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家風是一個人最好的教養。
小時候,我們最怕被人罵沒家教、沒教養。
當時,只知道是很難聽的一句話,和問候列祖列宗是一個級別的,直到后來工作了,一個偶然的機會才體會到什么是有教養、有家教。
01
▼
那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一年,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老板是個高高大大的北方漢子,他讓我們叫他老K。
老K長的虎背熊腰,說話大嗓門,吃東西呼嚕嚕,以至于公司里誰要放個屁大家都會感覺是老K干的,剛到公司的新人總要適應上一段時間。
老K夫人是個典型的江南妹子,長得小巧玲瓏,說話聲音也溫柔,他們兩個人站在一起,講真,真的好互補。哈哈哈
我們這些新人常聚在一起八卦老K夫人平時是怎么忍受老板的,有的人講的一套一套的,當時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的,后來一些事逐漸改變了大家對老板的看法。
那段時間,公司接單比較多,老K也跟我們一起加班,他說,這段時間大家就不要叫外賣了,我專門請了個阿姨幫大家做飯,大家有喜歡吃的都可以告訴她,伙補照常發給大家。
一時間,公司上下一片歡呼雀躍,大家在群里紛紛給老K獻殷勤、拋媚眼。
時間久了,我發現,每次打飯時,老K都是最后一個,大家吃完飯把碗筷往餐桌上一扔,抹抹嘴就走了,每次都是老K幫阿姨收拾餐桌。
突然之間,我覺得吃飯吧唧嘴的老K比我們這些表面上看起來講究吃相的人要可愛多了。
好幾次,我想留下來幫他一起打掃衛生,礙于怕同事們罵我是馬屁精,直到阿姨離開公司,我始終沒勇氣戰勝自己。
后來,聽別人說,那個幫我們做飯的阿姨是老K鄉下的姨媽,兩個兒子都在讀大學,日子過得很辛苦,老K一直想幫助他們,但姨媽從來沒白要老K一分錢。
我忽然懂了,老K年紀輕輕就能干出一番事業,都得益于自己良好的家教啊。
02
▼
去年,出去旅游,剛好有同學在這座城市。大學時我們住一個宿舍,只是他性格比較孤僻,打電話經常跟家人吵架。
畢業后,和他很少聯系,只是聽同學說他現在混得不錯,有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也算同學里的佼佼者。
見面后,沒有我想象中的擁抱,甚至于擊掌都省略了,他先是埋怨我明知道堵車為什么不避開高峰期,然后又挖苦我這么多年了竟然還在一家沒有名氣的公司做程序猿,吃飯點餐絲毫不征求我的意見,自己胡亂點了幾個菜就自顧自開吃,邊吃邊說快吃快吃,我老婆今晚約了人要我開車送她.....
我只能不斷的喝水來緩解我的尷尬。
如果,你早已不再在意曾經的友誼,又何苦浪費自己的時間來陪一個你不再在意的人吃頓飯呢。
原來“吃什么補重要,關鍵看跟誰一起吃”這句話用到這里是那么的恰如其分。
雖然他宴請了我,花了錢又耗費了自己的時間,但我并不感激,于我而言,時間不一樣也浪費掉了嗎?
一個行為鄙俗,舉止無禮的人,即使他出手闊綽請客買單,功成名就家財萬貫,也不會讓人覺得他層次高貴,只會讓人看到他內心的庸俗,沒有修養只有MONEY。
03
▼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教養也并不體現在大事上,而是通過很多的小細節反映出來。
例如下雨天,你在路邊走著,一位司機開車從你身旁經過,踩剎車減速,沒有濺起一滴臟水,直到開出很遠,沒有人的地方,司機才重新提速。這個時候,你會心里一暖,對這個司機刮目相看,好感倍增!
我見過為建設城市而忍受風吹日曬的農民工為了不讓自己身上的灰塵弄臟了地鐵坐椅而選擇蹲在一個角落;我也見過所謂的“文化人”,斥責農民工不該坐公交,就只是因為嫌棄他們臟;衣冠楚楚的白領訓斥流浪漢,不應該到餐廳與他們一同吃飯……
教養和學歷、財富無關,真正體現你的教養,不是你在公開的場合如何長袖善舞,不是你在愛人面前如何體貼入微、妙語連珠,不是你在陌生人面前如何滴水不漏的一切高情商。而是體現在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的點滴的細節之間。
教養和父母的教育有關,和一個人的家風有關,也跟自身的經歷閱歷還有所處的環境有關。教養跟氣質一樣,是潛移默化的,是日積月累的沉淀。
裝得出的情商,裝不出的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