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樊登讀書里面聽了《王陽明的哲學》,覺得真的很有智慧,所以能流傳到國外很多國家,對現在的人們為人處世也很有啟發。對傳統文化的繼承,需要我們去細細品味和理解這個文化的精髓。
他講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無理,心外無事”。重要的是要去喚醒自己的良知。
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敬畏和灑落。只是瀟灑,沒有敬畏,就會放浪形骸,輕賤自己,自私。只有敬畏,就會過于拘謹。
敬畏不是害怕,而是指不要欺瞞你的良知,一個人能夠穩當快樂便是灑落。
穩當快樂是指,孔夫子的“曲肱而枕之不亦樂乎”,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室,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心中對良知敬畏時,更容易做到真正的灑落。
總之,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喚醒自己的良知,良知本來就是我們的天性,我們本身就是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