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但對待臣子,并不是多么寬宏大量,足智多謀的東方朔以伶優身份而能安享天年,治國之才的主父偃則因小小讒言而被夷滅三族,后來的李陵、司馬遷,甚至再后來的皇后太子等人的厄運,在劉徹壯年之時就已注定。
衛青、霍去病班師回朝以后,受到武帝的親切接待,而后設立大司馬一職,拜衛、霍二位將領為大司馬,分掌國家軍務大事。此前的戰役中,將軍李廣被衛青任命側翼包抄的任務,但由于迷路耽誤時機,使得匈奴左賢王逃脫,深感羞愧,一氣之下自刎而死。李廣的兒子李敢認為父親的死,是因為衛青造成,所以心中對他產生了怨恨,私下想找衛青報仇,最終沒有得逞,卻也對衛青造成一些身體上的傷害。
劉徹對霍去病恩寵無二,除了霍去病自身的能力外,更想要的就是抑制衛青的地位,雖別同封大司馬,劉徹也更多把事物交由霍去病處理。霍去病即是劉徹的侄子,也是衛青的外甥,對武帝更多的是敬畏,而對衛青則更多親近,得知李敢打傷衛青之事,霍去病怒不可遏。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霍去病、李敢同隨武帝于甘泉宮狩獵,霍去病借機當著武帝的面將李敢射殺,以替衛青出氣,劉徹當時沒有責罰霍去病,并對外聲稱李敢被鹿撞死。后來劉徹了解到霍去病甘泉宮行兇的目的,想著尊霍抑衛,卻沒想到霍衛如此之親,況且霍去病劍鋒太利,假以時日更難掌握,既不為所用,不如…………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因病去逝,時年23歲,武帝出于悲傷以及種種復雜的情緒,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象祈連山的樣子,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并,追謚其為景桓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