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高校陸續公布了研究生復試分數線,看了之前文章《背水一戰的考研路,考上才不說苦》的讀者紛紛私信我:
筆試第一,面試復習是否可以稍微放松一點?
成績只是剛過線,是不是就沒希望了?
筆試成績一般,有什么方法能夠逆襲?
……
看到這些問題,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走完了這遭考研路,我想說:面試,才是決定考研成敗的關鍵一戰。
以下是最真實的心路歷程,獻給備考路上奮斗的你。
執著
從筆試出分到面試,只有在得知分數的那天晚上,我給自己放了假——飽飽的睡了一覺,然后繼續全力以赴投入面試復習。因為,備考了近一年的我,不希望輸在這最后一關。
我上屆的師兄師姐,有的筆試位列三甲,面試放松了狀態,最終與心儀的高校擦肩而過;有的筆試剛剛過線,靠面試扭轉局面,最終踏入了夢想的校園。
所以,我知道自己僅是一只腳邁進了研究生學校的大門,另一只腳還在外面。和所有過線的考生一樣,我們都是希望和失望并存,筆試成績不佳的對手正在努力,準備打好翻身仗,筆試排名靠前的我更要守住優勢,力爭笑到最后。
復習期間,我一直對自己說:相信自己的實力,重視對手的努力,全力以赴不留遺憾。
專注
筆試復習的時候,同學基本都在找工作,準備面試時,他們大多都已經找到工作了。說心態不受影響那是不可能的。不過,當我想通了一點之后,心態就平靜了很多。
我對自己的學校學歷都不滿意才一心考研,既然如此,就要一鼓作氣,患得患失只會干擾復習心態,也會浪費更多的時間。既然同宿舍的舍友都未考研,那就早出晚歸,盡量減少他們對自己的影響。每天早上6點左右起床,去操場上比較空曠的地方背英語;每天晚上10點左右走出圖書館,在回宿舍的路上聽一些勵志的歌曲鼓舞斗志。
備考的這條路,孤獨是難免的。但我知道,面試的考場,沒人能幫我答題,應對導師的,也只有自己記住的英語單詞和專業知識。
方法
雖然面試不像筆試要考四門科目,要掌握那么多的知識量,但面試備考時間也有限,所以我經常自問自答,查漏補缺。當知識點掌握的差不多的時候,開始自己模擬面試,并用手機錄下來,通過看回放找出不足,然后針對性地改進。
比如,進入面試室內,站姿、坐姿是否端正、挺拔,坐下后腿部、腳部是否有小動作,手指、手臂是否有小動作,和導師目光交流是否自信、自然,是否有多余的口頭禪、出現過多的“嗯”“啊”語氣詞,是否經常流露不美觀的小表情,如眼神的遲疑、游離、逃避等。
我想,面試是360度把自己全方位地展現在導師面前,自己平時不注意的小細節,在導師眼里可能就是放大了的缺點,所以我平時訓練都盡可能地注意并避免。
我相信,好的臨場表現無非是靠N遍的枯燥訓練。
堅持
經歷過筆試,我才發現有的同學上了考場仍做了考研的逃兵。筆試的第二天,我座位前后的考生就都棄考了,這讓我更堅定了一個信念:考研這條路,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要堅持,臨場表現更要如此。
面試現場,我第一題就答得很不理想,但還是穩住心態,盡量保持自信、自然。第二題開始答得也有點跑題,但硬著頭皮自圓其說地饒了回來。直到第三題才漸入佳境。
后來和導師交流,我那場面試的考題都是前面比較難,有的同學答題不理想時,會懊悔自己的表現,不僅表情上出現了皺眉、嘆氣、眼神飄忽不定等,給導師留下了不佳的印象,更影響了面試心態,導致后面答題失誤,拉低了綜合得分。
其實,前一題未答好,下一題補回來就是了,做到題目之間相互不要干擾,才能笑到最后。
無悔
回顧考研的心路歷程,自己也曾遇到無助,也曾聽到同學的冷嘲熱諷,也曾面對部分舍友的孤立,但懂得了“夢想,注定是孤獨的旅程”,也就一笑而過了。回頭看看,考研不僅是學業精進的過程,更是內心成長的過程。那些沒有打敗你的,終究會讓你更強大。
雖然,與筆試相比,面試多了一點點主觀,就像有的同學會存在這樣的疑慮:聽說導師都傾向本校的學生,傾向985、211學校的,我們這種一般本科的希望渺茫啊。
我的回答是:
如果兩位同學分數相同,我是導師也傾向本科更好的。但是,如果成績第一,而且是遙遙領先,那這個機會別人就搶不走。所以,我拼盡全力,就是力爭第一。
做好自己,其他的就交給運氣吧。希望你走完這一遭考研路,也可以說“我的考研,我無悔”。
精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