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傳習錄》【52】

2017-01-17

家族傳承,在于存養家族的心體。得其下者是傳下家財。得其中者是傳下家業,能培養出繼承人。得其上者是傳下家風、家學、家族文化,傳下正確運用才智的能力,傳下良知良能,心之明鏡,從自己開始,不僅是存養自己的心體,更要一代代存養家族的心體。

【問:“名物度數,亦須先講求否?”

先生曰:“人只要成就自家心體,則用在其中。如養得心體,果有未發之中,自然有發而中節之和,自然無施不可。茍無是心,雖預先講得世上許多名物度數,與己原不相干,只是裝綴,臨時自行不去。亦不是將名物度數全然不理,只要‘知所先后,則近道’。”

又曰:“人要隨才成就,才是其所能為。如夔之樂,稷之種,是他資性合下便如此。成就之者,亦只是要他心體純乎天理。其運用處皆從天理上發來,然后謂之才。到得純乎天理處,亦能‘不器’。使夔、稷易藝而為,當亦能之。”

又曰:“如‘素富貴,行乎富貴。素患難,行乎患難’皆是‘不器’。此惟養得心體正者能之。”】

名物度數,名物,這是什么東西,叫什么名字;度數,有什么用處,怎么用,什么禮俗規矩。孔子入太廟,每事問,問的就是名物度數。比如吃法式大餐,有幾把叉子,幾把餐刀,每把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用,開始時怎么擺放,吃完怎么擺放,有什么儀節注意事項,這也是名物度數。有的人就熟悉各種名物度數。陸澄這就問:“世間萬事萬物,各種名物度數,要不要都預先講求學習呢?”

王陽明回答說:“哪里預先學得了那么多!人只要存養成就自己的心體,則應事接物,應用就在其中,現學來得及。只要你存養心體,有未發之中,自然有發而中節之和,自然沒有什么做得不恰當的。”

比如英國女王請你吃飯,你對那些宮廷禮儀不懂,跟著走就是,或者問一問,即便是錯了兩步,也是發而中節的,你不會用刀叉,她還不會用筷子呢!或者觀察一下別人,像林黛玉剛進大觀園,喝茶時看別人是先漱口,她也把第一杯茶吐了就是。你自己自信,就沒有人會笑話你。

“相反,你如果沒有自己心體之正,預先去學了世上很多名物度數,跟自己毫不相干,只是裝點門面,還占用大腦內存。無非是多些夸夸其談的談資,事到臨頭,還是一點作用也不起。

“當然,也不是一點名物度數都不講求,只是要懂得《大學》里說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要知道什么是根本,知道何者為先,何者為后,這就接近得道了。”

又說:“人要根據自己的才能去成就自己,才能有所作為。比如夔之于音樂,稷之于耕種,那是他的天資本性,就適合做這樣的工作。能成就他的,也是他的心體純乎天理,其運用處,都是從天理上發出來,然后才叫才干。

“如果到了天理上精純無比的地步,就能達到‘不器’,不為具體的才能所束縛,讓夔和稷互換一下工作,他們也都能夠做好!”

又說:“像《中庸》說的:‘身處富貴就做富貴者該做的事,身處患難就做患難時該做的事。’這也是不器,沒有被一個具體的名物度數的框框框住,這也是只有心體中正才能夠做到。”

王陽明說的“要他心體純乎天理。其運用處皆從天理上發來,然后謂之才。”這還是講良知良能,用笛卡爾的話說,叫“正確的運用才智。”笛卡爾也講良知,在他的名著《談談方法》里,開篇第一個詞就是良知:

“良知(le bon sens),是人間分配得最均勻的東西。因為人人都認為自己有非常充分的良知……這正好證明,那種正確判斷、辨別真假的能力,也就是我們稱之為良知和理性的東西,本來就是人人均等的;我們的意見之所以分歧,并不是因為有的人理性多些,有些人理性少些,而只是由于我們運用思想的途徑不同,所考察的對象不是一回事。因為單有聰明才智是不夠的,主要在于正確地運用才智。”

君子不器,物來心照,關鍵在于致良知,在于正確運用才智,在于時刻擦亮自己的心之明鏡。

【與其為數頃無源之塘水,不如為數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窮。

時先生在塘邊坐,旁有井,故以之喻學云。】

這一天,王陽明坐在一個水塘邊,旁邊又有一口井,他有感而發,說:“與其擁有一塘有數頃之大卻無源頭的水,不如有一口只有數尺深而有源頭的井,因為有源頭,才能永續無窮。”

王陽明這是講學問,比如你學很多很多的名物度數,那也是有限,出了這個范圍,你又不會了,唯有存養心體,致良知,懂得正確有效地運用才智,則物來心照,來什么就馬上會什么。

學問如此,物質財富也是如此,家有斗金不如日進分文,所謂“財務自由”,不是錢足夠多了,這輩子都夠用了,而是自信自己有持續賺錢的能力,三十年后,五十年后,甚至傳給兒子孫子,這家業我也有自信,那才是真正的財務自由。

君子兩手空空,也能經天緯地;家族富可敵國,也不夠一個敗家子折騰。

傳什么給子孫,傳數頃無源之塘水,是傳下家財;傳數尺有源之井水,是傳下家業。傳家財、家業,都不夠,要傳下家風、家學、家族文化,傳下正確運用才智的能力,傳下良知良能,心之明鏡。是為存養家族的心體。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