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月
你身邊有不會說不的人嗎?做一個不會說不的人,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呢?
舉個例子,假如明天是周五,今天你收到老板要在周五緊急開會的消息,早早就通知你周五結婚的死黨,父母為了給你驚喜特意明天要來看你的消息。
你會怎么做決定呢?
這種事情如果落在一位不會說不的人身,他會糾結萬分感覺拒絕哪個都不好,他不會權衡利弊做決定,只是感覺拒絕別人是一件很不好的事。然后最終選擇每個場合都去,但都是半途離開,然后去趕下一個場。
并完美的認為,這樣做就不會得罪任何一方了。
可上面的例子對于一些聰明人是如此的簡單,只需思考哪件事對自己最重要,排個序,然后選擇其中的一件或者兩件去參加。并告知其余不能去的理由。
可是我用了三年的時間才學會了第二種處理事情的方法,我就是一個不會說不并伴有選擇糾結癥的人。
不會說不得人大多有一個通性,不論大事小事,只要有人叫,那是逢場必到。如果真的有事不能去,他也會想辦法去露一面。
可能除了原則上的事以外,他經常不知怎么去拒絕別人的請求,幫點小忙那是常事,幫朋友取個快遞,拿個外賣,打印個資料。別人請他幫忙捧個人場,他也會不計自己的時間成本過去。經常為了別人的事而無法專心去做自己的事。
因為你很難對別人說出那個不字,你讓自己活的那么累,更可怕的是,你那么累,卻并沒有把自己變得更好。
很多時候,你幫的那些小忙并不會有太多人領你的情,在別人眼里看來,你只是順手,頂多說一句,那個人人比較好,很熱心腸。
你逢場必到,卻經常中途離去,趕著去下一個朋友那里,把自己搞的跟明星趕場一樣,卻很少完整的出現(xiàn)在一個場合上。一圈下來,這樣趕場的意義何在,本該有效的社交都變成匆匆一瞥。
你經常不計自己的時間成本去迎合別人,不管那個人是否重要,你經常把自己搞的疲憊不堪,把自己的事情一拖再拖,可你貌似只得到了自我的虛榮感,你很少會問問自己這樣做值得嗎?
在這種狀況下這么久,你終于意識到,做的這些不過是在給自己一種假象,讓你以為自己人很好,而事實是你不過是一個不懂得選擇,不知道利害的傻帽。
你必須要懂得,法律沒有規(guī)定你有答應所有人的請求的義務。
你要懂得,幫忙是要分人、分事的,不是所有人的忙你都應該幫,真的很順手的另當別論,你要學會去區(qū)分,看請你幫忙的人是否真的值得你去放下手中的事去幫他,而不是全部一視同仁。
你要懂得,時間是你的,你要自己控制好它,利用它去做你要做的事,而不是把主動權交給別人,剩余的空閑留給自己。
你一定要學會拒絕不想做的事的邀請,不能一昧的去迎合別人。你一定要學會拒絕很多無聊的消耗,這種消耗只能一點點的把你拖垮,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留在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上。
拒絕是不會使你失去朋友的,如果你的朋友因為你在不重要的小事上拒絕了他,從而疏遠你,那他一定不是值得你去深交的人。
孤獨才不會使人優(yōu)秀,使人優(yōu)秀的是孤獨中奮斗的自己。
用了三年時間,終于學會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