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一位作家說,一個人的生命中有兩個“我”,一個是行走坐臥的我,一個是隱藏于心的我。前者在明,后者在暗。有人無人處,時時讓暗處的“我”,靜靜地打量明處的那個說著、做著、悲歡著的“我”,不是隨意地,而是帶著審視意味地凝視……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人在一天24小時里,吃、喝、拉、撒、睡,時行走,時交談,時縱情,時歡娛,或喜或怒或悲或愁,我們需要用獨處的時間得到一份安靜或沉默。不用和任何人交談,不必聽任何人說話,只需眺望遠處的風光,凝視自己便可。
你是誰?你在做什么?你為什么而活著?你想要怎樣活?你為什么笑?你為什么哭?你為什么掩飾?又為什么沉默?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是天使,摘去皮囊,就是魔鬼,再摘去皮囊,還是天使……你是怎么也剝不見心的洋蔥。你不僅去凝視,而且把“外我”一層層剝了皮,反反復復,來來回回。像四川的變臉嗎?不!變臉變來變去,最終會揭開那張真實的臉。而你變來變去,不知哪個才是真實的你。兩個你,糾纏著,分不清,辨不明。
圖片發自簡書App
想做到忘我,何其難!因為忘我根本不存在,只是其中的一個我暫時壓制住另一個我罷了。
想找回自我,何其難!因為“我”已被時間分割在了過去、現在和未來。彼此在臨界處遙望呼喚,相互牽扯、掙扎、呻吟,卻永遠無法觸及……
最可怕的是,你的兩個我都被占領了,你的多情與敏銳被嘲弄、羞辱、唾棄……剝開,一層,又一層,這時才看清了——洋蔥的心,滿滿的是淚……
圖片發自簡書App
被刺痛的心喚回了迷失的我,內我覺醒了,外界的是非恩怨、塵囂煩惱便纏繞不住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