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的21天踐行,我是信任、溫暖、喜悅的媽媽!
20天目標:親子教練能力真正的提升、真正的學習效果發生在實修之后:
1. 早冥想10分鐘(必修)?
2. 晚觀想教練式父母新形象 5分鐘(必修)?
3.情緒日記(必修)?
4.畫8舞,嘻哈舞(選修)?
5.螺旋舞(選修)
6.促進親子關系和諧(必修)?(交談,陪伴,理解孩子的行為和情緒)
7.促進親密關系(伴侶關系)和諧(必修)?(交談擁抱鼓勵)
【情緒日記】
觀照、覺察的事件;就今天的事情,大約6點不到,我正在廚房準備晚飯,手機響了,一看是兒子的,我開心地接聽,基本他每天會在下課時候給我打個電話,簡短地告訴我一些白天事情或者有些事情需要晚上我們一起來做的,他喜歡電話先溝通一下。接了電話后,兒子告訴我今天考了物理,是期末模擬考試,已經扣了2分了,我說是填空還是選擇題呢,他說是填空題;后來又說今天作業挺多的,所以想放學后去家旁邊的農工商購物,買些吃的喝的放在家里,我說現在媽媽在燒晚飯,要不我們吃完晚飯再去購物好嗎?兒子聽了說到,吃完晚飯不想下樓了。我說我現在也忙著,而且還要換衣服,不想下去。兒子聽了還是有點堅持他的想法。
想法。我想我燒飯是需要時間的,等我燒好,孩子爸爸和兒子正好可以吃了。現在就去購物會耽誤我做晚飯的。
情緒;心里有點不高興。?
生理反應;臉繃了起來,嗓門高了一些。
行為;在電話里對孩子說,不然你問問爸爸看,他在回家路上,也許他能和你一起去購物。
遷善的行為;我后來和老公微信溝通了一下,還是有點責怪孩子的意思。 過了不久,門鈴響了,兒子回來了,他說要不晚上再說購物的事情吧,主要是好餓。哦,我說等我幾分鐘給你煮點東西吃吧。 我想起來今天上午他忘記問我要零錢了,所以回家路上沒有吃東西也是餓了。和曉波老師溝通完心里分離后,我也覺得對孩子還是要給他更多的決定權,同時提前做好一周,至少前一天的計劃,免得產生許多臨時性的決定,打亂彼此的時間安排。孩子睡覺前,我和他溝通以后去超市購物的計劃,另外提醒他明天需要帶零錢,幫他準備好零錢。
遷善的想法。先要體會下孩子的感受,其實可以想到他也餓了,作業多,回到家肯定也不想再下樓去購物了。所以,作為媽媽也可以有一定靈活度去處理類似這樣的問題。另外,讓孩子有更多的計劃性,決定權。以前也討論過零錢的話題,他決定每天給他6元左右買個面包啥的。我覺得蠻合理的,也支持他。偶爾發現他會買些飲料,也會引導他少喝飲料多喝白開水。關于食物的選擇,我們也多次討論,引導,發現他很難控制不買,所以我們就時不時告訴他一些社會新聞,還有視頻,關于垃圾食品的壞處。身體需要哪些營養,該多吃哪類食品。現在他買小吃和飲料的頻率,數量還是能控制的。至于去超市購物,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我們達成一致安排在周末。
遷善的情緒。平和,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