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拆書幫拆書的拆書實錄,片段選自《學習之道》
學習目的:
通過本片段的學習,學習者能根據片段中的方法,記住現場所有小伙伴的名字或者介紹自己的名字,并在一周過后還能讓大家記得。
圖書介紹
我記得上次我看了一本書叫《好好學習》,當時看完了非常激動,覺得這本書真好,還推薦給大家了,悲哀的是,現在你問我這本書講什么,我就記得反思兩個字了,別的基本上都忘光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其實這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當有小伙伴知道我看過這本書問我這本書怎么好的時候,我竟然說不出來,實在是太尷尬了。所以如何記住我們想要記住的知識?今天這本《學習之道》的片段來告訴我們一個棒棒的方法。
為了大家能切實的在課堂上就能用起來,請問大家,剛剛我們自我介紹過了過后,大家還能記住幾個小伙伴的名字?一半有嗎?沒有,太好了。
接下來大家花一分鐘時間來看一下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
研究給了我們啟發,讓我們舉個實際例子,比如你想記住有關密度的知識--密度的符號式寫法奇特的ρ,讀作“rou”,它是以標準單位“千克每立方米”來測量的。
你怎樣才能比較有效的把它封存在記憶中呢?(盡管你知道,把小信息組塊存入長期記憶有助于逐步形成對一個學科的宏觀認識。)
你可能會找一張索引卡在一面寫上ρ,在另一面寫上其他信息。書寫會把要學的知識編譯(將信息轉換為神經記憶結構的一部分)到更深的記憶中。當你寫出“千克每立方米時”,你可能對一千克會有一個模糊的感受(單純感受一下它的質量):這一千克就藏在長寬高剛好1米的大號行李中。要記憶的內容被你變得越好記,再回想就越容易。你也會通過大聲讀出這個詞和詞意,讓聽覺神經連接到材料內容上去。
接下來看著卡片上寫有“ρ”的這一面試著想起另一面都寫了些什么。如果想不起來,翻過卡片提示自己一下。如果想起來了,那就把它放到一邊。
現在去做點別的,也許可以準備另一張卡片考考自己。攢了幾張卡片之后是這從頭到尾過一遍看看自己是不是都記得(這能幫你進行穿插式的學習)。如果有點吃力,也別大驚小怪。只要你把卡片順利的過一遍,就把他們放在一邊。等到睡前再拿出來看一遍。要記住,你的大腦在睡眠中會不斷的重復神經模式,并整理拼湊解決方案。
你可以把需要記憶的內容請簡要重復幾天,可以是每天早上或晚上的幾分鐘,偶爾要記得改變一下卡片順序。隨著記憶逐漸深刻,延長重復的間隔時間。越發熟練的你通過延長時間間隔,把這些內容牢固地封存在你的腦海中。
講解引導
看完了的小伙伴是否發現原文片段是否非常簡單?
是
那大家分享一下原文片段中可以提高記憶的方法嗎?
短時間大量重復
把要記憶的內容變的越好記,再回想就越容易
調用自己的多個感官
改變多個記憶的順序
睡前睡后看一遍
延長重復時間
卡片記憶法
OK,分享已經基本上把原文片段提到的記憶方法都已經說完了,本來以為一個小小的片段,沒想到隱藏了這么豐富的內容,那么接下來我們需要對這些記憶方法進行整理一下了
短時間大量重復、睡前睡后看一遍、延長重復時間--這三個是告訴我們如何去重復要記憶的東西
把要記憶的內容變的越好記,調用自己的感官--這兩個是如何讓要記的東西讓我們更容易記憶
改變多個記憶順序--這個是在要同時記憶多個的情況下的方法(比如背單詞)
卡片記憶法--這個是運用前面的方法綜合起來,提供的一個工具。
對于這個分類小伙伴有什么異議嗎?
沒有
那么接下來我們需要對分類進行梳理了。根據上面的分類,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想把要記憶的東西記得印象深刻,那么方法很簡單
1、要把需要記憶的內容變的更好記
2、重復
是不是很簡單?也是不是很好理解,一個新的事物要記憶,變的更好記肯定方便記憶,要記住一個東西肯定需要不停的重復,是不是很好理解?
那么接下來我們進行下一個步驟。
大家分組討論一下,有什么方法能讓要記憶的內容變的更好記?
1、和多個感官關聯
2、關聯自己的經驗
3、形象化
4、做成一個朗朗上口的記憶口訣(99乘法表?)
5、做成一個身體動作
6、把要記憶的情境,想照相機一樣刻畫在腦海里,用語言記住這個場景--照相機法
7、可以取一個別稱
8、一個故事
9、場景化
10、邏輯性
11、歸類整合
大家討論的非常多和激烈,已經遠遠超過我之前準備的內容了,還有許多方法我都沒有聽過,比如照相機法。不過我們可以嘗試對這些方法縷一縷
是不是整理一下發現還有一些方法似乎不好放在任何一個里面,我們來看看這最后一個--故事,傳統的故事都會說: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是不是發現問題了,時間地點人物是和非抽象的感官相關,起因經過結果適合邏輯性有關。原來故事運用了抽象和非抽象的記憶方法,綜合一起了。
大家是不是發現個人傳記、講故事不僅僅容易讓我們聽進去,而且還容易記?。?/p>
是
那我們現在可以總結一下,如何讓記憶內容變的好記?
1、讓記憶的內容和自己的多個感官相關
2、和自己的經驗相關
3、相關記憶具有邏輯性
4、記憶內容多的話,進行分類整理
我們找到這四個原則過后,我們就可以自己嘗試做一些記憶的方法了,原文片段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小工具叫卡片記憶法,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自己弄一個更好的方法和工具?用個厲害的方法把這些原則都用上去?
故事是一個方法,大家可以整合想到更多的方法,今天就不討論了。
接下來我們再討論第二個步驟,重復。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不再討論,我把原文關于重復的方法總結一下,如果大家對總結有異議,可以再說出來我們一起看看。
對于重復,原文說了,先一天看幾遍、再每天看一遍,再每周看一遍,最后一個月看一遍。有些小伙伴可能會說,你直接告訴我一天看幾遍不就好了么?為什么要說個幾,從我來理解,作者可能是想表達每個人的先天記憶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短時間大量重復對每個人的頻次是不一樣的。不過為了讓方法可行我們可以自己先規定,后面再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
我們先把需要記憶的內容,每天重復3遍,如果連續2天都記得住,那么開始變成每天重復一遍,如果一周都能記住,可以修改為一周重復一遍(或者3天自己調整),如果一個月還可以記住,改成一個月重復一遍,如果三個月還可以記住,那么一般來說就基本上很難忘記了。在記憶的過程中你會發現,第一步做的月好,第二步就so easy。
大家對這個方案有異議嗎?如果沒有那么我們的方法就這樣了。
這個時候小伙伴可能會說,我不記得了要重復怎么辦?
這個問題我是不屑于回答的,因為如果你從來不用手機還是個問題,如果你手機不離身這還是個問題的話。。。此處省略一萬字
總結一下我們的方法
1、把記憶的內容變得好記
讓記憶的內容和自己的多個感官相關
和自己的經驗相關
相關記憶具有邏輯性
記憶內容多的話,進行分類整理
2、重復
短時間大量重復(每天幾次)
延長重復時間(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每月一次)
催化運用
俗話說的好,光說不練假把式,剛剛我們已經總結了我們的方法了
那么接下來請今天新來的小伙伴分享一下,如何介紹自己的姓名,讓小伙伴能記住。
學習者1:大家好,我的名字叫XXX,XXX,XXX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短時間大量重復)
學習者2:大家好,我叫劉勇,文刀劉,勇氣的勇,如果大家記得宋朝詞人柳永,也就記住我啦(關聯視覺文字、聽覺名字讀音、關聯經驗劉和勇的漢子記憶以及柳永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