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山
自卑是一個人的內心感受,并非是經歷本身,而是由個體賦予它的意義決定的。一個人是否有成就與自卑無關。
大家都在追《太陽的后裔》的時候,我以慢不止一拍的節奏迅速迷上了一部叫《食戟之靈》的美食動畫。實際上,這部動畫的看點在一道道美食和炫酷的吃貨體驗,小惠只不過是連做女主角都會被質疑的平凡女孩,偏偏被這樣的她迷住了。
在劇里,自帶光環的人物太多了。男主角幸平創真,從小開始在自家飯店做廚師,背后還有人稱「修羅」的廚藝出神入化的父親。薙切繪里奈,校長的孫女,擁有神之舌頭,學院第十席,廚藝驚人。和他們比起來,小惠實在實在太不起眼了。來自小地方,沒有很強的背景,廚藝也很粗糙。
在我看來,小惠其實代表著現實生活中那些一直很努力但內心卻自卑著的人。
01
我們先來集中看看小惠的幾個表現:
- 從小地方來,學習不好,成績總是倒數的,被人瞧不起。
- 幸平開學典禮上放狠話,所有人都很憤怒,想趕走幸平,而小惠很怕,希望遠離幸平。她的想法是,如果靠近,就可能更加被大家排斥,甚至被拖累而趕出學院。
- 害怕挑戰,比賽中總是緊張,怕自己出錯,怕對手太強,遲遲不敢動手。
- 自我認同度低。和厲害的畢業生廚師打成平手,別人開始傳言她的事跡,她卻否定自己,認為自己沒有做什么,把一切歸功于幸平。
- 依賴幸平,沒有獨立完成作品的信念和勇氣。
- 唯唯諾諾,不敢大聲說話,順從。
- 別人給她取外號「吊尾車」、「幸平的跟屁蟲」、「遲鈍女」。
其實看完前3集,就能知道小惠為什么會自卑。
小惠所在的遠月學園,在劇里的設定是全日本最牛的廚師學校。能來這里學習廚藝的學生大多是富家子弟,家里也開著豪華餐廳,自身也很有實力。小惠不是這樣的,家里只是開一家小餐館,又來自小地方,口音很重,受人嘲笑。她在學校排名總是靠后,被人叫「吊尾車」。她深陷自卑的漩渦里,順從、克制、膽小、緊張,找不到自己。升學以后,狀況也并沒有好起來。小惠要面臨更嚴苛的淘汰機制,更頻繁的課堂比賽。她的自卑心理讓她無法發揮出自己的實力,也阻礙她的進步。
02
小惠也有她力量的一面。使她能在「眾星云集」的劇里,發出一點點溫暖的光芒,如一陣清風,讓人難以忘懷。
她本身很努力,愛思考。童年,為了家中店里的吊切鮟鱇魚表演不致失傳,小惠主動要求學,師父唯一一點要求,就是不許哭鬧,眾人以為只有健壯的男人才能學會的技術,身體瘦弱又年幼的小惠竟然學會了,后來連廚藝也超過店里所有人。幸平向她展示了一次蜂蜜讓肉變嫩的方法,她就能鉆研發現出類似的方法來讓食材保鮮。
她總是會為別人著想。會為早起打理菜園的朋友們準備不同口味的飯團,會考慮到評委已經因為比賽連續吃了幾天不同食物,特意在料理中加入幫助消化的食材。也因為常常為別人著想,所以做的菜里總會讓人感受到溫暖和人情味。
她身上所有的缺點和槽點,在我眼里,都是萌點。小惠因為緊張而犯的大錯小錯,和她呆萌的反應,總是讓人忍俊不禁。
03
故事的轉折來了,本來恐懼和幸平接觸的小惠竟然在老師的分配下和幸平成為了搭檔。
幸平和小惠完全相反,是一個從來不知自卑為何物的人。從小和自己老爸比賽,400多場從來沒贏過,有一顆堅強又向上的心臟。別人的嘲笑對他來講根本就沒放在心上,反而常常把對方給噎住。作為插班生,一來就放狠話,說這個學校對他而言,就只是個墊腳石罷了。既然進來了,就要凌駕在所有人之上。幸平在面對挑戰時,心態也相當好,反應迅速,思考縝密。遇到了突發情況,小惠嚇得不知所措時,幸平卻想出了最佳處理方式。
和幸平搭檔,讓小惠見識到了什么才是高級玩法。不就是比賽,自己從小到大跟老爸比了400多場,還怕這個?不就是失敗嘛,從小400多場比賽從來就沒贏過。還怕再輸一次?不就是淘汰賽,只要進入前50%,不就留下了?所有小惠畏懼的,在幸平這里,統統都有應對的法子。幸平讓她看到了另一種可能,菜還可以這樣做,事還可以這樣想,人言還可以這樣聽。兩個人搭檔之后,小惠的排名因為幸平的實力大大上升,她也從「吊尾車」變成了「幸平的跟屁蟲」。
04
在集訓時,任何一次課題不及格,就會淘汰,小惠趕上了偏執狂評審,面臨淘汰。為了讓小惠留下,幸平向偏執狂評審發起了食戟的挑戰。食戟是遠月的傳統,比的是廚藝,輸了的一方必須接受贏了的那方的要求。幸平的要求是讓小惠留下,評審的要求是讓小惠和幸平都退學。主持這場食戟的人提出了前提條件:幸平和小惠的這一方,主廚必須是小惠。
那一集里,小惠暴露出她所有的不安和焦慮。對方太強大,自己沒有能與之抗衡的能力;賭注太大,輸了會連累幸平一起被退學。這兩個想法讓她舉步維艱,連食譜都想不出來。偏執狂等著看她的笑話,對幸平說,他早晚會被這「遲鈍女」連累。
幸平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幫助小惠緩解緊張。他朝著小惠的雙手狠狠拍了一巴掌(這是當年幸平老爸的做法),告訴小惠,不要怕,只需要做出她自己風格的料理就好。
冷靜下來的小惠終于開啟了挑戰模式,迅速想到了食譜,找到食材,告訴幸平該怎么幫忙,完成作品,第一次在比賽中憑借自己獲得好評,和偏執狂評審打成了平局,也讓自己留了下來。
如果說之前幸平讓她看到了心態的另一種可能,那這次食戟,就是讓她看到了自己的另一種可能。乍一看,是這場食戟和幸平讓小惠發生了改變,其實不然,能讓一個人改變的只有自己,必須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橫在面前的一個個具體的問題。如果小惠沒有艱難地邁出了第一步,就不會有她后來的重生。
后來怎么了?后來還是有人質疑小惠,小惠還是自卑,但是那場殘酷的秋日預選賽,全校只有 8 個人能入圍,其中一個就是小惠。
偏執狂走的時候,說「遲鈍女」也有「遲鈍女」的方式,是整部劇里對小惠最好的概括。
05
有些人是靠自信前行,有些人是靠不自信前行。那個在《哈利波特》里演赫敏的艾瑪·沃特森是,那個我心愛的小惠也是。
自卑是一個人的內心感受,并非是經歷本身,而是由個體賦予它的意義決定的。一個人是否有成就與自卑無關。像小惠一樣,學會和自卑相處,專注于做小惠風格的料理,因為「遲鈍女」也有「遲鈍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