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我坐在一家連鎖早教機構的辦公室,在敲寫下面的字。
一個月前,我還是校園里單純青澀的大學女孩,雖然早就做好了畢業前實習的打算,可是還是單戀著大學里的種種。與此同時,也想象著步入社會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一邊憧憬,一邊擔憂,擔憂著自己不成熟而不能很好地融入社會,擔憂著復雜的社會環境自己適應不了,擔憂著自己找不到一個自己喜歡又適合自己并且和專業對口的實習單位,擔憂著······
實習前,爸爸曾給過建議要我回到家鄉去,我說我不想。爸爸是支持我的,最后選擇留在我上大學的城市,想要一個人獨自奮戰。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規則,異地的人就要在這片即將生活的地方租房,找工作,等等一系列的事情等著去安排。
離校前就租好了房子,所以暑假也沒有回家,直接從學校搬到了租的房子里,暫且叫它“根據地”。
搬家需要的僅僅是一天時間,但是心的搬家卻是學校到社會的距離,一天恐怕遠遠不夠。記得那天還下了小雨,我的舍友們陪我一起從學校到了根據地,那天我們聊了很多,聊初遇、聊校園、聊未來,我們仿佛在這種離別的時候突然間長大,幾年的時間溜走,那些陪伴的少年都在長大。
離校后,開始在這個迷茫又有點向往的城市里兜兜轉轉。
每天早上起床后,在公寓的樓下買幾個熱包,一邊吃一邊去公交站牌,等到了公交站牌,包子也吃完了,拿著做好的簡歷,去往提前聯系的公司面試,那段時間天天如此,最多的時候一天會去到三個地方面試,這樣的時間雖然很充實,但是心里滿是憂心和焦慮,臉上爆了很多痘痘,也不想和家里說,說了反而會讓他們擔心。
身邊關系好的朋友偶爾會聊幾句,也不敢把自己的現狀完完全全一字不落的告訴他們,不想把自己滿滿的負面情緒傳染給他們,覺得那段時間是我長這么大最身心俱疲的一段日子,面試不是最累的,最累的是所有看似是機遇的機會,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所有的面試也并不是一定會成功,被拒絕了就會找自己各種的原因,特別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
自己也不是一個很優秀的人,也不會適合所有的公司所有的崗位,會有拒絕,自己也會感覺和自己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樣,只身一人在這滿是人海的城市里偶爾會有些孤獨,但我不敢說累,萬里長征,這只算第一步。
后來,就到了我現在所在的這家公司,做一個實習生。
剛剛走出校園的我,或者你們,會不會都有這樣經歷?我不知道。
我身邊的同學,有要繼續升學的,也有和我一樣選擇出來工作的,只是他們都回到了自己剛出來的地方——家鄉,所以在我現在所在的地方,只有一個大學校友,認識一個月零十天,還有幾個“根據地”的鄰居,公司工作中的伙伴我經常喊她們姐,和他們相處得很愉快,都比我大(我是公司里最小的),在他們身上我學得到的不只是工作上的東西,而是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會聊聊家常,會催我談戀愛,會教我怎么和陌生人打交道······
工作中,見到的所有的事,也并不全是正面的,也會有不公平,本來這個社會就不是完全公平的,但是第一次實實在在的經歷,心里還是會有震撼和無奈,我不知道自己以后會不會成為一個領導人或管理者,或許等到了他們這樣的職位,就會明白他們的做法是合理的,他們是站在公司的長遠發展上做出的抉擇。
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未來的路都還很長很長,我們要用自己所堅持的方式走下去。
再與友人見面,覺得我們都長大了。
剛住進“根據地”的時候,一個小姑娘在一個誰也不認識的小區里,晚上睡覺說不害怕那是假的,剛開始那幾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枕頭底下會放一把水果刀,不主要是為了防壞人,更是為了自己心里那點所謂的有安全感。
工作后第一次回老家,也是離校后的第一次回去,爸媽問我在那還好么?我說,我這不是好好的么,當初自己選擇了這里,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所有好的不好的都要接受,一個月,我收獲了很多,學會了很多,社會也是一所學校,它有很多學科很多專業,只要你用心學習好的課程和專業,總會有想要的收獲。
如果說十八歲,代表著成年;那么我認為,步入社會的這一天才能真正意味著你要長大。
他意味著你要自己一個人面對這個簡單卻又復雜,精彩卻又無奈的社會,意味著你要接受孤獨,接受親人朋友不在身邊的孤獨。
時間悄悄溜走,那個不知柴米油鹽,不懂社會情理的姑娘也在慢慢長大。
愿我們知世故而不世故,慢慢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