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垂直問答社區的價值前,先聊聊問答吧。
問答為什么會產生?
01 認知和信息(知識)邊界
人作為一個個體,認知和獲取的信息(知識)是有邊界的,在遇到超出邊界內的東西時怎么處理呢?最簡潔的就是去問自己身邊的人;當然也可以通過學習來擴大自己的邊界自我解決,這個可能就比較花費時間。
02 社交和分享人的本性
人與人是需要交流的,如果讓你一周,一個月,一年不與人交流的話,我想世界可能會多了一個啞巴吧。長時間不與人溝通你的生活會失去很多趣味。
與人交流中免不了會有問答的元素在,這個發問可能是出于你的興趣點也可能是出于未知;舉個例子:你的外賣看起來好好吃的樣子,在哪家點的?這個場景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
愛分享,無論是出于炫耀還是想要給別人提供一些幫助分享都是人的本性。舉個例子:明天就是周末了,真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A地挺好玩的,里面有....挺有趣,上次我們玩的挺開心的,可以嘗試下。這個場景是不是也挺熟悉呢?
為什么要做線上問答社區?
01 可連接的個體數受限
現實場景中每個人認識的個體數有限,在有限的個體中會存在無法幫你解答問題的認知和信息邊界。
02 缺乏可連接的問答場
每個個體都有自己要面對的工作和事情的場 ,線下很難可以做到隨時凝聚一個場來處理到你當下遇到的問題。
03 透支交際貨幣
線下場景的解答,看似是熟人間的免費幫助,其實消耗的是你的交際貨幣,當交際貨幣過多的透支很可能會影響到關系鏈的斷裂。
04 部分問答的私密性
某些問答可能涉及私密性不太適合線下場景的偏熟人關系的解答。
為什么要做垂直化線上問答社區?
01 營造特有的社區氛圍
平臺型的問答社區用戶群體會更廣泛,覆蓋的面更大,平臺需要考慮所有類型的用戶訴求,比較難以營造針對某個群體的社區氛圍。而這點恰恰就是垂直化問答社區的優勢,垂直化問答社區可以針對相同屬性的用戶群體,來營造社區氛圍,其次問答解決的用戶訴求偏痛點訴求加上垂直化,更容易讓用戶有歸屬感和認同感。
02 高粘性和活躍度
相對于平臺型的問答社區,垂直化的問答社區相對更容易提高用戶的活躍度和用戶粘性。用戶群體畫像位于相似區間內,更利于形成關系鏈,認同感,互動。
03 內容質量的把控和優質化
垂直問答代表用戶群會更聚焦,輸出的內容都是圍繞這些群體展開的,內容也會更聚焦,內容的輸出者和輸入者是同一類群體,聚焦的內容其實會相互影響的,更利于內容輸出的良性循環(舉個例子:就像我喜歡動漫,拿海賊舉例吧,在B站關注了一些動漫的UP主,看了他們優秀的作品,會對自己的作品在輸出時有更高的要求,會去對比要求自己在做作品時更花心思些,問答社區也是一樣“愛現”是人的本性)。從運營角度講只需要服務好這批用戶就好(用戶運營,活動運營,內容運營...),無論上述哪個視角對內容的把控度和優質內容的產出相對平臺型問答社區都是有優勢在的。
垂直問答社區的價值
接下來回歸問題,談談垂直問答社區的價值
01 用戶價值
垂直問答社區解決某一類用戶群的痛點問題,利他的初心,為這個用戶群提供幫助本身就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在這個社區內結識不同的同路人,通過問答及眾籌模式匯集起來的答案,用戶間獲得更多的連接和關注,同時給到更多人幫助。
02 商業價值
垂直問答社區有著2個天然的優勢,垂直和問答,垂直意味著可以做更針對性的運營,相對平臺型可以更精準更深度的了解和運營用戶,建立用戶檔案;問答屬性從某種程度講,問答數據即可用來做為用戶調研數據,洞悉用戶的訴求,做歸總建模。
用戶即流量,平臺與用戶的連接度越強,粘度更高,更懂用戶,基于這些社區可以走知識付費和根據不同用戶屬性做針對性帶貨,具體貨品選擇可基于用戶屬性進行選品。
03 市場趨勢
大家都有這個認知,獲客越來越難,各個領域的應用趨向于飽和,目前再去做平臺型產品難度是蠻大的。產品要做的是在滿足用戶訴求的基礎上,提供更好的服務,做更精細化的運營,更懂用戶,搶占用戶的心智模型,這些垂直化問答社區從屬性上更具備優勢。
以上是我的分享,以文交友,給個關注或贊唄;如果你是一位寫作者可以相互認識下,一起成長;輸出是一種成長方式,利他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