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充實的2018,收獲的2018。梳理過去的一年,迎接新的2019。
? ? ? 一、成長與收獲。
? ? ? ? 2018年,到了一個新的工作崗位,工作更加忙碌,也更有挑戰性。主要從思維課堂與深度學習、小組合作、智慧校園三個方面總結。
? ? ? ?1.思維課堂與深度學習
? ? ? ? 2017年以來,我校在縣教研室指導下,全面啟動思維課堂建設,確立了“點上研究、面上推廣”的工作思路,取得顯著成效。一是制定備課模式,采用思維導圖架構單元及整冊知識;二是各學科圍繞“思維課堂教學模式”、“主問題設計”、“活動設計”、“互助小組合作”、“嵌入式評價”五個專題深入研究。三是開展思維課堂達標活動。制定《思維課堂過關考核實施方案》,教師自主確定達標時間,目前全部過關達標。四是創新思維課堂評價方式,設立爭章創星,針對每個學生課堂表現,教師即時評價,每月組織一次升級兌換。五是專家引領,學校多次邀請深度學習專家崔成林來學校作專題報告,選派多名骨干教師參加全國深度學習研討會,學校被確立為“全國深度學習研究基地”。
? ? ? ? 本學年組織各學科教師進行了16次思維課堂主題活動,初步形成了語文學科“優質問題·思維碰撞”讀寫結合新模式,數學學科“問題探究·思維碰撞”問題探究式思維課堂教學模式,2名教師獲省“一師一優課”一等獎,2名教師獲市優質課一等獎,3名教師獲縣優質課一等獎。我校語文、數學兩節課例分別在全國“基于深度學習的問題和活動設計”教學研討會展示,受到專家好評。
? ? ? 2.小組合作學習。
? ? ? ? 本學期,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實踐,對小組合作的語言、組織形式,小組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和論述,形成了一系列論文《課堂口令語言研究——學生課堂程序化語言及小組合作語言研究》、《小組組建、技能、語言研究》、《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操作規范》等。
? ? ? ?3.智慧校園,讓學校發展走上快車道
? ? ? ? ? 10月,我校啟動智慧校園建設,全力打造數字校園。一是全校199名老師,2875名學生創建實名賬號,接入國家、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實現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二是做實智慧校園培訓,加強教師應用學習,從濟南特邀專家對教師分批培訓。三是抓實智慧校園環境下的課堂建設,豐富智慧教學資源,創造智慧學習環境,建立主動式、協同式、研究式互動教學新模式。四是構建智慧管理體系,暢通學校辦公流程,管理實現科學化、自動化、精細化。五是創新家校溝通新模式,通過“家校幫”APP,家長可以隨時收看課堂實錄,隨時隨地了解學生在校表現,家校溝通更直觀,更便捷。撰寫了一系列文章《為什么要使用人人通空間?》、《智慧校園工作梳理》、《智慧校園九問九答》、《智慧校園之家校溝通(家校幫使用)培訓發言》截止到1月1日,我校智慧校園建設平臺訪問量位居全省第二名,4名教師的個人空間被省教育云首頁推薦展示,學校作為智慧校園樣板校被推薦上報到教育部。
? ? ? 二、問題與反思
?? ? ? 1.思維課堂建設需進一步深化,形成基本課堂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操作規范。
? ? ? ?2.課程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教師課程開發能力需培訓提高。
? ? ?三、規劃與打算
? ? ? ? 1.深入開展思維課堂建設,構建各學科思維課堂教學新模式,鼓勵教師大膽實踐探索,努力實現“一師一模”“一科多模”。
? ? ? ? 2.研究制定小組合作教學的基本規范,并在全校推廣使用,使小組合作學習、學習共同體真正落到實處。
? ? ? ? 3.積極推進智慧校園建設,落實“三通兩平臺”。實施校園智慧辦公,提升管理水平。落實智慧校園資源應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進教師個人空間建設,打造個人空間品牌。開展智慧校園應用先進個人評選和優秀個人空間評選。建立創客教室,開設機器人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