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實名認證
實名認證來自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對用戶資料真實性進行的驗證審核,以便建立完善可靠的互聯網信用基礎”。
實名認證的對象:本文主要討論對實體人的實名認證。
實名認證的作用:
1、對于網站可以擁有有效的用戶信息,一方面可以阻止用戶重復錄入,一方面可以幫助網站建立用戶的實際數據信息。
2、從法律層面上,發生糾紛、事故、惡意行為時可以在線下追責。
3、用戶可以獲取更多地增值服務,比如賬戶找回,高級別支付,身份象征標識,某種程度的免費
實名認證的幾種應用場景
第三方支付:
操作步驟
第一:填寫注冊人的基本身份資料,進行賬戶開通
第二:填寫注冊人銀行賬號的真實有效,進行銀行賬戶關聯
第三:支付公司通過匯款來確定注冊人的身份與銀行的對應關系真實性
分析:
目前常用的支付寶、財付通、京東等電商支付通道都通過銀行打款的方式來核實用戶身份,這其實是借用了銀行的柜面系統,因為銀行開戶的時候做過現場面對面的實名認證。
P2P網貸系統
操作步驟:
出借人或者投資者
第一步:填寫注冊人的身份資料信息,關鍵信息有:身份證和手機號
第二步:驗證手機、身份證號、郵箱
第三步:核實身份信息后綁定銀行賬號
分析:
網貸系統為了提高用戶注冊速度,減少注冊認證時的差體驗。只是對身份證和用戶手機號進行了核實,是否通過公安接口進行身份核實每個網貸系統不一樣。但是將身份信息和銀行卡綁定,就減少錢被轉走的風險。
證券類非現場開戶:
操作步驟:
第一步:填寫開戶人的身份資料信息
第二步:上傳舉著身份證的照片,身份證號碼清晰可見
第三步:下載數字證書,簽協議
第四步:客服視頻認證,客服人員對關鍵信息進行確認,視頻會記錄一段時間
分析:
由于有證監會以及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的監管,開戶流程中的實名認證流程非常嚴謹。但是流程的復雜勢必造成用戶體驗的下降。
其它實名認證場景
1、微博和微信等社交應用:一般需要身份證信息、手機號、舉著身份證的照片。
2、公共場合的無線認證:一般需要手機號
3、其它應用:手機號或者身份證信息,二選一或者全都有
綜合分析
從提交的信息上
手機號:由于目前大部分手機號在申請時,都在運營商柜臺當面進行身份核實,所以也可以作為折中的一種實名認證方式。
身份證號:拿到身份證號很簡單,但是要去公安系統進行查詢驗證,這個不是免費的,是有一定門檻,但是對于大部分需要實名的應用來說不算什么。
照片:上傳單獨的免冠照片對實名沒有意義,上傳拿著自己身份證的免冠照片,確實可以證明本人和身份證是對應的。但是PS很強大啊。
視頻驗證:這個對網絡要求比較高,但是目前發展到4G,這都不算什么。這個就相當于面對面驗證了。流程是相對復雜,但是為了安全也是忍了。
從用戶體驗
手機號:輸入長度小,并且全是數字復雜度較低,短信驗證環節屏幕要切換下。整體用戶體驗最好。
身份證號:輸入長度長,可能會輸錯,在手機上更改比較困難。整體用戶體驗較好。
照片:需要打開相機自拍,這個操作就比較復雜了。整體用戶體驗中。
視頻驗證:需要與客服交流,而且需要排隊,很浪費時間。整體用戶體驗差。
從安全性上
四種信息全部使用安全級別最高,減少一個則風險逐漸增加。各種場景也會根據需要加上反欺詐監控系統,當發現異常行為會及時通過短信、電話、郵件等方式告警或阻斷。這也從一個方面減少了風險。
社會效應
目前的實名認證,還是處在各家應用各自為政的局面。目前數據量較大的微博和QQ,已經能夠成為第三方的用戶身份源,但是由于實名信息很敏感,風險較高,所以無法進行傳播。只能期待國家發個第三方實名認證拍照了。
發展趨勢
現在各類應用都會或多或少的需要實名,目的都不盡相同,有的需要用戶真實信息,有的是風險控制所驅動?;ヂ摼W的發展會普及實名制,不過不會把流程和所需的信息復雜化,而是走向簡單化、傻瓜化。
身份和信用是掛鉤的,目前我國的個人征信工作剛起步,個人信用對各行各業都是有很大需求的,而實名又是個人信用的基礎。想想看,當各種各樣的應用將一個實名制的人的行為導入到征信系統,對個人的信用的影響是多么的巨大。那么實名的準入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對征信系統而言對接入的實名的驗證也會越來越嚴格。
這就要求實名驗證的手段多樣化,傻瓜化。生物識別將會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相信不久的將來科幻小說里面的高科技識別方式就會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