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
長姐如母,長哥如父,除卻母親,大姐最疼小七。
大姐個子高高的,瘦瘦的,很文氣,很漂亮。大姐有雙大長腿,每次小七陪大姐逛街,看著大姐買衣服,穿什么都好看,小七氣的翻白眼,憑什么一個媽生的,自己活該又矮又挫,人家就天生麗質嘞。生氣歸生氣,小七不嫉妒更不恨。
大姐長小七十四歲,在小七的童年記憶中,大姐的身影并不多,小七出生,大姐高中,小七三歲,大姐上了衛校,等到小七六七八歲,姐姐工作,結婚、生子。所以,小時候姊妹倆個并沒有太多的相親相愛。
只是有幾件事印象深刻。
一件事是姐姐愛哭,堂屋的地平還是坑坑洼洼的土地,母親掃的干凈的地面上被踩的硬硬實實。母親懷里抱著小七,大姐坐在對面的一個小板凳上不停的抽噎,眼淚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往下淌,小七抬頭看看母親,母親一臉嚴肅,而姐姐始終低著頭不說話,小七想,地上的小坑會不會被姐姐的淚水填滿了呀。至于為什么哭,小七現在也沒弄明白。
等小七再記事的時候,姐姐上班了,在鎮衛生院,穿著白大褂,小七可羨慕了。
姐姐會給小七拿很多空藥瓶,報廢的針管,小七在一個盆里升滿水,學姐姐的樣子用針管把水注入瓶子,那是小七最珍貴的玩具。
姐姐長大了,有人介紹對象,對象是姐姐的同學,鄰村的,家很窮。小時候的小七看姐夫又帥又高大,以至于后來自己找老公的時候第一個標準就是要像姐夫一樣高。
姐夫第一次來小七家的時候是當兵專業,準備提親。姐夫在部隊也學醫,學醫的人對很注重衛生吧,要不然他怎么一直在洗手呢?姐夫洗手的時候小七一直奇怪的看著他,因為小七不喜歡洗手。
小七跟大姐的親密關系應該是建立在大姐結婚后。
大姐結婚,小七九歲,第二年有了外甥真真,不是小外甥,因為小七只比這個外甥大十歲,大外甥小姨媽。
姐姐結婚后就不愿意出來工作了,陪著姐夫在家開了診所,姐夫外科,姐姐婦產科。當時臨近幾個村的孩子基本都是大姐接生的,接生一個孩子幾塊錢,或者買一雙兩塊錢的布鞋,那時候姐夫跟大姐的生活很拮據,大姐還會省出錢給小七買漂亮的頭花兒和衣服。
大姐自小身體不好,柔柔弱弱,母親心疼大姐,每個周末都會派小七給大姐送點東西,或者幫忙照顧外甥。說去幫忙,還不如說是幫倒忙,比如農忙的時候說幫姐姐插秧。結果帶著小外甥捉魚去了,在泥溝里摸爬滾打,兩個人都成了泥人,姐姐幫小七洗頭,姐夫幫小七洗衣服,姐夫洗的衣服又干凈又平整。秋天,金黃的稻穗壓彎了腰,螞蚱在地里蹦來蹦去。姐夫姐姐忙著收割水稻,小七割了兩壟,扔下鐮刀轉身帶著外甥捉螞蚱,掉進了泥溝,姐姐幫小七洗掉身上的泥,姐夫幫小七洗衣服。
小七假期一多半時光,都是在姐姐家度過的,在姐姐家不用擔心父親的叫早生,在姐姐家可以隨心所欲,在姐姐家不用自己洗衣服,嘻嘻。
到后來,他們村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認識小七,每當小七走到村頭,在家的姐姐就知道小七來了,因為村里的人接力一樣喊:真真的小姨來了,真真的小姨來了。
在姐姐姐夫的努力下,他們蓋起了村里為數不多樓房。
時間賊溜溜的過去了,小七長大也要嫁人了,小七也像姐姐找了個窮婆家。姐姐安慰小七,只要兩個人不生氣,不吵架,日子總會好的。
在小七走投無路時,是姐姐幫小七度過一次次的難關,在小七沮喪時,是姐姐給小七勇氣,在父母逐漸老去,是姐姐努力撐起一片天。
每次想起大姐,小七總會笑瞇了眼:大姐,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