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節的小城應該是愜意地躺在季節的懷抱里,依山傍水,動靜自在。
早上還會起很濃的霧,想來已是天氣微涼。
還沒有去過足夠多的地方,所以只記得老家的初秋才有那樣的霧的。
而我們尤其喜歡在霧中奔跑。
高中時候每逢初秋總是特別容易遲到。于是匆匆吃過早餐一路上自行車蹬得飛快。進到教室,剛剛好打鈴。
踩著點進教室的幾個人會相視一笑,前額的頭發都被霧氣沾濕了。
偶爾看到幾個打完鈴才進來的,我們專看頭發。濕沒濕就可以看出一個人上學積不積極。
起得早的早上,也要裝作很趕時間的樣子。
可以在面條店里悠閑地吃碗面,但是到了霧氣籠罩的街上,便要展開手腳往前飛奔。
有時候起霧的早晨能見度很低,車來車往小心翼翼。
可是置身于白色的世界中的少年,好像獲得了一股神秘的力量,穿梭避讓,行云流水。
從霧氣中沖出的少年,前額的頭發會掛上水珠,而嘴角一定會是向上揚起的。
不上學的早晨,會相約起來看霧。
那時候最大的遺憾就是早晨睡過頭,而同學激動地說早晨起了多大的霧,吊橋完全隱沒在了霧氣之中。
捶胸頓足。
一時貪睡,錯過了小城絕美的景色。
長江的一條支流流經小城,江水婉轉平緩,常年為小城提供著充足的用水。
江水之上立著幾座橋,吊橋作為其中之一只為步行的人提供便利,方便他們來往于橋那頭小城的中心與橋這頭安靜的居所。
吊橋之下是一片沙洲。其間有高大的樹木林立,橋這頭的人便以樹木為界,陸陸續續地將吊橋下面的沙洲開墾出一畦畦的菜地,種些小小的家常菜。
沙洲的更遠處還是一片荒蕪。沿江水而居的人還沒來得及將腳步延伸到那么遠的水邊,向小城中心聚集的號角就已經無形中吹響了。
沙洲里面的樹和菜地都是在吊橋之前就有了。
在沙洲向里很遠的地方,沙灘上滿是石子。
沙灘上廢棄著一艘木船,船上遍布著腐爛的痕跡。縱橫交錯,想必已經在那里靜坐了很長的歲月。
由是想到吊橋還沒建起來的時候,江面上也許有船只來往于兩岸。
吊橋興建于哪一年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有霧又不上學的早上一定會去到吊橋上。
為著霧茫茫的早上站在吊橋這頭面對著一片白,猜想著下一個從那頭走來逐漸顯出身影的會不會是一個帶著可愛笑容、穿著素色秋衣的姑娘;也為著走下吊橋去到下面的沙洲,行走在霧氣迷茫的林間,心里生起一股蒼涼的情感。
少年時代的我們,愛死了這種蒼涼的感覺。
就好像自己變成了一個被天下人辜負的英雄,如今獨自背負著世界的寒涼行走在了去往時間盡頭的路上。
那盡頭有一份安然恬適的生活等著自己;那盡頭會是四季都如這初秋一樣,霧氣靜美恬淡。
整個世界都再與自己無關。
所以那時候,霧氣里的吊橋之上和吊橋之下都是我們的一場關于英雄夢想的旅行。
我們穿梭于將枝椏隱于霧氣中的林木之間,腳下有一條潮濕的小路通向未知的方向。
這樣的情境適合靜默。
于是每一步都走得小心,怕驚碎了那般靜謐,再看不見這霧氣籠罩的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