。
除了以上三點,我覺得眾人很有必要認清及接受的一個認知就是:能花錢解決的就不要花時間。
假如我現在拋出一個問題:什么才是最寶貴的?
急切需要錢財的人會說:金錢是最重要的;
看重健康的人會說:健康是最重要的;
珍愛生命的人會說:生命是最重要的;
……
其實所有的答案,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
時間才是最重要的。
時間就是一切,你可以用時間換取一切你想要的東西。
你想獲得金錢,去打工出賣勞動力與時間便可;
你想獲得健康,每天花點兒時間去鍛煉身體便可;
貧窮與富貴可逆轉,生病若非久積成癌,也能慢慢調理恢復健康,唯有一個人的生命時間如滔滔江水,一去不復返。
既然每個人一生的時間長度已經固定了,我們就應該好好珍惜時間,努力拓寬生命的寬度,才不枉來這世間走一遭。
時間如此的寶貴,我們就要把時間都花在刀刃上。但我相信有很多人,特別是經濟比較拮據的人,常常都會干用時間去換金錢的傻事,也包括我自己。
舉幾個常見的例子:
一般女生在逛淘寶時都會東看看,西瞧瞧,看上的東西會先收藏著,然后繼續逛搜尋著更便宜的同款,如果真被她們發現了更便宜的商品,就會像撿了便宜一樣開開心心地下單。
很多大學生閑暇時間充裕,都會去找幾份兼職賺些外快。如果兼職和自己的專業知識有關,那還能積累一些工作經驗;但是如果把自己的時間當成廉價勞動力出賣,去廚房打飯、洗碗、當服務員,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當然,如果經濟不是很緊張,我還是建議在大學里頭多讀幾本書勝于去兼職。畢竟去兼職賺的錢只能花一個月,讀過的書卻能用一輩子。
現在網絡上的資源都是共享免費的。比如網絡上就有很多免費的kindle電子書。你想看哪本就搜索哪本,然后篩選再拷貝到kindle即可。
雖說這程序不是很麻煩,但還是直接開通包月服務比較好,想看哪本直接借閱就行。買kindle來閱讀的小伙伴肯定都是為了更方便更專注地看書,而不是為了給自己找麻煩的。
上述的種種行為都是陷入了窮人的思維模式之中。那么該如何破除這個魔咒呢?答案很簡單,但卻不易做到,畢竟要改變你一如既往的消費習慣與認知結構。
當你每次在做決策的時候都問問自己:
這樣做會不會浪費我的時間?
會。
有沒有更快捷的方法?捷徑需要錢嗎?
要!
心一橫,買!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間公司的高層都是在做決策的,其他瑣屑的事情都會花錢請人替他干。
除了這些,消耗了我們時間的還有一大元兇——網絡游戲
網絡游戲就像一個強盜一樣搶劫剝削著廣大青年人的時間,然而他們卻心甘情愿地被它們剝削著,被賣了還樂呵呵地幫忙數錢……
平日里壞人會劫色劫財,對此我們會將他們繩之以法。但是我們卻對搶劫了我們寶貴時間的網絡游戲無動于衷。
或者年輕人都會蜜汁自信,總覺得自己年輕無極限,有大把青春可以揮霍浪費。除非有像巴菲特的眼光,才會在大好的青春里活得像個老頭:早睡早起,強身健體吧!
? ? ? ? ? ? ? ? ? ? ? ? ? ? ?— END—
謝謝你耐心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