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確一下商務合作的意義,商務合作最大的特點和優勢是能夠在投入資金的情況下,利用自己手中已有的資源實現營銷推廣、擴大收益的目的,可以讓手中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且適合于任何規模的公司、單位,甚至個人。商務合作確實很難,有太多不確定性和潛在風險,這也是它在現代商業中越來越重要的本質原因。
成功的關鍵:如何深入挖掘自身資源,有效擴大資源價值。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操作時,充分發揮想像力,合作方式不要拘于一格,好的合作創意將能帶來更佳的效果。
最核心的兩個關鍵點:搭建高度的相互信任,進一步描繪共同愿景。
由于資源合作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所以各大公司對它越來越重視,甚至已經演變成了一個專門的部門和職位,它的名字叫BD,即Business Development,翻譯成中文為商務拓展。在一些公司,BD部門的重要性已經超越了傳統的市場部。
資源合作的基本流程和步驟非常簡單,對于聰明的BD,談成一個合作可能只需要10分鐘,因為它只有簡單的三步:
第一步:確定自身的資源與需求
在我們想尋求各種合作之前,先要弄清我們自身有哪些資源與優勢可以利用,也就是說,先要最大化的挖掘我們自身的資源。同時要明確我們想通過對外的合作得到什么,我們想要的資源有那些。最好把這些資料整理成一個簡單的文檔或是PPT,方便向合作伙伴介紹。
個人比較推薦使用思維導圖軟件來做信息的梳理。
第二步:確定對方的資源與需求
明確好自身的資源與需求后,開始踏上征程,通過各種方式尋求適合的合作伙伴。一般BD人員的工作在外人眼里看起來都很悠閑,貌似就是在網上聊聊天、在線下參加參加各活動,沒事打打電話找人吃吃飯。其實事實并不是如此,做這些事件都是為了能夠接觸到更多的潛在合作方。
在這個過程中,一旦遇到有合作可能的公司后,先不要急于談合作,應該先大概了解一下對方有那些資源有優勢,這其中有沒有我們想要的。然后再初步思考一下我們的資源中,有沒有對方感興趣的,我們能給對方什么!如果能直接找到靠譜的合作模式最好。
第三步:找出雙方的結合點
當我們確定和對方有合作的可能后,雙方再正式接觸和洽談。這步很簡單,只要能夠找出雙方的結合點,合作基本上即成了一大半。注意,洽談時要本著求同存異,相互共贏的原則。我們提出的方案和建議,一定是對雙方均有好處,特別是一定要讓對方受益。千萬不能只是單方面的對我們有好處,卻忽略了對方的利益,特別說明,一定要給對方創造“贏”的感覺之后,自己收獲“利”。
總結一下:你的產品是什么,公司怎么樣,對方公司怎么樣,哪些關鍵數據,能提供什么樣的資源,希望得到什么樣的資源,期望的合作方式,未來怎么跟進...... 這些問題都需要在去面談前在腦海里過八百遍。你不僅僅是在品牌介紹的時候需要,更多的是在后續商談的時候能馬上蹦出自家的優勢和能提供的資源,這是自信的由來。
如何挖掘資源?
實際工作中,最令人頭疼的問題是沒資源怎么辦?特別是對于一些小企業及個人,他們不像大公司那樣資源豐富,如果有效的挖掘資源是他們進行合作推廣時最大的壁壘。下面重點說一下對于個人及一些小企業如何挖掘資源:
1、自造資源不求人
任何公司或是個人的資源都不是任空出現的,都是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沒有資源不可怕,關鍵是有沒有一顆敢于想象和創造的心。所謂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我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創造一些資源出來。
如果有心,結合前面講過的內容和知識,就可以創造出好多資源。比如針對某一具體領域的知識與技巧,完全可以將網絡上相關的內容整理成一本系統、全面、完善的系列電子書或是電子雜志,然后通過此資源與人合作。
再比如將網絡上可以免費找到的相關媒體通訊錄、用戶名錄全部下載,然后重新進行分類、篩選及校正。這又變成了非常有價值的媒體資源、用戶資源。
2、整合資源好乘涼
俗話說,找棵大樹好乘涼,如果能將一些優質的公司或是名人整合起來,將會對我們形成非常大的助力。
比如網絡訪談,就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整合方法。首先,所有參與到訪談節目中的嘉賓,都是優質的人脈資源。其次,當開始對外發布訪談內容時,這些發文渠道又會慢慢積累成為媒體資源。而且我們還可以找一些媒體、單位做為訪談的合辦單位、支持媒體,增加訪談的權威性與影響力。最后,當隨著時間的積累,訪談的知識度越來越高、影響力越來越大時,這個訪談本身就會成為一個品牌。
再比如線下的行業沙龍、交流會,也是整合資源非常好的方法。通過沙龍和交流會,可以積累很多人脈資源,而隨著時間的積累,沙龍本身也會慢慢形成品牌效應。
3、善用朋友的資源
我們自身的資源有限,但是朋友的資源是無限的。而且做為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做基礎,在他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我們介紹一些人、做一點小事情也肯定會義不容辭的。所以要學會廣交豪杰,并弄清每個朋友的優勢和資源。這是對于個人,對于公司,也是同理,對于關系好的合作單位,要深入挖掘利用,不要客氣。其實很多人身邊不是沒有資源,只是缺少一雙善于觀察和發現的眼睛。
4、發揮自己的特長愛好
每個人都有一些特長和愛好,比如唱歌、跳舞等。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不起眼的愛好和特長,也可以做為資源來用呢?1989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有一個小品叫《招聘》,講的是一家公司招員工,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要求就是要能喝。雖然只是一個小品,但是卻很能反映問題,有些特長和愛好,不僅能夠做為資源使用,還能夠發揮非常大的使用。 比如對于能寫的人,可以通過文章交換或是聚集資源,甚至直接打造一個名博。再比如對于善于組織和策劃的人,可以通過策劃和組織各種活動來拓展資源。甚至時間多也是一種優勢,可以利用你的空余時間,建立和發展一個微博,當你的粉絲超過100,就相當于擁有一本內刊;超過1000,是布告欄;超過10000,是雜志;超過10萬,是都市報;超過100萬,是全國性報紙;超過1000萬,是電視臺,超過1億,你就是CCTV了。
5、人脈是最好資源
不管做什么事,都離不開人,人是社會網絡的基本構成要素。所以人脈才是最好的資源。包括上面說的那幾條,也都與人脫不開關系。最簡單一個例子,如果你認識的人少,找工作都困難。比如說在互聯網行業中,網編相對來說找工作是比較困難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個職業接觸的人相對較少,每天就是坐在電腦前更新文章。而市場推廣人員相對來說找工作是最容易的,因為他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要接觸大量的人,認識的人多了,機會也多。
6、品牌是最大資源
當我們說某某人比較牛、某某公司比較牛時,往往都是因為他們比較有背景、有知名度、有影響力。也就是說只要是具有品牌的人或是公司,我們都認為是優質資源。由此可以得出這么一個結論,如果我們自身的品牌提高了,也是一種資源優勢。當然,建立公司大品牌是個長期過程,但是我們卻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先建立一些小品牌,積少而成多。
比如說打造品牌活動,如業內的沙龍、交流會、年會等,再比如打造名博、在媒體開通品牌專欄。也可以是推人,比如將公司的創始人、管理層、優秀員工等打造成行業明星。
7、好的資源靠積累
所謂十年樹木,百人樹人,成功沒有捷徑,好的資源同樣不是一蹴而就。哈佛商學院杰弗里·蒂蒙斯的統計顯示,創立高潛力企業的創業者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為什么30來歲的人創業容易成功?原因就是這個年齡段積累的各種資源比較豐富和成熟。比如說經驗、人脈、背景、關鍵等。
所以想擁有好的資源,最關鍵的是要注意平常的積累與維護。有些人參加完聚會回到家,會第一時間給聚會中新認識的朋友發個短信或是郵件建立聯系。并且他們還會建立一個Excel表格,把認識的人都記錄起來,比如他們的年齡、生日、工作信息、特長資源等等。而且每到過年過節,一定會通過短信等方式送上祝福。而凡是有這種習慣的人,資源都非常豐富,職位和成就也都比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