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正月十一,都是一個神圣的夜晚。
這一天是家家戶戶喜迎秧歌的日子,這一夜是個不眠夜。
下午一兩點之后,廟院里開始擊鼓打鈸,村里的老人,年輕人,小孩都開始往廟院聚集,廟院里人多了起來。
大紅鼓周圍圍著的人最多,都是等待著接替的年輕人和小孩,他們等的有點迫不及待,都想將全身的力氣敲在鼓上、打在鈸上,傳到最遠的地方,好好過把癮,但是已經拿著鼓棒或者鈸的人似乎都有使不完的勁,要不是被催促個兩三次,是不會輪到別人的。
廟院里的老人則忙著打理晚上出秧歌的服裝,忙著煮著罐罐茶招待熟人,忙著給寺院里的神靈打理香火。小孩子們在廟院里的各個地方竄來竄去,拿著用盤纏錢買的擦炮、小綁鞭,在廟院里零零散散響個不停,和鼓聲一起響出了熱鬧。
喜慶的聲音傳遍全村,吸引著每個人,這樣的聲音一直會響到晚上秧歌迎接完,響到正月十六,年真正過完的日子。
下午六點左右,黑色漸漸落下,廟院里開始燈火通明,每家每戶亮起了各處的燈,各家的紅色燈籠共同亮出了全村的喜色和熱鬧。
鼓聲、鈸聲節奏更快了,聲音更大了,廟院里開始擁擠起來,路上的行人也變多了,公路上停滿了賣鞭炮和煙花的車,雖顯得擁堵不堪但熱鬧非凡;扮秧歌的人逐漸開始集結,化妝,拿道具,穿服裝。
終于,隨著一圈鞭炮聲響畢,廟院里空出了大圓形的場地,隨之秧歌進場了。秧歌在廟院進行了短暫的表演,這是對廟院里神靈的敬奉,接下來,秧歌要經過每家每戶,從村頭走到村尾,敬奉村頭和村尾的神靈,給各家各戶帶去喜氣,驅逐惡邪和不順。
秧歌出發了。出廟院了……
每家每戶都早已經買好了煙花鞭炮,煙花放在路中,鞭炮因為太長纏繞在長長的木棍上,就等秧歌一到——點火!
(未完待續)
本文為作者原創,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haylon 或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