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弋人
端午時節,頂著鋪天蓋地的云層,伴著時急時緩的風雨,沿著蜿蜒的村間公路,帶著一路的期待與忐忑,我們來到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大龍口南的車師古道北天山山口,體味綿延兩千多年歷史的絲路要塞風韻。
進入景區大門,頗具漢唐遺風的車師王宮提醒你,你正走在一條有著厚重歷史的小道上,曾經的戰車和兵士浩蕩在溝谷、曾經的馬隊和山賊游弋在林間。道還是那條道,人還是那族人,遠祖為了生存而穿梭于天山南北,或征戰,或貿易。如今,我們漫步于山野,或為欣賞美景,或為強健體魄,或為放松心情,或為磨練意志,心境與古人相去甚遠。
沿大龍河逆流而上,途徑六道橋,登上冰雪覆蓋的冰大板,則可立于巔峰俯視吐魯番,但今天我們一行人的目的地遠不能至此,信步而去,能過三道橋就足矣。不覺間,頭道橋很快迎你而來,“車師古道”四個紅色大字再次激蕩你還未平復的心情,石壁一旁的導游簡圖告訴你,這條古道沿途的景點,其實,在我們眼里,步步是景,處處有情,那頭橋絕壁、悟空問路、樹石聯姻、高山神泉等等,僅是路途標志而已。
轉過頭道橋的石壁,一條不急不緩的河流淌在路邊淺淺的溝谷里,河床里堆躺著各式石塊,間或也濺起朵朵浪花。河床陡坡一側多是成片的松樹林,郁郁蔥蔥。緩坡一側多是綠草如氈,野花散落其間,或亮黃,或淺紫,或潔白,端午時節,零零星星,還未盛極,看不到漫山遍野繁花盛開的景致,卻有枝繁葉茂的古樹點綴其間,一條砂石路引導著陌生游人的興致。
翻過一道小土坡,一片橘黃色的石灘映入眼簾,在碧綠的草地上格外顯眼,在陰沉天氣里,為靜謐的山谷增添了幾分熱烈的情趣,像黑夜中閃爍的火苗,在舒緩節奏里鑲嵌一段激越的音符,不禁讓人有了想歌、想舞的感覺。
沒有似火的驕陽,沒有喧囂的車輛,似濃又淡的云層在空中低垂,大山深處也許風雨正緊,也許幾分鐘后風雨就來,伙伴們卻也沒有停下腳步的意愿。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踩著砂石便道,行進在翠綠的山野,沒有絲毫的燥熱,不覺又有了些幸運的滋味,忐忑的心情在這樣的山、這樣的水、這樣的花草樹木、這樣的空氣里早已蕩然無存。
二道橋河面稍寬,水流平緩,河水也清澈了很多,游人更容易觸及到水的體膚,感受高山冰雪融水與雨水混合后的感覺,完全沒有了冰雪融水的刺骨冷冰。經過這道橋,我們便開始沿著河的左岸行進了。
左岸地勢略高,視野也就更加開闊,高山草甸上馬群、牛群、羊群隨處可見,或低頭食草,或抬頭遠眺,或跟著父母奔跑,或三五成群閑聊,自由自在。它們的主人——哈薩克牧民,或騎著摩托車往來于群峰看管著自己龐大的馬群、牛群、羊群,或躺在草坪上閉目聽河水浩蕩、聽山風低吟、聽馬牛羊歡叫、聽歲月靜靜的流淌。
三道橋沒有二道橋那樣敦實的橋墩,以她略顯單薄的身軀靜靜地橫在兩山之間,架在緩緩流淌的河水之上,默默地任摩托車和行人往來穿梭,成就他們或遠或近的夢想。這是我們最初的目的地,到這兒就該踏上歸途了,前面的路還遠。
那就鋪開我們的防潮墊,拿出我們各自準備的美食,犒勞一下遠足的我們。咸菜、牛肉、馕餅、開水是我們每次出來游玩的標配,兩位細心的年輕人帶來紫菜包飯、壽司給我們驚喜。大家或蹲或坐,在河邊的草地上分享著美食、分享著山野的風、分享著溪流的歌、分享著彼此的故事。
預計的目的地已到,預計的時間還較充足,天公作美,灑下一片柔柔的陽光,最是這樣的美景不能辜負。補充能量后,決定繼續前行一段路程,于是,我們向四道橋進發。既然是預計之外的行程,大家感覺輕松了很多,能走多遠算多遠。約半小時路程后,遇到一位牧民,正斜躺在路邊的草坪上遠遠地看護著他的羊群,我們上前攀談起來,得知到四道橋還有約兩公里,三位女伴決定就地歇息,我們四位男子漢大丈夫繼續前行,去探訪一下四道橋的倩影。
轉過一道道彎,爬過一道道坡,眼前一道高高的山梁,按牧民說的距離,四道橋應該就在山梁那邊了吧。帶著急切的欣喜,我們先后奔上山梁。站在山梁,眼前一片開闊,放眼望去,又是層巒疊嶂的景象。山坡上,依舊一面是蒼翠的松林,一面是高山草甸,山溝里還是那條河流,河的上游一直向盡頭的雪峰延伸而去,只是不見四道橋的身影,也許是牧民估計的里程有出入。
沒有看到四道橋的倩影,不用失望,站在高高的山梁上遠眺遠眺吧。前方的天空依舊云層較濃,山巒一個接著一個,好在可以清晰地看到遠處的雪峰,那兒應該就是這條古道的制高點——冰大板了。迎著徐徐的山風,迎著柔和的陽光,放飛我們的夢想,這兒絕不是我們此處前行的終點。
似乎每次戶外活動都是這樣,歸途總是顯得輕松快活,也許這樣的路途下山本就容易很多,也許是達到目的后松弛的心態造成的感覺。不過還有一種感覺每次都有,路還是那條路,只是換了個方向,景色感覺也大不一樣,有時甚至懷疑是否是來時的路。
輕松的歸途中,不時看到有礦泉水瓶、食品包裝袋等廢棄物零星散布在路邊,黯然了美麗的古道風景,大家隨手撿拾起來放入自己的垃圾袋中。一路上的游人都給我們豎起大拇指,其中一位全副武裝的徒步穿越者也臨時加入到我們的行列,并由衷地說,給我們點一百個贊。其實,這都是隨手為之而已,沒想到得到大家那么高的評價和那么多的贊揚。不久,我們自己的垃圾袋已經塞得滿滿的,幸好半途中又發現了一個大大的編織袋,這可幫了我們的大忙。
我們一路歡聲笑語,一路撿拾廢棄物,一路的美景簇擁著我們,完全忘記了來時的疲憊。突然,迎面駛來一輛景區安全巡邏車,急急的停在我們一群人面前,車上人員嚴肅地問,“袋子里裝的什么東西?”,估計是以為我們搬走了景區的財物。當得知裝的都是撿來的廢棄物時,他們主動下車,讓我們把大大小小的垃圾袋放上車,給我們減輕了負擔,又可以輕裝前行了。
在安全員幾番感謝之后,愉快地跟我們合影留念,衣著樸素的駕駛員看著有些羞澀,快快的上了車。伙伴們都感到特別意外,一路的點贊,一路的夸獎,一路的感謝,我們似乎受之有愧,僅僅是做了點隨手可做的小事情,就能得到大家如此的肯定。其實,我們內心真正感到欣慰的是,車師古道登頂的一半路程少了那些廢棄物,一定更加秀麗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