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路過初中,正好是下課時間,學生們從教室一涌而出,安靜的校園瞬間充滿了有活力的嘈雜聲。我慢慢的走過,拖著下班略帶疲憊的身軀,思緒回到了從前。
我畢業于2016年,至今腦海里還時刻回放著學校里學習的場景。
但時光匆匆,不知不覺中,這已經是我正式工作的第二個年頭。實習一年,我從青澀慢慢走向成熟,從面對孩子哭鬧的手足無措,到能夠慢慢安撫他們的情緒;從給孩子們上課羞紅了臉,到能夠自如的教授他們本領。正式工作第一年,更是不斷磨練了我的技能和專業知識,在不斷的“實戰”中,解決孩子和家長的難題。
從過去的經驗總結,還有和前輩們的學習中,我認為作為一名新教師,在對面孩子時也需要做到“三心二意”。
一心:愛心
魯迅先生曾說過“教育根植于愛”3-6歲的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的懷抱,懷著不安定的情緒走進了陌生的校園,而幼師最先應該讓孩子感受到的就是“愛”,老師應當充當“媽媽”的角色,讓孩子們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這樣才能讓孩子充分信任你,并能快樂的感受校園生活。
以前見習時有一位很受歡迎的老師,從孩子進班級到放學回家,始終面帶微笑,無論何時都蹲下身子和孩子講話,如果有小朋友生病了,則是一直陪伴安撫,讓孩子不要緊張,這位老師的愛是由內而外散發的,而不是刻意的偽裝,所以孩子們才喜愛這位老師。
二心:責任心
教師本是一個特殊職業,因為教師的受眾集體是學生,承擔著教書育人的使命,而幼師是一個特殊又神圣的職業,幼師所教授的3-6歲的孩子,他們是一個個可愛的小天使,他們有著最美好的生命力,老師首先保證的是孩子的人身安全。平時教室里需要老師十分的留心,孩子之間的追逐打鬧老師也要關注,并教育孩子們應該好好保護自己。
他們更是一張張未涂上色彩的白紙,幼師的一言一行則會影響著孩子的行為和思想,慢慢的白紙上會有了顏色,所以老師應當對孩子負責,對孩子們言傳身教,努力引領孩子們走在正確積極的道路上。
三心:耐心
孩子的特點就是好動,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總想東碰碰西摸摸,有時太過活躍還會闖下小禍端。比如小班的孩子剛進校園自理能力較差,而且不喜歡受人管束,這時老師不僅要在自理能力上有耐心的教導,而且還要不斷耐心的教授孩子學習上的技能等。
二意:意識和意見
意識即思想,意見即思考,這可以放在一起說。教師是一個教育事業的傳道者,所以教師本身就應該具備獨立的思想和意識。在教育這件事上不應該隨大流,走大眾化路線,而是應該因材施教,比如年齡不同學習的技能和方法就不同,不應該將大班孩子水平的技能放到小班孩子身上,這是不成立的,所以應根據你所教的班級制定相應的措施。
幼兒教育是孩子接觸正式教育的開端,奠定了他們以后發展的基礎,所以幼兒教師更應該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孩子負責,對家長負責,并且不斷提升自我素質,努力做到一個被孩子和家長認可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