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書籍《單核工作法圖解》事多到事少,拖延變高效。是來自瑞典staffer Noteberg著,大胖譯。
作者史蒂夫·諾特伯格擁有it產業,特別是軟件開發方面的背景,幫助許多大中型組織以敏捷機翼的步伐成長,教授數萬人,如何提高個人生產力。同時也是《番茄工作法圖解》的作者。《單核工作法圖解》也是作者打磨時間管理方法的又一新作。
這本書的主題是管理時間,戰勝拖延。作者通過自身多年的經驗,首創了一套簡單、靈活而又強大的單核工作法,能行之有效的幫助你加強自制力,集中精力。
這本書輕松易讀,引用了大量的前沿研究,也提出了一系列可實踐的方法,如果你希望變得卓有成效和高效的做事,這本書就是把做事的方法研究對和研究透的不二之選。如果你也像這本書里介紹的方法一樣工作,那么你也應該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本書分為6章,從“消減代辦任務”"現在專注一件事""永不拖延""循序漸進""簡化協作"和"給創意充電"等方面詳述了這一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輕松完成各項任務.這本書不僅適用于高管和上班族,還適用于學生等各類人群,所有想提高辦事效率的人都能從本書中獲益。今天跟各位分享其中第一個內容“消減代辦任務”。
先來做個小測試,看看我們的“時間都去哪兒啦?”:
面對很多任務的時候,我們的選擇如果更有效率,那么我們就沒有必要開辟很多新任務,而只要先完成已經既定的任務即可,所以優先處理最重要的任務,而不是最緊急的任務,能讓我們一次只專注于一項工作。單核工作法就讓我們面對這些問題和挑戰時,應用單核工作法的工具提高效率。
首先一起來看一下什么是單核工作法?P1-2頁
五項基本概念
※快捷清單是單核工作法的核心。它最多存放5項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如果還要添加更多的任務,就必須刪掉原有任務。
※單核時段只用于專心處理快捷清單上的一項任務。以全景鬧鐘作為單核時段的結束。
※全景鬧鐘應該設置在分針的下一個豎直位置,例如9:00、9:30、10:00, 但距離現在不少于25分鐘。在鬧鐘響鈴時,把注意力從單核時段切換到全景時段。
※全景時段期間查看所有的待辦任務,并且思考“拉金問題”(Lakein's' question):此時此刻,我的時間最好用來做什么?
※顛倒優先級是指把緊急任務排到重要任務之前,應該避免。完成最重要的任務,我們的長期目標才能實現。
這里提到了“快捷清單、單核時段,全景鬧鐘,全景時段和顛倒優先級”的5個基本概念。其實是單核工作法當中提高效率的5大工具。
人我們都喜歡追求生產力,甚至每個人都想搞定很多事,面對成堆的任務全部接受去完成,肯定是不現實的,如果不著手進行最重要的任務,事情就不會有任何的進展。如何合理的安排時間,并且從容不迫的工作,甚至找到一種效率更高、產出更多、更有所作為,而不是很辛苦工作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如何讓我們的忙碌,更有節奏和成果的展現,但和工作法的這5大基本概念也給了我們基礎的方法。
第1步羅列快捷清單。列清單是我們經常會做到的一件事,而在單核工作法上,它要求最多只放5項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任務。如果超過5項,則需要把其他的刪除。
第2步切換全景和單核時段。所有的工作都在全景和單核時段之間切換,那么中間就有稍事休息的時間。聚焦單核時段的工作,并將這項任務聚焦和放大;而全景時段則意味著放眼全局去選擇當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兒。
第3步設置全景鬧鐘。全景鬧鐘的設置主要在0和30的時間豎直位置來作為不少于20分鐘的時間設定。比如現在是10:10,那么我的下一個全體鬧鐘設置的點就要在11:00。
第4步是重要優先級。在進行任務重要性優先級排序時,我們應該把重要任務排在前面,緊急任務放在重要任務之后進行排序,只有完成最重要的任務,才能確保我們長期目標的實現,而不是眼前當下最緊急的事情。
依據以上的4步,我們對于這5個概念就有了更清晰的認知,那么請大家回顧一下,在你的過往生活當中,你是如何來設定自己的工作方法的,你的清單上面列的是幾個呢?你有按照自己的設置時間段的方式來進行嗎?你的優先度是如何排序的?
(跟著要求試一試,不一樣的結果喲~!~)
其實我們通過自己的回顧不難發現,在很多時候特別是列清單,我們往往會列的越多越好,而在《單核工作法》中列清單,是要列快捷清單。這個快捷鍵單就給了我們一個限定,只是5項,所以有數字的限定,其實已經把我們的工作開始聚焦了。
下面請各位將下周自己工作和生活上面的,自己認為最重要的5件事,也來寫一寫,看看會如何篩選喲~
下面我們重點來講講書中第一篇章的內容:如何做到消減待辦任務。
請閱讀下面的三個內容:
※本周目的把你的專注點放在“為什么”上。在這一周,你最想取得什么進展、得到什么收獲、產出什么成果?把首要目的寫入一張索引卡片,貼在工作間隔板上。每當迷茫的時
候,本周目的可以提醒你。
※集草器清單收集一些未排序的任務和想法,都是你沒有拒絕、但也不會馬上做的事情。表格中的每項任務應該包括“目標、利益關系人、進入清單的日期”這三項屬性。
※除草是刪掉集草器清單里的內容,每個星期都要做。除草是一項必要工作,以便保持清單可讀、及時、可靠。你隨時都可以根據需要在集草器清單里增加內容,但應該每周做一次批量清理。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聽到有人說自己工作忙。在日程表被會議和其他的硬性時間填滿了的時候,我們永遠無法完成在會議上承諾的事情,同時在做或者不做的思維模式中,我們喪失了分析問題的能力,優先級排列也變得越來越僵化。
消減待辦任務的這三個內容,讓我們把本周目的專注集中在某一項成果當中時,你的工作任務就會變得越來越聚焦,而集草清單和除草,則是給我們把工作任務的增加和及時處理的方式來做一次優化。
具體做法可以參考:
首先明確未來一周的目的:
1.列出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要做的所有事情,包括大小任務;
2.針對每個特定的事情,進行分析:在接下來的一周,這項任務有哪些具體結果可以達成?比如:完成所有訓練營學員作業反饋評估。
3.選擇具體可達成的結果中,選出最重要的一項,并把它寫在卡片或者便利貼(70X100)的中央,寫下一周后的日期,也就是假設要交付的日期。
4.將卡片或者便利貼貼在電腦,或者一抬頭就能看到的隔板上,讓它提醒你本周目的所在。
其次,每天快捷清單:
每天早晨寫出當天最重要的5件短小、可行動的主要任務,做一項刪掉一項,切記!最多五項,如果要添加就移除已有的一項喲。
再次,使用集草器清單和除草法
1.收集外來的任務的地方——“集草器清單”。集草器清單分三列:目標、和誰相關、進入清單日期,將所有臨時收到的任務都一一羅列在集草器清單上;
2.依據優先級重要為先的考慮,依次進行處理,時間最長卻沒完成的事件,及時清除;
3.有計劃地對集草器清單進行“除草”。每周定期給清單騰出可用空間,以看看本周目的和集草器清單中,從日期上將哪些匹配,或者看上去超級重要但長期不動的任務,進行確認,聚焦本周目的。
最后,固定時間和不可支配時間的安排。
將每周固定的硬時間(一定要在特定時間內執行)提前安排在日程表,將突發或者總是有臨時事情的時間劃為不可支配時間,比如:總是有人來找,需要為他人提供服務的時間。越在基層崗位,你的時間就越不可支配,因為都被別人占滿啦~~
這里提醒各位:在單核工作法中待辦清單包括快捷清單和集草器清單,快捷清單始終不能超過5項。集草器清單可以增長,可以隨時添加新的內容,但每周的除草活動必須要把它的長度恢復到5項以內。
在實際的工作和生活當中,有的人會說,我有些東西可能以后還會用,能不能先放著啊?其實“有用的多數”很可能是你永遠完不成的,等你完成了"關鍵的少數"之后,新的"關鍵少數"又會出現,這也就是80/20法則。所謂“有用的多數",其實往往他們并沒有什么用處,反而會擾亂你的注意力。消減代辦清單的方法可以保護我們的思維,避免無關想法的干擾,從而讓你的任務分解在每一周的目的中,更高效地達成。
以上就是給大家分享的《單核工作法》中“消減待辦清單”的方法,感興趣的小伙伴,不妨試著做一下快捷清單、集草器清單和本周目的卡片,歡迎一起交流分享你的高效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