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剛考完語文的娃兒們紛紛抱怨題目忒難,累覺不愛。某同學體貼地把作文題目發到群里:
教育應該尊重孩子的天性還是應該嚴格管教?文體不限,800字以上。剛看到題目的我,真心覺得這個不是家長該考慮的問題么,后來跟孩子聊了之后才發現他們其實更有權利說話。從孩子的視角談家庭教育該放任天性,還是嚴格管教。
今天我也想時光倒退15年,寫寫……
剛拿到試卷的那一會兒,同學都極羨慕欣的分數,綜合排名第二。老師贊,同學羨慕,欣的心情卻如這揉成一團的試卷,皺巴巴,毫無生氣。“什么時候才能擺脫老二的頭銜,這次回去爸爸又該數落我了,哎”。第一次考全級第二的時候,爸爸還非常高興,覺得自己有前途,可是接連的第二,第二,老爸看著不樂意了“怎么每次都第二,你怎么不會進步,以后沒考第一就不要告訴我了”,“考第二有什么值得高興的,有本事下次考第一??!”
這次,還是第二,欣走在回家路上,雙腿卻不想回家,此時腦??M繞的都是爸爸面對“第二”的激烈反應,那些話不知多少次讓欣幾近崩潰,考試結束就意味著爸爸該生氣了?!拔揖筒幻靼琢?,為什么老師們都表揚我,爸爸卻不滿意呢?第一真的那么重要嗎?要是沒有排在我前面的葉同學,我就第一了,爸爸就會高興了吧”?欣這么想著,不自覺地把一切的不愉快歸結于那個第一的葉同學。誰都知道,欣的內心開始邪惡了。
“下一次考試,我一定想辦法讓自己第一”。她想的辦法無非是:去老師辦公室偷改分數,或者人為地讓葉同學來一次“因病請假”。后來的一次考試,葉同學真的請了病假,可結果很令欣沮喪:途中有一只黑馬奪得了第一,她還是第二,欣痛苦萬分,一氣之下離校并沒有回家……
從欣的遭遇我們看到一個優秀的孩子是怎么一步步被嚴苛緊逼一步步走向優秀的反向。爸爸希望望女成鳳,這種嚴苛反而適得其反了,我們不禁想怎么樣的教育才是恰到好處的。
每個人都渴望被肯定被鼓勵,我們也一樣??墒歉改缚傁矚g用“我吃過的鹽也比你吃過的飯多”居高臨下的姿態,趾高氣昂地告誡我們“這個不能做,那個不準做,你不考第一就是不努力,你在家玩手機,看電視就是不愛學習,你周末睡到八點就是懶散,你和小伙伴出去玩就是被人帶壞了,你把錢花光就是買零食去了,你作業沒完成就是顧著玩了……”在父母眼里我們的成績最有說話權,而我們只有執行權!天知道這樣的教育極大地激發了我們的逆反心理,我們不愿意跟你們談心底的話,自己想做的事情。你們責備,埋怨的時候我們也選擇不解釋,“不抵抗”,但堅決我行我素!
學校里說“以生為本”,社會上“以人為本”,而作為社會一分子的我們很難感受到“以我們為本”。在一系列所謂“事實”面前,聽聽當事人的心聲,比如早戀,高中生對異性產生荷爾蒙沖動本是值得大家高興的事兒,畢竟這表明我發育正常不是嗎?只是在這學習的關鍵階段,處理不好早戀容易造成很多不良的影響。所以你們打著愛我們,為我們好的幌子,到處窺探秘密,稍有苗頭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掐了再說。這何異于怕車禍選擇不坐車的行為?
我們也困惑自己經歷的到底是不是愛情?或許說我們也憧憬愛情,愛情長什么樣?這個是我們渴望作為過來人的家長老師跟我們分享的。我們會在你的分享中觀照自己,不斷擺正自己的心態,這個比強制扼殺所謂的早戀要有效得多。
你們總說現在不讀書,長大只有放牛的份兒。看看現在多少人被逼成了死讀書,讀死書。高考中考結束少不了新聞報道某某中學某某學生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輕生的新聞。讀書的終極目標是為了一紙文憑,社會的敲門磚,還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更勇敢地面對未來,活出屬于自己精彩的每一天呢?畢竟一輩子說長不長,短也不短的。
教育,有教,有育才是好的。人的天性有善有惡,善的加以鼓勵支持,惡的加以引導,但忌霸道,打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