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兒(8)
過年上桌的菜,雖沒太多新意,但總是那么引人記憶:紅燒鯉魚,除夕上午買鯉魚,晚上料理了吃。那年月,鯉魚大抵7、8塊錢一斤,鯽魚15塊錢一斤。紅燒要一整條魚裝盤,魚鰭、魚尾保持完整,魚腹處劃上幾刀,煎得油黃,燉出滋味,盤作扇形,撒幾葉香菜,有時還燉入土豆,通常魚鰾歸我,吃著勁道,有滋有味,嗜吃魚鰾,這也是很特別的喜好了。漢代就有“就我求珍肴,全盤燴鯉魚”之說,可知民間祈求連年有余應該有些歷史了。另一味家常菜鯰魚燉茄子,似乎就從沒在春節上過桌,是了,過去冬日沒賣茄子的,自然無從“鯰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了。離了雞魚,不成席,自然還會端上“小雞燉蘑菇”,蘑菇久燉入味,我喜歡蘑菇超過雞肉,蘑菇不易消化,我也就常常吃的腹脹肚圓,飽滿了腸胃。小時看小人書,盤中雞總是整雞的勾繪,突出雞腿,飄上幾筆香味,小人兒被畫中食物逗引得心饞,難免向母親問些傻問題:“燉雞為啥不燉整只,整雞多好看?”
自作的香腸,雞蛋、淀粉和后,攤成薄薄的長方形雞蛋餅,以餅卷長條狀胡蘿卜,步進作卷,再夾一層薄薄紫菜,卷再步進,夾入肉餡,成卷后
以白面漿糊封口,香腸即卷好。鍋內蒸十分鐘,蒸好,以刀切片,香腸橫截面黑、粉、紅色相間。在盤內擺成金字塔狀,四邊飾以胡蘿卜,切紫百合花狀,加香菜葉。肉香、蛋香輔以胡蘿卜清香,葷素適口,非所買紅腸葷膩可比。
桌上還會有鍋包肉,我鄉鍋包肉尚咸不裹甜,不葷不膩,澆汁兒,酥脆相宜,就此正名;肉絲炒凍芹菜,秋天時芹菜摘葉,置于倉房,留作過年吃;小辣椒剖開加肉餡,整土豆切片夾肉。擺盤時辣椒豎擺,土豆片錯落,安置造型,菜上撒胡蘿卜絲、香菜,澆汁兒,這般黃綠橙明色澤,可說相得益彰;拔絲土豆、拔絲蘋果,裹著深紅糖稀,夾起老長的糖絲牽連,這菜只適宜熱吃,備碗涼水,蘸了降溫;各色的涼拌菜,家常涼菜,京醬肉絲一類,擇幾個柿子,中間是一整個柿子切成蓮花狀,四周圍切成橘瓣狀,撒白糖,后來似乎有了一個高大上的名目叫火山飄雪。如此這般,僅是記憶所及。
這天往往還包韭菜雞蛋餡餃子,母親自己一個人和面、搟皮、包餡,兩手揉捏,一個個金元寶樣兒的餃子就出來了,小小餃子鼓著肚,面皮上揉捏出三道褶,一列列排出來。弄7、80個餃子大概一集電視劇工夫,父親通常負責下餃子,煮餃子。端盤上桌,母親就會盯住我,一個個數我吃了幾個,通常我會吃十一二個,她還問我:“好吃嗎?”“就那么回事吧!”。誰讓我是南方根兒呢!從小我就知道南方人是不怎么吃餃子的,一直被父親灌輸那片土地的人杰地靈,湘人熱血,心下覺得餃子是北地粗陋食品,再不能捧這個場了。二十幾年后,移時異地,母親還是會盯著我吃餃子,數我吃了多少,個中況味,不足為外人道。
年夜飯家中很少飲酒,大多是健力寶、荔枝一類飲料。我五歲時,父親買了幾箱啤酒,酒名英雄,卻無英雄飲用,最后爺倆逗弄對飲。撫兒飲酒,那一點苦澀,那一絲麥香,如何品得,啤酒放些白糖會好喝吧?或許!這奇事也還當得一記。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