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我爺爺奶奶的家就像一首溫婉的詩,而姥姥姥爺的家族就像大江東去浪淘盡一般波瀾壯闊雄宏。兩種風格我都喜歡,作為女孩,更喜歡依偎在爺爺奶奶身旁在溫言軟語的包圍中過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是,更想要姥姑在身旁那就更美滿了。還想要像硬骨頭六連一樣剛強的舅舅們的保護。小時候多貪心呢!于是總在兩個村子里跑來跑去,兩邊的親人都無法割舍。
如今還保留著我出生八個月時的相片,笑的像花兒一樣燦爛,還有點像男娃。手里緊握的玩具就是大舅買給我的。那時我是多受寵的孩子呢!可以想象一去姥爺家肯定是這個抱抱那個抱抱喜歡的不得了。爸爸說我小時候特別可愛。遠在內蒙建設兵團的他,本來有大好的前程,我和媽媽都可以隨軍去了。可是媽媽就是離不開姥姑,因為媽媽也是姥姑一手帶大的。那時候,如果姥姑也可以隨我們一起去,命運就會完全改寫了。
這樣的狀況下不知掙扎了多久,爸爸說他很難割舍得下我,看著活潑可愛的我心都化了。最終做出痛苦的決定:拋棄那邊大好的前程,回來家鄉從零開始。于是轉業后的他成了看守所的伙頭軍,熬到我上初二的時候,才終于熬成正式工,調到城關派出所當了一段時間的警員和代理所長。爸爸說他轉業后,11年的時間都意志消沉,為家庭放棄部隊大好的前程太難過了,覺得回來沒有奔頭。剛回來的時候,媽媽還非常體貼他,無微不至的關懷他。然而時間久了,要強的媽媽如何能看慣男人成天一副垂頭喪氣不思進取的樣子?于是溫柔的媽媽也變得強悍起來。有丈夫無法依靠,那就自己拼搏吧!后來才有了媽媽事業的輝煌。也多虧家族的支持,我和二妹交給姥姑帶,小妹送在姥姥家撫養。娘家為她解決了后顧之憂才有了媽媽事業上的成功。學得一手技術,贏得眾人的尊重,也養活了我們的家。
而我眼里和藹可親的爺爺奶奶并沒有照顧過我們姊妹仨。在那樣一個重男輕女的家族,想來媽媽內心承受的也夠多的。直到如今,我的家鄉依然是如此重男輕女呀!外面已翻天覆地的觀念轉變,而回來家鄉一如從前,悲哀又無奈。心疼我的媽媽在家族與社會的雙重觀念歧視下依然奮斗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太不容易了!如今懂事以后才能體會到媽媽的苦,小時候別提多害怕恐懼緊張甚至有時候還會恨自己的媽媽。
別人都有一個和顏悅色的媽媽,我們的媽媽大多時候在外求學深造,很少陪在我們身邊不說,偶爾回家,還總是嫌你這不好那不好,讓人無法放松,就想躲著她走。她也總是在抱怨爸爸不長進沒承擔,不像自己的兄弟那么能干。她夸的最多的當然是讓她最自豪的大舅了。
記得我們小時候媽媽總是體弱多病心情不好。媽媽也是被姥姑嬌養大的孩子呢!在姥姑眼里就是孩子帶孩子,她怎么放心?于是大包大攬自己全承擔了照顧我的責任。后來到我生孩子時也一樣,爸爸媽媽又承擔了照顧外孫的責任。抑郁癥的我連自己都照顧不好……
話說小時候,媽媽生病在外求醫,本該老爸帶著她去的,然而總是大舅在承擔,大舅承擔的也太多了,大舅媽偶有怨言那也是情理中的事。比如現在的我,就敢對妹夫說我妹妹生病了,應該是你帶她去,而不是旁的親人。或許我大舅只是小舅子,抑或大舅屬相為馬,又是家中長男,從小習慣了一馬當先義不容辭的承擔責任吧?總之,我的視野里就是能者多勞。
還有許多無法道盡的往事,有的只能永遠埋藏心底,不足為外人道。我愛著我的所有親人,無論他們在別人眼里怎樣的評價,我都愛著我的每一位親人。就算我的堂弟做過階下囚,并不影響我對他的愛。
總是喜歡信馬由韁想到那寫到那,無章法可循,喜歡這種自由的抒寫狀態。偶爾思緒被打亂就喝杯茶,繼續回憶往事。年輕時有個目標,當我40歲時要完成我的處女作。于是那年20萬字的處女作也完成了。就算太私密無法公示于眾,也小有成就的感覺。名利于我如浮云,并非我追求。也無意標榜自己多超脫,貌似生來不愛湊熱鬧,就喜歡獨處。聚會也只喜歡三五好友小聚,人多場合對我幾乎是一種折磨,大多時候感覺靈魂總游離于群體之外。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而我生性淡泊,太多時候感覺生不逢時,貌似誤入人間的一樣無法融入熱氣騰騰的生活。好友都說我屬于外冷內熱型的人,并不否認她們對我的評價。人無完人嘛,我當然有太多缺點,但是可以揚長避短呀!喜歡我手寫我心,那就寫唄!何管他人如何評說?就想貼近靈魂,寫過去難忘的時光。40歲完成我的處女作之后,又給自己設定50歲的目標,寫第二部紀實長篇。今年47歲就開始完成設定目標吧。每10年都想完成一部,直到我離世的那天,那么我的一生也是無憾的。身心合一,不曾為了追求人世繁華而遠離我的靈魂,沒白來世上一遭我知足。雖然與常人眼里的成功距離遙遠,知足快樂我心安寧對得起自己就好。
今生三大愛好:文學,音樂,旅游。文字與音樂常陪伴我左右并不孤單,沒到五十歲已游遍國內四分之三也知足了。就算明天離去也活的了無遺憾了。哦,不,今生唯一深痛和遺憾永遠無法彌補的就是姥姑白親了我!沒給我一天孝順的機會!當初如果不遠嫁外地,說不定姥姑還會跟著享兩天的福。我的任性讓我一生無法原諒自己當初的錯……痛禱姥姑白疼我一場!然而事已至此還是原諒自己吧!誰的青春能不犯錯?說了要和自己和解,那么就原諒自己,盡管疼痛。
下一世,一定要遇到姥姑!倒過來,讓我疼她,她來享福吧!今生就孝順給我生命的父母吧,這是最應該的。
記得九年前姨父恨鐵不成鋼,電話里教訓我不該拋家去北京。內心那叫一個抵觸和不服輸。掛掉電話沒多久就怒氣沖沖給姨父回短信過去:姨父,如果你覺得我丟了你的臉,你大可不必認我這個外甥。如果我爸媽也這樣認為,麻煩您轉告他們,就當我死了。還有別的親戚也一樣……如今回想起來當初太狂妄自大了,不懂得尊敬長輩。又有誰能離開家族的庇護一個人獨立于世的?一個好漢還得三個幫呢,你算老幾?深悔我當初口出狂言,在此給姨父道歉。遲到九年的道歉啊!姨父我錯了,請您原諒小輩當年的狂妄。如今我已成長,再不會冒犯長輩了。不懂長輩關懷,一教訓就逆反心理嚴重。如今我的兒子一犯上自己就受不了,才體會到長輩們的用心良苦。唉,人啊,只有品嘗到自釀的苦果,才能學會換位思考。吃一塹能長一智也算好的,往往還會一次次慣性跳入同一坑里,愚鈍的沒法說……
暫且啰嗦到這里吧。只想做個人畜無害的人,犯上又把晚輩帶坑里的壞事我可不做。或許日后動筆得三思,不能這樣信馬由韁想那里寫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