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是臘月二十四,距離除夕還有五天。
昨天臘月二十三,也是北方的小年。
朋友跟我說跟媽媽吵架了,不想回家過年了。
我記得小時候在家里,臘月二十三,就算是開始過年了,晚飯的時候要放鞭炮,而且每個人必須回自己家吃飯。鞭炮一響,就不再讓出門了,不然就成別家的人了。那個時候,一家人擠在一起放鞭炮,吃祭灶糖,看電視……萬家燈火,只有我家最暖。
我問他為什么跟媽媽吵架?為什么不想回家過年?
他說,我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還沒回家就已經開始承受我媽的各種嘮叨了,回家又要被催婚,要面對七大姑八大姨各種問題轟炸,而且是輪番反復轟炸,想想都很恐怖。
我已經習慣了城市的生活,它給了我安全感和歸屬感,在這里沒有人問我今年多大了,有對象沒有,工資多少,什么時候準備結婚生孩子等問題。
假期我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后想吃什么就出去吃,如果我愿意,還可以自己買點食材在家里做,在家看書玩游戲,或者到電影院看電影,又或者一個人出去旅行,看不一樣的風景,見不一樣的人。
他接著說,你不知道,我們老家連個玩的地方都沒有,看個電影要到二十里外的小縣城。
他說的頭頭是道,每一條我都無法反駁。因為他說的有道理,他也沒有做錯什么。
可是我就是感覺到哪里不對勁,但我也說不上來。
02
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放寒假不想回家,覺得沒意思,于是外出打工掙錢,大年三十那天還在上班,雖然很累,但是想著有錢和自由,也就覺得沒什么了,而且還有一幫朋友一起。
大年三十下午,鞭炮聲陸續響起,心里開始有點慌了,六點多從超市買完東西出來,看到漫天的煙花,眼睛突然就酸了。
而就在那個時候,我爸給我打來電話,跟我說我媽不吃飯,在家哭。
我先是一驚,原來我媽也會哭。接過我媽的電話之后,她的聲音還帶點哽咽,我說,哭什么呀,你要好好吃飯,聽我爸的話。
我媽沒有回答我,直接問我,工作累不累,天氣冷不冷,晚上吃什么、有餃子嗎……我沒有時間來回答她,只聽她一個人在那絮絮叨叨,我低頭看著手里剛從超市里買的可樂和小吃,抬頭看到和家鄉一樣的煙花,終于還是忍不住留下了眼淚。
我笑著說,沒事,都挺好的,工作一點都不累,我們一會要去飯店吃大餐,你要好好吃飯哦。
掛了電話之后,我看著空蕩蕩的大街,寒風肆虐,街上的飯店全部大門緊閉,只有寥寥無幾的趕路人。
我在心里發誓,這是我第一次過年沒回家,也會是最后一次。
03
孔子說,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都說現在科技發達了,高鐵動車飛機出行多方便啊,可是假如你在外地工作,你一年會回家幾次呢?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聊什么時候放年假,
有人說跟國家一樣,大年三十,我告訴我媽,我媽說我們公司沒人性;
有人說,我們公司還好,提前幾天,大年二十六,我媽也說老板黑心;
所以,我發現所有的媽媽都一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忙碌了一年,可以早點回家過年。
今天給我媽打電話說,媽,我想回家了。
我媽說,好,那趕緊回來吧,我和你爸的新衣服新鞋都買過了,你回來也去給你買!
我說,我也買過了,什么都不用買了!
哈哈哈,是不是錢花完了,我給你打點路費吧!我媽笑著說。
老媽,你真聰明,現在兜里比臉還干凈,不過路費還是有的。我說。
不管怎么樣,今年過年回家吧,爸媽在家里等著我們呢。
除夕晚上,全世界的燈都亮著,我們怎么舍得讓他父母的心里暗下去,涼下去呢!
04
你有想過一個問題嗎,你還能陪父母多久?
有調查顯示:如果和父母不在一個城市,甚至不在一個省份,至少有80%的人一年陪父母的天數不超過10天。
調查還稱40%的人這輩子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最多只剩5年。
一年有365天,12個月,我們回家的次數用幾根手指頭就數得出,而爸媽的變化我們從未細致觀察。
依稀記得媽媽有一頭濃密的黑發,這次回家,卻發現他頭上的幾縷白發格外的刺眼;
一直以為爸爸是無所不能的超人,這次回家,卻發現他爬四層樓緩了三次。
爸媽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們,他們并不奢求我們大富大貴,只要我們健康、平安、快樂。我們平時工作忙,他們也都知道,也都理解,所以過年成了他們最大的期待,而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他們有限的生命里多陪伴他們。
是他們把我們撫養長大,而我們卻要陪他們變老。
父母在,人生尚知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無論你離家多遠,無論你的爸媽多么啰嗦。你也一定要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