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模塊讀了《有效學習》一書,聽了貓叔的兩堂求學課,收獲了一個信念:泛學習時代。一切知識與技能都是可以學習并不斷提高的,所有時間都應該極其認真地關注自己的提升成長和蛻變。
一、貓叔求學課之學習十大關鍵:
1養成良好的碎片化學習的習慣
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養成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的習慣。目前要做的是開始踐行并堅持,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持續提高效率。
01確定學習主題,要寫下目標。因為學習是隨時隨地的,不僅僅在一般意義的讀書聽課上。比如,需要提升表達能力、溝通能力,這些就可以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觀察、思考、總結。
02按照情境,統計碎片時間,參考任務,調整利用效率。比如時間包括整塊時間、地鐵通勤時間、工作休息間隙、走路做家務等,每一個情境可以安排固定的學習任務,以便盡快進入狀態。
03建立便簽,隨時記錄,提高讀書、思考、寫作能力應該是貫穿始終的,隨時隨地記錄素材和想法。每隔一段時間,如一周,進行回顧整理消化。
04要求學習必有輸出,寫出系列文章,結合自己的踐行心得,既可以檢驗學習效果,也可以積累作品,增加影響力。
2把自己榨干。
01經常問自己,還有沒有新的東西可以分享?用輸出倒逼輸入。專注一個領域,綜合相關知識為我所用。
02目前尚未建立輸出渠道,需要尋找機會,比如開啟寫作,分享所學內容。
3學習的順序:先見牛人后讀書
01先用幾天時間大概了解基本概念,開始向牛人請教,吸取牛人的經驗,盡量避免彎路。少走彎路就是快。等確定職業轉型后,請教行家。
02把握學習目標,隨時隨地學習,尤其是實踐能力,如表達、溝通、管理等,要在實踐中反思,總結經驗。
03讀書夢,是純粹的興趣愛好,同時也會成為重要的標簽之一。
4近距離感受成功的力量。(同上)
5為學習賦予意義。
01記住,人生中用來奮斗的時間不多,要有選擇地學習。興趣愛好外,先學習對自己成為行家有用的能力,創造價值。
02如果想學得更好,就要賦予更大的意義,方法是盡量服務更多的人,甚至成為“導師”,教別人成為自己。
6強反饋。
想提高演講能力,就要不斷上臺練習,想取得重大突破,就去認真準備并參加演講比賽。去年參加演講口才培訓,老師也說過類似的話,我卻沒有積極爭取上臺的機會,只是默默聽課,間或評判一番,還自以為無藥可救,其實是學習態度不端正。切記教訓。
7強需求。
需求是最好的老師。貓叔學演講,邊學邊用。未來,我可能也會爭取一個教職,一個舞臺,徹底突破說話難的問題。如果沒有需求,就要創造需求。
8強聯系。
發現比起讀好書,貓叔更強調見牛人,這是貓叔思想的特征吧。覺察到,這是自己一直拒斥,當然也就是缺乏的。所以認真寫下應該怎么做。
爭取機會與牛人一對一交流,方法有三,做學員,做下屬,做朋友。
前提是提升溝通、表達能力,心頭一緊。至少現在能做到的是靠譜真誠。
還要常常表達感謝,把自己的成功與別人的幫助建立關聯。前提是聽話照做,極致踐行,并內化為自己的行動,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9強反思。
想修煉功利力,積累扎實,就不能只顧向前走,必須不斷反思,尋找問題,積累經驗。
反思,或者說學習涵蓋甚廣,溝通交流管理銷售等事務能力,在實踐中學習反思的效果,要好于單純的讀書聽課。
前提是保持覺知,盡全力去做好。而反思作為實時監控,又反過來提醒我們特別認真地活著,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會混日子。兩者是相互作用的。
貓叔說,每天十分鐘,一年會有非常大的變化,要試試。
10強實踐。
講我所做,做我所講。分享踐行心得,贏得信任影響力。(此點已反復強調)
二、求學原則
考試剛剛進行完一半,還在徘徊尋找方向,或許極致踐行,不斷成長,才能在不知不覺中找到方向。因此,依據求學課所學,為自己制定如下原則:
專注虔誠,記錄時間,達成目標,測試思考,回顧反思,成長突破,善念善行。
先把時間分成幾類,潛心監控自己的成長和收獲:原典,經典,外語,實用,藝術,交往,日常。
記錄時間利用情況,設定專注時間,每天固定時間查看即時通訊工具。
做每一件事時,為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即問自己可以在哪方面成長蛻變,專注目標。
每天復盤:寫成功日記、反思日記、感恩日記。
目前想做的事情很多,一定要分出輕重緩急,篤定方向:
一是刻意練習目前有強烈需求的能力,比如練聲、演講、表達能力。比如可能從事教育行業,那就認真鉆研學習方法,既可以應用于自己的學習,也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是始終深入鉆研選定的方向。比如喜歡讀書,依然要精進自己的古文水平,同時閱讀人文社科經典,在閱讀方面有所探索。
一段時間專注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