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篇隨筆
這一天是教師節(jié),本來,按照我原來的計劃,我打算寫一篇關于教師的,抒發(fā)一下自己艱難的求學之路上對一些老師的感恩。特別是,看了我高中的校友寫的一篇關于老師的回憶以后。一個堂弟評論里說:”哥,你也寫一篇唄。“當時我就在醞釀,因為這個題材,我太有感觸了。一則是因為我小時候家里條件艱苦,讀書路上遇到了很多好老師,他們既在學業(yè)上給我了很大的幫助,還給我了很大的精神鼓勵。二則,是因為我的親人和親戚里面有很多老師,我對他們是無比的熟悉。
就在我一路醞釀著關于教師的隨筆的時候,我來到了酒店。這是一個特殊的酒店,不因為它風格的特殊,而是因為他位置的特殊。他的位置在碧波路889號,這個地方,是我十多年前,到達上海的第一站,我的職業(yè)生涯,從這里啟航,然后,三年后離開了這里。沒有大的變化,依然是那幾棟樓,依然是那個湖,還有還環(huán)的散步道。對于這里,我的記憶非常深刻,卻不甚留戀。所以,也無可寫之處。
后來,我見到了我的同學 Z君。當時,我還在大堂坐著,在朋友圈里分享看到的酒店免費提供的自行車,倡導者綠色出行的概念,為此大加贊賞。Z君向我走來,十幾年未見,我們瞬間認出了彼此。Z君的第一句話是:“你還是那么瘦!”是的,十年前我就是這體型。
Z君辦完了退房手續(xù),我本來計劃帶他到科技園看看。但是考慮到時間比較緊,我改變了注意,我?guī)е搅耸兰o公園。說是逛逛,其實是聊天。世紀公園的風景其實完全不具備吸引力。我們的話匣子一旦開啟,就沒完沒了。我們一路步行,一路隨意的聊著。聊往事,聊工作,聊生活,聊家庭,特別是孩子,Z君說了很多。我感受最多的,不是他作為成功人士的驕傲和自豪,而是一個作為父親對于孩子的愛。一路走下來,Z君的上衣已經(jīng)濕了。我真的沒想到,我們居然在不知不覺中走了兩個小時,當然,也一路沒停的聊了兩個小時。我非常驚異于此,好像在印象中已經(jīng)很久不曾連續(xù)走過這么多的路,說過這么多的話。
聚會的地方選在了“望湘園”。同學們都陸續(xù)趕到,好幾個人都是二十年未見,一見都分外親切,那是一種久違的感覺。最為驚喜的是,一位同學,另一個Z君,原來由于感冒沒有計劃出席,見了我發(fā)的照片,臨時趕了過來。
大家從老家那個小地方來到了魔都這樣的大城市打拼,都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但是由于各種的原因,見面甚少。然而,一旦相見,卻是把酒言歡,開始都說“開車了,不敢喝”,后來一旦開啟了話題,一旦喝上了第一杯,就把持不住了。最后一致決定,請代駕。還約定下次聚會,不開車。
一杯杯啤酒被喝掉,肆意的開著玩笑,縱情的回憶過往。這是這些在格子間的職場精英在平日里找不到的感覺。在這里,沒有刻意的偽裝,沒有精明的算計,沒有心靈的藩籬。平日很少喝酒的人,居然不之不覺喝了很多。而我,也微微有醉意。看著這熱鬧的場面,我發(fā)現(xiàn)自己去組織這這場聚會,還是很有價值的。
畢竟在城市里,我們需要的,不僅是房子,車子,票子,位子,我們還需要心靈的放飛。而同窗之誼,不因時光的飛逝而消失,相反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厚重。二十年彈指一揮間,再過二十年我們又是何種情形?不說白發(fā)蒼蒼,至少已經(jīng)老了吧?
最后,拍了合照,整齊的兩排,回看照片,依然是二十年的那種樣子,其實很多都沒有變。變的是年齡,是財富,是地位,不變的是容顏,是心性,是友情。二十年的那張全家福的合照,我們很多人都保存著,回去再看一下。無論如何,人還是那個人,情還是那份情。
我們把合照發(fā)給了年近古稀的班主任,不知道他還認識幾個?
照片發(fā)到微信群里,群里瞬間就熱鬧起來,話題就多了起來。
也許,已近不惑之年的我們,需要這種熱鬧,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