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有一姑娘來辦事。初見人也是青春美貌,同行的還有她的一個女性長輩。
入辦公室,那個女性長輩先問辦事是不是在此地,我回答是。然后,那姑娘開始說話了,有些沖,不似那些剛上班的怯生生的小女生。我卻納悶,既然上班也好幾年了,自己來辦就可,怎么要大人來陪同。
接下來的交流,我就發現了這姑娘出門辦事,還真得有個人協辦。她的自己出具的那份材料,手寫,字體并不漂亮,不知怎么讓我想起了以前老父親讓我練字時說的話:“女孩子家,得好好練字。字如其人,字都寫得不端正,那就是草包一個”。再看內容和格式,連個基本的個人信息都沒有寫明,單位領導也沒有簽字。我說,丫頭,你這格式不對呀,沒有基本的信息,重新再打一份吧,還有就是必須單位領導得簽字才能辦理。
姑娘脫口而出,你給我寫一份。真的是夠沖,也許是獨生子女的緣故,習慣自我為中心,覺得大家都得圍著她們服務,而且覺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我也真是無語了,愣了一下,和她耐心解釋一通,又給她找一份標準的格式范本。在我辦公室手寫了一份才離去。
姑娘,你在家是父母長輩都圍著服務的獨苗,但你進入社會,就是一個大家互相協助互相融通的場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份內事兒,更何況這是你自己的事兒,老師說,自己的事兒自己做,別人真的沒有義務像你家人一樣,圍著你轉,服務你·······
看看身邊的同事,我發現每個年齡段都有每個年齡段的共性和特點,細究不難發現,與每個年齡段的政治社會經濟環境和家庭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與影響。60后的保守,70后的認真,80后的自我,90后的無里頭,00后的自大。
80后出生的人,是普遍實行計劃生育的產物。當年養育這幫80后的父母,大都為60后的那幫人。60后的父母嘗過餓肚子的滋味,也經歷過多兄弟姐妹同分一食,接力賽穿衣的境況,當他們從一個兩三個孩子的多人口家庭,過渡到自己成家家里就獨苗一棵的三口之家,自然而然會把整個家的希望和資源,傾力給了這棵獨苗。久而形成了80后之后獨生子女的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定勢。
所以,二胎政策的放開,于國家來說,這是人口戰略和人才儲備,于每個家庭來說,則是改變家庭教育生態的一次機會。且行且看,有條件且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