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前,寶爸打電話過來,說要好的同事請吃飯,家宴形式,要我帶兒子五點半到飯店。
落坐后,女主人舉杯說祝酒詞,今晚平安夜,好友相聚,愿所有人歲歲平安。
恍然省悟,原來是平安夜。西方的節,喜歡且贊同過的是母親節和父親節,其它的節日,基本無感,常是被商家熱烈促銷的造勢提醒,才意識到某日原是西人一個重要節日。但即使意識到了,也是風過無痕,轉頭就忘掉了。比如這圣誕節連著前面的平安夜后面的狂歡夜,原也是知道的,知道就是知道世上還有這么一回事的知道,跟知道美國有黃石公園芬蘭人愛桑拿似的,跟自己半毛錢關系也沒有。眼見著那些櫥窗濃郁的圣誕節風格,走過路過,然后錯過。
年輕漂亮的女主人選這個日子,是有心了。
少不經事的年紀,大多數人對將來的想法斑斕多變異彩紛呈,對身邊的尋常處卻經常忽略。比如這“平安”二字,差不多基本不被志存高遠的年輕人意識到。此生唯愿平安,當平安成為很重要很強烈的愿望,年頭歲尾甚至被排在祈福的第一位時,許愿人大抵已經人過中年,即或未到中年,也在塵世頗有些苦澀經歷了。
愿此生長安。年輕人說出這一句,多半是字面上的應答,心里未必真的在乎。年歲逐增,再說這一句,基本是情動于中,表里如一了,不再有半點敷衍隱藏,是真的就這么想。活一世人,原來以為的那些東西,名、利、位,曾經熱烈追逐過的,便是不曾熱烈追逐,也曾擱在心里認真在意過的,其實都不是人生的必需品。
活好一輩子,平安足矣!
平安的日子,面目如是:要為生計操勞操心,遇事得強撐過去。日子不咸不淡的,有點單調,周圍親戚朋友的日子也都相差無幾。平平安安,就是這樣。
花有繁謝,歲有枯榮,自家有升沉,他家有榮辱,一總是安靜地接受,在有所需要時,還能微笑著向外伸出援手。能這樣活一世,已是難得的福分。
平安。
長安。
(2013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