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沄希
看完《水形物語》之時,凌晨兩點。衛生間的鏡子因為白熾燈而不眠,我想著那位每天上班前會精心愉悅自己的艾麗莎Elisa,最后那一幕,她的身體,她的紅裙子還有高跟鞋,跟著她的愛人一起游走,愛,如水一樣透明,無需多言。
1
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影片殊榮的愛情故事有很多,比如《泰坦尼克號》,“you jump. I jump”面臨偷生還是共死的考驗。比如曠世巨作《亂世佳人》,真愛總是被命運折磨得面目難辨,讓人唏噓。
但從未有一部影片如《水形物語》,投給這個成人世界的奇異之夢,天真又絕望,承載生死抉擇,不服命運安排。連主角都不同尋常,一個啞女愛上了實驗室里的“人魚”。
有人看完了說“低幼”,因為“人魚戀”根本是幼年童話書里的情節;有人看到了恐怖,不懂“文明”的怪物哪懂何為情,何為愛,親吻一張魚臉很可怕。
生而為人,才配談情說愛?但如果長著人的面孔,是否就能看明白愛的真面目。
《水形物語》里以愛為尺,把人分為了幾種不同形狀。
2
第一種? 利己的欲望者
利己主義者的愛,是把他人裝在自己的口袋里,隨意揉捏,捏成兌換自己欲望的硬幣。
這種人愛個人上升空間,愛最新款炫眼的跑車,愛高檔社區的大房子,連夫妻生活之事都要閉嘴由他擺布,因為他只愛他自己,這些“擺設”只為滿足他自己。
片中的反派人物查理德(Srickland)是個成天揮舞著電擊棒的男人,對他而言愛是被咬掉的手指,殘缺了愛,但不影響正常生活,沒有愛也不覺痛。
血洗手段最能成全欲望,他自大而殘忍,他親自去南美洲捕抓押運實驗對象-兩棲人“人魚”。以殘暴手段試圖制服“人魚”,當“人魚”在他眼皮子底下丟了,那人命也就無關緊要了。
他在乎工作成績,不是多么熱愛工作,但如果可以爬得更高,就可以滿足更多欲望。他越殘酷,獲取到的就越多。世界要是不聽他指揮,他就用電棒揍個血流成河,你死我活。
這種人在心底深處是缺少愛的。艾麗莎撿到了他被咬掉的手指交換給他,或許那時他是看到了艾麗莎獨特的可愛,但激發出的不是善,而是侵略性,想要占有一個發不出聲的女人,反正她也不無法四處八卦。對待妻子,他捂住妻子嘴巴,不讓其出聲,床再響,也不過是在發泄獸欲。除了贊美,都是噪音。
長著人的面孔,卻比怪物丑陋。生活中,有人給殘忍化了妝,卻蓋不住欲望。他若假裝有愛,太水了,是因為你暫時有用。
3
第二種 堅持原則者
艾麗莎的同事,黑人婦女塞爾達(Zelda),她和大多普通人一樣,堅持一定的原則,卻在某些特殊時刻不惜打破原有的平衡。
整天嘮嘮叨叨的塞爾達,吐槽三句不離夫,家長理短哪有新鮮事,不就是吃喝拉撒,因為雞毛蒜皮發牢騷。通過側面講述和為數不多的鏡頭中,塞爾達的丈夫是婚姻中的沉默者,和很多屁股和沙發綁定在一起的已婚男人一樣,對婚姻無熱情,對妻子無心情,不操心面包如何烤熟,只關心飯何時上桌。
婚姻無趣大抵如此,一邊擦地掙錢一邊認真抱怨。塞爾達沒想過打破死局。或者說在男權社會,撐在一個家庭中是一個女人的平衡術。不離婚是一種婚姻原則。
苦命者似乎容易聯盟。塞爾達對艾麗莎始終友愛同情。她做麗莎的“翻譯”,幫她占位打卡,但是艾麗莎卻沒想讓塞爾達參與“營救行動”,為什么?
塞爾達認同的愛是有原則和界限的,她身處社會底層,了解世間險峻,丟了工作是大事,無法生存。不損人也不害己,在自己位置上干自己該做的事是一種生存原則。
“你不要命了?”
她比艾麗莎“清醒”。所以她不同意艾麗莎干傻事冒險營救“人魚”。
但在危急時刻,周遭的平衡已經搖搖欲墜,也就不需要原則了。她幫助了艾麗莎救出人魚。即便被查理德掐著脖子,也不愿透漏艾麗莎的秘密。
塞爾達這樣的人,他們不會輕易打破已有的生活僵局,他們看得情利弊得失,如果冒然犧牲原則,會讓自己處境艱難。 他們有自己世界觀的平衡之法 ,但因對弱者有本能的同理心,她們愿意選擇善良,站到有愛的那一隊。
生活不易,常常自顧不暇,愛是在不損已的原則下愿意援手他人。
4
第三種 孤獨觀察者
講故事的人,不一定自己在故事中參與過多,因為他們過于敏感和小心。
艾麗莎的領居,畫家老頭是個溫和友善的人,獨身,喜歡看些讓人輕松的電視節目。他從不嫌棄不能說話的艾麗莎,而愿意看艾麗莎“說話”,與她交談。
他選擇艾麗莎做朋友,也有一種無奈在其中。一個不成功的藝術家往往窮困,孤獨。除了艾麗莎還有誰能和他一起看看電視,吃吃派,聊聊天?
餐館的年輕男孩笑著說了一句“歡迎再次光顧”,他就當真了,想要進一步了解人家。可人家嗅到“同志”氣息下了逐客令,不許他再也別來打擾。
他觀察世界,用畫筆描繪世界,可惜作品不被欣賞,友好不被陌生人接納,敏感者被世界“遺棄”后,小心就變成了大膽。
他孤獨,艾麗莎孤獨,人魚更孤獨,孤獨者應該抱團。起初他聽艾麗莎說起人魚,只是當成趣聞,艾麗莎請他幫忙的時候,他推諉,退卻,不愿冒險,認為艾麗莎不冷靜,但當他發現天下之大,竟無人可談的時候,他明白了艾麗莎所說的那種孤獨和無助,決定跟著艾麗莎瘋狂一把。
你一直都是孤身一人嗎?你曾有過伴侶嗎?你知道你會怎么樣嗎?知道嗎?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怎么會這樣。我不知道。我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只能認出自己的這對瞳孔。長在這張蒼老的臉上。你知道嗎。有時我覺得自己生不逢時。也許我倆都是文物。
他對著人魚自言自語的話,是兩個孤獨者的交談。
有時,我們不會在別人的故事里投入太多,那終究是別人的事,感同身受的情緒是因為愛無處寄托。
5
第四種 愛的自救者
艾麗莎不漂亮,在他人眼中,她甚至不正常,是個失語者。艾麗莎不強悍,她的工作是實驗室清潔工,但因上帝沒有給她好皮囊就自暴自棄嗎?
她知道怎樣愛自己。每天她會躺在浴缸里自我愉悅,然后穿戴得干干凈凈,帶好午餐,精心擦拭好皮鞋,再出門上班。一個自愛的人,才會在細節里關心自己,無論有沒有他人的關注。
她敢于去付出愛,哪怕對方看起來是常人無法接受的。她不覺得人魚是個怪物,她把他看做一個人,一個如她一般發不出聲音,卻能感知愛的人,渴望被愛的人。
“他不覺得我是殘缺的,他看到的我,就是我,他每次見到我都是快樂的……”
如果說不被善待的人才最能識別善良,那么期待愛的人才最能鑒別愛的真偽,他們深知體會愛的貴重,然后一旦愛上就全力以赴。
愛,是艾麗莎的信仰。盡管她遭人白眼,但她相信愛,不逃避愛。愛是一顆雞蛋,是一起聽唱片,是一起在水中緊緊相擁。
干嘛要去在意別人怎么看,兩個不完美外形的個體,結合在一起竟然如此美好。
純粹的愛是什么樣的?大概就像艾麗莎這樣,無需語言,突破世俗界限。她是愛的自救者,她救了自己,沒有活得麻木不仁,她是愛的拯救者,她救了人魚,不圖占有,只求對方平安快樂。
因你而如沐春風,不因為你是誰,或者因你的殘缺而遺憾,只是單純愛著眼中倒影,這樣的愛是無條件的,最本初的。
6
第五種 混沌者
人魚被奉為亞馬遜的“神”,因為他有神一般自愈能力。但不妨把他看做一個文明世界中的混沌者。
他咬掉了理查德的手指頭,他吃了畫家的貓,他是惡魔?他治愈了畫家的脫發問題,他是天使?
是善是惡,取決于他接觸到的人與物。艾麗莎送他雞蛋,他感到愛,查理德電擊他,他感受到仇恨。
他有學習能力。人之初,性本善。混沌未開時,行為趨向原始本能。他有人的形狀,心有人性的善意。
如導演所說,“我創造這個‘水人’,就是用來表達這樣的一種事物——你也許會覺得它美好而神圣,也許會覺得他可怕,關鍵是看你是個什么人。
你看待“異類”的方式,暴露了你自己。
7
人活著,孤獨是常態,愛是漫長歲月里的驚喜。
利己者算計著愛能填補多少欲望,最后被欲望吞嗤。不愿放他人生路的查理德最后自己也活不了。
原則的堅持者和觀察者在有限范圍之內,騰出手搭救別人。塞爾達和畫家,看著艾麗莎和人魚遠去,他們已經無能為力。
艾麗莎會幸福下去嗎?我相信她從未怕過水,活著沒有愛才可怕。
Unable to perceive the shape of you 無法分辨你的形態? ? ? ? ? ? ? ? ? I find you all around me 你伴我左右? Your presence fills my eyes with your love? 你用滿滿的愛填滿我的雙眼? ? ? ? ? ? ? ? ? ? ? ? ? ? ? ? ? ? ? ? ? ? It humbles my heart 我心卑微? ? For you are everywhere 因你無所不在
水,無形。愛,無言。
看到浪漫“童話”的人總是在期待愛與被愛,被殘酷嚇跑的人,說現實已經夠驚悚,?不現實的愛是個笑話。
愛是童話還是笑話,請你望向鏡子,和你在這個世間的形狀打個招呼,在這個藍色星球,一個心里勇敢愛著的人,不會笑不出來。