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橙藍子翔
2017年11月8日,星期三,晴轉陰
01
學點心理學,提升元認知,增強自我調節能力,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指數。
初冬傍晚,微冷。
一個人漫步街頭,看華燈初上,看街上人來人往,看燈下銀杏金黃閃耀,看風中杏葉肆意逍遙。很享受這樣的時光。
可一想到今天是365挑戰營第三周的第3天了,自己本周才更文一篇,質量還是不忍直視的那種,心中就莫名惆悵。
廣場綠樹成蔭,燈火闌珊,音樂或輕柔或激進,人們或翩翩起舞,或激情旋轉。卻感覺這些都與我無關,獨獨在廣場最邊沿打圈,打圈,思緒也在圍著打圈,打圈。
參加365以來,發現遍地都是素材,可自己就是寫不出來,或是寫不成文,即使費勁巴力寫出來也基本是自言自語,上不得臺面,連群里不好意思分享。
其實,無戒老師每天早課都有給大家加油打氣教方法,不定期地請老師做分享,有針對性地給大家答疑解惑。可最關鍵的是要去寫,要堅持寫,安排好時間,安排工作,照顧好家庭,保護好眼睛,最后還是堅持寫。
參加挑戰的初衷也只是想轉移一下注意力,改善與兒子之間的親子關系,不要成天盯著他惹人煩,順帶給自己培養一個興趣,讓心情變好,生活變得美好起來;最次也是養成一個堅持的習慣,培養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
可現在卻感覺不到輕松與美好,反倒是有點自卑,有點畏首畏尾,感覺自己快要堅持不下去了呢!想放棄又不甘。
任自己在那轉了一圈又一圈,走不出去的樣子。
“Duang!——”廣場洪鐘一聲響,渾厚綿長。
晚8點,365挑戰營分享課準時開始,今晚是臨界冰老師關于《讓心理學幫你成就心想事成的人生》的分享。
轉出熱鬧的廣場,順著稍微安靜的六十米大街,習慣去聽每一堂分享課。
老師真正吸引我的不是簽約作者的身份,而是她以心理咨詢師和美式催眠師的身份,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將深奧的心理學知識輕松地傳授給大家。
我們生活中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提升幸福感的,這種幸福的感覺,10%來自于事物本身的影響,剩下的90%都是來自我們自己對事物的認識、感覺。換句話說,所有的煩惱都是我們自尋的,而非事物本身帶來的。
從提升覺知自醒能力,到改變心智模式,從而達到解決煩惱的目的。
感覺心理學太神奇了,自己想不通的事,解不開的結,經老師一點,竟一下豁然開朗了。
從建立自己的元認知模型開始,鍛煉覺知能力,增強自我調節和激勵能力,不斷專研,一定就能達到為別人指點迷津的高度吧?
聽課的時候,頑子班長提議大家都來學心理學呢!
02
學點心理學,懂點催眠術,找到走進兒子心里的那把鑰匙,以期能成就其心想事成的人生。
兒子高三,我看見他是這樣的:生活散漫,拖沓,學習沒有拼搏跡象,還自以為成熟,獨立,不喜別人指點建議。
他覺得自己是這樣的:他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覺得他的將來肯定比我輩父母過得好。
那個曾經優秀的少年現在泯然眾人了,卻還不自知,還好高騖遠,思想在山峰,人卻還在山腳下。
他難道不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沒有努力,何來收獲啊?無比擔憂!
我關注了冰冰老師的公眾號,加了微信,老師很快驗證通過了。因時間太晚不忍打擾老師,于是去老師文章里尋求答案。
看了那篇用催眠幫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案例分享,我無比羨慕。催眠能改善睡眠,增強自信,能改善不良行為習慣,能改變身心狀況,好的狀態出好的成績,這我相信。感覺案例中那孩子應該還小吧?大點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漸覺醒,方法應該有所不同吧??
關于正能量和潛意識的研究和應用還需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摸索改進,最主要的是怎么樣用一種對方不反感的方式來達到預期的目的。這應該是情商研究的范疇了吧!
學習學習再學習,以期能得到老師的指點。
03
學點心理學,懂點人際交流溝通,情緒排解,調控,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對人對己都有幫助。
好吃群里一姐妹小青生病住院,今天群主組織大家去探望。
小青39歲,因最近時常頭暈,查出高血壓,再查,心臟有點問題,血糖有點高,腎臟又有問題。
不得了住進醫院,于是被安排進行了一系列檢查排除,我們到的時候檢查還在有序進行。
看見一大幫同事朋友來探病,小青多日郁結于心的委屈涌上心頭,沒忍住,傷心地哭了:這三年過生她都在醫院,前年陪她爹,去年陪她媽,今年是自己。越想越傷心,無人傾訴,所以一見我們就如見了親人一般。
大家輪流勸她,想開些,有病就醫,別背太重思想負擔。父母老去是不可更改的自然規律,誰也左右不了,活著的人應該朝前看。
可小青始終不能釋懷,整夜整夜不能入睡,工作,生活的壓力最終拖垮了身體。大家勸她,小醫院的診斷不可全信,最好到省醫院去看看,那里設備先進不說,關鍵是醫生臨床病例和經驗都要豐富些。
護士來通知她去做腦電圖時,我們也走出了醫院。
大家都覺得其實小青的病應該沒那么嚴重,她首先要做的應該是心理疏導才對。
來,大家做一個活動,嘴角上揚,保持心情愉快,這樣才能成就心想事成的人生!
無戒365極限挑戰營? 第18天? 第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